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濤
(吉林省核工業地質局,吉林 長春 130000)
礦產資源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護我國礦產資源合理高效的開發利用,目前國家針對我國礦產資源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眾所周知地質勘查工作實際上是一個技術性極強的工種,由于近年來淺部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高,礦產資源存量日益減少,這就使深部找礦工作被提上重要的工作日程,但其探采體系不夠完善,勘查技術限制,設備不足等原因,使深部礦產資源的勘查勘探工作仍需進一步改進。
現階段,人們對礦產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很多資源普遍應用于人們的生活中,為滿足日常需要,往往需要在地殼深部進行開采,開采前要及時發現了解施工過程中存在的潛在問題,往往要進行地質情況的預查、普查、詳查及勘探,及時解決潛在問題,并為深部礦產資源的合理開采提供方案和有效建議,最終確保深部礦產資源地質勘查工作充分發揮效應[1-3]。
上文介紹深部資源地質勘查的必要性,現在我們通過以下幾點對其主要特點進行簡單述:
第一點是數據的采集不精準性。在野外工作數據采集過程中,存在許多外部因素干擾,不僅僅只是地下介質的阻礙,通常情況下,施工環境的地表起伏較大,而且有些近垂直氣候分布的坡面往往生長的植被不同,進而導致施工設備行進不便,其次也會阻礙信號的傳輸。另外,開發的越深,地下信號越弱,目前這二者之間還沒有實現均衡統一,再加上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導致信息傳遞深受地內外介質影響,由此看來深度資源的地質勘查難度很大。
第二點是地層復雜多變。為充分開發利用資源,下探的深度往往比較大,必須穿過巖性不一的巖層,在下進鉆探過程中如果遇到巖石硬度突變的狀況時,有可能導致下一步的工作陷入困境,嚴重時可使開采工作停滯。
第三點是鉆孔偏斜的距離過大。當鉆孔偏斜距離較小時,鉆孔的角度無太大變化,能夠符合施工需要,但在深部礦產資源地質勘查中,由于下探深度很大,所以鉆孔的傾斜角就會相應增大,由于此種原因,導致鉆孔的落腳點難以確認,大大加大了勘查工作的難度。
許多地質界的資深前輩,終其一生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進行了大量的地質工作,為我國地質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正因如此才使我國有限的自然礦產資源得到了合理充分的開發利用,在基礎物質方面為祖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但是我國近些年礦產資源的庫存量日益降低,金屬資源由于大量開采而逐漸減少,另外很多礦山由于過度開采,存在著許多安全問題。國家對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的資金投入也越來越難以滿足現階段我國地質勘查勘探的技術等不斷改善的局面。
由于礦產資源關乎國家經濟發展,甚至某種礦產可以決定國家在國際中的地位,例如石油、鈾等戰略性礦產的保有量,所以導致了地質勘查工作及其所產生的資料、成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并且各單位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務和管理范圍,這也從而導致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就是各地區的院、所、隊資料不能集中管理、使用,給地質勘查勘探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和挑戰。
雖然近些年我國逐步開始重視對深部礦產資源的勘查勘探工作,但是目前的勘查技術水平已經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對礦產資源的需要。某些世界級和戰略性的礦產資源因為勘查技術所限剛剛發現,或者不能開采,另外學者在分析地質問題時普遍未考慮實際施工狀態,而一直根據理論知識作判斷,所得到的數據結果對深部礦產資源的查探工作幫助不足[4]。
目前,幾乎所有的國家都不能夠對本國的資源進行綜合的開發和利用,因此各國可以以對外開放為途徑來應對國內礦產資源的短缺,將國外引進的礦產資源應用到需要使用礦產資源的項目中,為國內相關生產事業安全有序地進行提供了保障。但是,我國現階段還沒有完善的工作體系來引進國外的礦產資源,因此需增強調動國外資源的能力,對此相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
只有發現了礦藏地,才能有效進行開采工作,而發掘礦藏又是深部礦產資源地質勘查工作的主要目的,為了更好地完成這一工作,我們必須對其技術要點進行明確。
深部的地質鉆探找礦技術是鉆探找礦技術中常見的工作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幾種∶第一,反復循環連續取樣。此技術所使用的循環介質主要是壓縮空氣,隨著鉆井業務的深入進行,雙臂鉆桿對施工地周圍山石的沖擊力逐漸增強,結合經過雙臂鉆桿中央的高速氣流,可以實現將巖屑及時帶到地面并收集起來,同時按照每批巖屑落到地面的時間順序標號,從而形成開展勘查工作的樣品。第二,受控定向技術。此技術不僅具備較高的準確性,而且能在斜坡陡壁和隧道的內壁等開展工作較困難的地點進行準確探測,從而在合適的孔位減少工作量的同時降低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能有效規避傳統鉆孔技術的精度不能滿足現階段工作需要的問題。
為了支持我國深部礦產地質的勘查勘探工作,有關單位部門應該制定相對的優惠政策。政府不斷增加的資金投入,是深部礦產資源的地質勘查勘探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必要前提,同時也是加快我國深部礦產地質勘查工作前進速度的物質保障。
為了增強工程的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地質勘查工作及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在實際完成工作的過程中,不應該墨守成規,要勇于推陳出新,不死板不局限。老的方法總是要借助新的理論才能不斷的發現問題,并積極改善,才能在實際的工作應用中獲得新的方法;與此同時新的方法的獲得和創立總是要借助過去的經驗才得以推陳出新,根據新的知識和結論,新的地區可以不斷改善礦床的模型,建立相關框架和標準,便于以后工作的開展和進行。在礦產開發過程中,不同的礦產要根據不同的地域環境找到不同的找礦標志,并加以分類,不斷總結經驗并靈活的加以運用。
沒有哪個國家的礦產資源能夠實現自給自足,所以本國往往要利用他國的礦產資源,這是世界各國為了保證本國的經濟發展的首要選擇。所以我國的地質勘查單位可以到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進行勘查和開發,進而能夠實現雙贏。
礦產行業發展必不可少的的重要手段就是深部礦產資源地質勘查,這種勘查手段不僅可以開發大量豐富優質的資源,還可促進經濟發展,但目前我國的深部礦產勘查工作中還存在很多的缺點和不足,在系統技術的研究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必要時可采取相應的措施充分發揮地質勘查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要著力發展技術、人才和設備,才能使技術不斷完善,更加高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