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 華
因為緣分,我們一起生活在一中的校園;因為追夢,我們共同擔當著教育的重任;因為年輕,我們給一中校園帶來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教育無捷徑,用心才會成功。我希望大家不要錯過金子般的青年時光,加強學習,勇于擔當,靜心修煉。做到肯吃苦,善研究,不服輸。用人格和學識影響學生,用激情和成果發展學校,用夢想和勤奮成就自己。我相信,人生會因為拼搏而更加出彩,一中的明天會因為你們的出彩而更加美好!
——李林
人物簡介:李林,男,生于1962年4月。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河南省信陽市中小學骨干教師(骨干校長)培訓教師、羅山第一中學校長。
李林,任校長19年來,他把“引導學生走向幸福”作為學校的辦學宗旨,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努力實施“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文化強?!钡霓k學策略,著力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當前,他以“尊重教育規律,關注學生發展,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為辦學理念,指導教師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慣養成教育和課堂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努力踐行“教學生三年,著眼學生未來一輩子”的教育思想。通過國旗下講話、祭孔儀式、主題班會、經典誦讀、校園文化藝術節、陽光體育運動、養花育心、科技夏令營等活動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青春勵志教育和綠色環保教育,等等,讓大家在這樣的校園環境中受到思想的洗禮和心靈的凈化。
置身其中,每一位師生都能充分認識到:校園里最美的風景是大家美好的心靈、優雅的舉止和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是大家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的書香氣質和儒雅風范。從而不斷地喚醒廣大師生胸懷大愛,情系校園,心系社會。在教學策略上,李林校長帶領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深入教研組、深入班級調查研究,不斷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途徑與方法。指導老師們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因材施教,分層考核,多元評價等教育原則和手段引導每一位學生“每天進步一點點”,從而營造“以學習為樂,以進步為榮”的良好氛圍。
身為一校之長,他始終堅持以身示范、以人為本,十分注重教育思想的領導,充分發揮自己的非權力性影響力,有力促進了管理效能的提高,在師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大力倡導要讓學校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成為教師的“進修學校”。在具體實踐中,他帶領全體教師并通過師德建設工程、名師培養工程和校園信息化建設工程的實施,著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師能高超的教師團隊,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林校長帶頭學習,積極參與各種學術研討活動,經常為老師們的教學業務進行培訓,而且,想方設法為青年教師提供走出去,請進來的機會,為大家的專業成長搭建扎實與交流的平臺。近年來,在他的帶領下,教師們業務能力不斷提升,涌現出一大批省、市級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目前,教育科研已逐步推進,學校擁有了濃厚的學習與研究氛圍。學校被省教育廳命名為“河南省教師發展學?!?。
近年來,他先后主持國家、省級科研課題5項,目前有4項已結題,其中主持的全國“十二五”教育部規劃課題《中小學責任意識培養與行為習慣養成的研究》獲全國“十二五”教育部規劃課題實驗校本科研成果一等獎;主持的《教師的信息化素養與專業發展研究》課題獲河南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有數十篇論文獲省、市級獎勵或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曾榮獲“全國德育科研先進工作者”“河南省特級教師”“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優秀教育管理人才”“信陽市2008教育新聞人物”“信陽市優秀社科專家”“信陽市首批名校長”等數十項榮譽稱號。經常應邀在全國各地為教育同行做學術報告。曾接受中央電視臺中學頻道《走向成功校長》訪談欄目組的專題采訪。
李林校長與學生在一起
他所領導的學校先后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標兵學?!薄昂幽鲜〗處煱l展學?!薄昂幽鲜〗逃到y先進單位”“河南省師德師風建設先進單位”“河南省先進基層黨支部”“河南省先進團支部”“河南省依法治校先進單位”“河南省師德師風先進單位”“河南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河南省卓越家長學?!薄昂幽鲜⌒@文化建設先進單位”“河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河南省平安校園”“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薄靶抨柺凶蠲佬@”等數十項榮譽稱號。辦學經驗多次在省、市交流,并多次被市級以上新聞媒體宣傳報道。2014年12月,學校的辦學經驗《用文化的力量打造有生命力的教育》在全國第四屆教育質量論壇上進行了展示交流;2016年5月30日,《中國教育報》以《文化立教,打造品牌教育》為題報道了羅山一中的辦學經驗。2017年11月,《河南教育》報刊社記者以《追尋有生命力的教育》為題對李林校長做了專題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