陳秋光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廣西 桂林 541004)
地理信息系統的快速發展,為我國各個領域作了很多的貢獻,特別是對于我國地質災害的預測和分析發揮了更大的功用。它主要的工作環節是搜集出擁有空間信息的一些數據,再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的分析功能,從而對已得到的空間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處理,從而為管理者做出重大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因此,基于它的這一特點,它已被廣泛用于農業中,氣象行業中,林業中,地質災害的預測中。文章主要對地理信息系統和地質災害的特點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從而使地理信息系統能夠在預防地質災害中發揮出更大的功用。
地理信息系統主要是對搜集到的空間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工作,而它所依賴的是計算機技術,它需要計算機的軟件和硬件來支持他所進行的的工作,從而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依據。它利用計算機的軟硬件功能,將遙感數據,地理數據,地圖數據內容還有一些其它的經濟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處理,還要對擁有不同特性的信息進行分類的工作,還要依照指令進行數據的標準化處理工作,從而達到海量信息的科學化管理。地理信息系統擁有三大特點:第一個是擁有三維空間的特點,第二個是具有時間動態性的特點,第三個是處理海量信息的特點。此外,地理信息系統還可以建立一個空間模型,把所有分析好的數據進行模型塑造,達到模擬和預測的效果,從而讓決策者根據形成的模型來制定有效的方案。
地理信息系統對于地質災害的預防有著重要大作用,因此它建設的意義非常重大。因此,有效的研究地理信息系統,可以讓我國各個領域,特別是地質災害防治部門做各項工作時能夠制作出有利的方案。地理信息系統的含義是它利用計算機技術,利用遙感技術,利用信息工程技術,利用現代地學理論技術和方法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制定出有效的分析內容,為人們提供服務。地理信息系統可以處理海量的數據,還可以分析出具體的地理特征和表征地學。它表現的主要功用是:采集信息功能,對分析結果進行存儲的功能,對信息進行管理的功能,進行檢索工作環節,查詢所需要的信息環節,分析環節,顯示環節和輸出各種數據環節,通過這一系列的功能,可以把數據進行維護和更新,達到動態預測的目的。
地理信息系統根據特性,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專題性質的信息系統。它是以一項內容為主要分析目標,具有專項的目標和專業的特點,對特定的項目進行服務的,例如:水資源管理系統。
第二類:具有區域性質的信息系統。此信息系統是對于某一段某一區域進行工作的系統,規模大小可大可小,例如:黃河流域信息系統。
第三類:具有地理性質的信息系統。具有地理性質的信息系統是最復雜的,它要求的內容很多,因此,此項信息系統在進行工作時,要求非常的嚴格,此系統利用圖像數字化工作,存儲管理工作,查詢探索工作,分析運算工作等等最基本功能的系統。它是對地球的表層進行分析和活動的工具,還要對環境資源進行分析和管理工作。
隨著全球科技的不斷快速發展,對于信息技術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滿足了全球人類的需求。而計算機技術的開發和廣泛應用,已經成為人們離不開的工具之一。Internet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改變了全球的科技。Internet技術下的空間信息處理技術已經被所有人所重視,因為數字化地球理念的引進,使Internet技術更加的完善。虛擬的現實技術,計算技術,遙感技術,地理的信息內容,全球的定位系統,網絡技術成為Internet的空間信息處理技術的最重要支撐系統。Internet技術的快速發展,以促使因特網GIS快速誕生,從而代替了傳統的GIS,使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又進入了新的階段。傳統的單機或者是局域網已經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最終被Internet技術所取代。Internet用戶,已經能夠利用這一新方法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地理數據,還有多個工作環節中所需要的數據。因此,地理信息系統已經轉變成分布式的,具有超媒體特點的系統,進行了各行各業中。此技術的誕生為人們帶來了太多的好處,人們只需要通過一個非常簡單的瀏覽器就可以得到經過復雜的專業GIS分析的具有簡潔和直觀特點的結果內容,還可以進行交互式的更新地圖和網址,從而完成各種GIS查詢功能。此外,Internet技術使用了組件對象的模型技術,兩者互相融合,從而達到分布式的組建模型因特網。用戶可以通過網絡調用空間數據庫供應商提供的各種數據內容,還可以利用分布式組件的動態組合和空間數據的協調技術進行分析和處理工作,從而達到遠程數據的共享環節。
地理信息系統的建立方便了各個領域,更方便了我國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因此,我國把地理信息系統廣泛應用于農作物的估產環節,森林的動態監測環節,水土流失環節,地下水資源環節,還有礦產資源中。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在地質災害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可以對搜集到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利用它的功能特點,可以把以往的地質災害信息數據輸入到系統中,從而建立了有效的空間信息管理系統,對于存儲的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從而得到地質災害的分布信息,災害等級,出現災害的原因,進一步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工作,做出有效的預防方案,也可以對未來的地質災害發生地和等級進行預測的工作。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還可以分析出滑坡的災害,對它進行防治措施工作時,是對歷史的滑坡記錄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而分析出滑坡災害的分布特點,動態和靜態因素對其影響的程度,都可以分析得到,從而對滑坡災害進行有效的評估,從而做好預防工作。
引發地質災害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地質災害的發生具有不確定的因素。地質因素又對其相互作用,所以根本無法對地質災害的危險程度做出正確的評估。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可以有效的把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從而整理出精確的數據內容,再利用合理的評價指標進行預估,再利用建立的合理的模型,從中分析出地質災害的危險等級,為災害的防治工作,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數據,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內容。
為什么要采取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和專業系統的集成應用,因為兩者有效的結合能夠得到更精確的數據,從而預估出危險等級,從而為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務。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起到的是分析和管理搜集到的數據。而專家系統則是利用專家的知識點,和對空間目標的實際事實內容進行推理判斷。利用專家的已有經驗,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精確分析數據,從而更加驗證了專家的經驗之談,進一步使地質災害的信息更加精。這一過程,可以減少野外的工作量,以及室內的評測工作和其他工作量,從而使地質災害的動態得到有效管理變成了可能。
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應用取代了傳統的地質災害防治方法,因為其能更精確的分析出地質災害的具體等級和提供防治措施內容。而傳統的地質災害防治方法,主要把重點內容放在了如何治的問題上,并沒有進行對采集到的信息進行精確的分析,從而制定更加科學的治理方法。往往投入了太多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財力,都沒有達到精確的預測結果,從而有效的防治地質災害的發生。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則是對數據進行搜集,整理工作,然后再制定出十分逼真的模型,為決策人員提供精確的數據,從而可以有效的進行人工干預工作,避免地質災害的發生。
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誕生和快速發展,為各個領域帶來了便捷和精確的數據分析。而它的發展也從單一性的,分散性的系統發展成為綜合性的,并向多媒體GIS智能化等先進的系統發展,所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可以有效的得到地質災害的精確數據,從而為防治部門能夠做出更有效的防治措施,進行人工干預,避免災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