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鋮,王福麗,周偉超,李明君
(1.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山東 青島 266000; 2.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6;3.青島青保勘察測繪院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520)
將建筑物不同的立面投影到與立面平行的鉛垂面上,然后按一定比例尺縮小而得到的正射投影圖,稱為建筑立面圖,簡稱立面圖[1]。立面的特征點用來體現建筑物的外貌形狀,用來反映屋頂、門窗、陽臺、雨篷、臺階等的形狀和位置,建筑垂直方向各部分高度,建筑物的藝術造型和外部裝飾等[2]。青島市嶗山區早期別墅大多沒有立面設計數據,其立面圖是別墅翻建中設計和施工的重要依據,因此,立面測量在別墅翻建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筑物立面圖都是以鉛垂面為投影面,工程測量中的軟件都是基于平面測繪而研發的,無法直接生成立面圖。目前很多生產單位立面測量方法是:全站儀測出各立面特征點后,根據展出的各特征點平面位置和高程來繪制立面。當點個數少、立面較簡單時各特征點還可以辨認,而點個數多、立面較復雜時特征點無法辨認,不利于立面圖的繪制。本文通過編碼法測量將各立面特征點進行統一編碼,獲取各個立面特征點的三維坐標。編寫立面數據轉換程序,通過坐標轉換將三維坐標轉換為適用于SurveyMap成圖軟件的二維立面數據坐標,根據各特征點的編碼實現相同類型特征點的自動連線,進而快速、有效地完成立面圖的繪制。
建筑立面按建筑的朝向分為南立面、北立面、東立面、西立面。某建筑物立面如圖1所示,1點~6點是立面上的特征點,沿鉛垂線在高程為0(即H=0)的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別為1′~6′點。A、B兩點為外業觀測中選定的處于同一水平線上的兩點,沿鉛垂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點為A′、B′。建筑物在平面圖中的突出或凹入部分,在立面圖中表現為一條較長的豎線,稱為豎向投影線[3]。

圖1 建筑物立面測量原理示意圖
利用編碼法分別獲取各特征點在測量坐標系X-Y-H中的三維坐標X、Y和H。由于一般的測繪軟件都是在水平投影面上進行操作的,因而將采集的所有外業數據展繪到測圖軟件中時,即可確定投影直線A′B′的平面位置。這條投影線一般不會與坐標橫軸(Y軸)平行。以投影直線A′B′為參照線,通過平移、移旋,將立面數據放于合適位置并使投影直線與坐標橫軸(Y軸)平行。將A′、B′作為公共點,求取轉換參數,對外業數據進行坐標轉換,得到新的三維坐標。通過數據處理,將三維坐標轉換為二維平面坐標,即X(南北方向)替換為H(高程值),Y(東西方向)保留,H(高程值)保留,編碼保留。將處理的二維數據展繪到繪圖軟件中,結合外業草圖和拍攝的照片,完成建筑物立面圖的繪制。
外業數據采集時需要測定基點坐標(確定豎下投影線、起算標高)和方向點坐標(確定立面圖坐標系、投影面)[4]。測量的立面特征點主要包含屋面凹凸線、玻璃墻、陽臺、女兒墻、門、窗、雨棚、臺階樓梯、欄桿、屋檐、屋脊等。
編碼法立面測量,是外業測量人員利用全站儀無棱鏡模式,按照特定的編碼法則,采集立面特征點的三維坐標。編碼是由字母和數字組成,其中字母是按照正常外業測量要求選取,如房子編碼為F,窗戶編碼為C,屋脊編碼為J;數字是為了區分立面,每個立面選用一個數字,例如:北立面窗戶全部編成C1,屋脊編碼為J1;西立面窗戶全部編成C2,屋脊編碼為J2;南立面數字全部編成3,東立面數字全部編成4。
將外業原始數據展繪到SurveyMap中,根據實測點位先將別墅的平面圖整修完畢。在平面圖上隨意選取該立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點A、B兩點,這兩點連線方向平行于該立面在水平面上投影方向。以A點為基準點,AB連線方向為參照線,將平面圖平移、旋轉得到新的平面圖,如圖2所示,其中A′B′連線方向為與Y軸平行,確保旋轉后立面方向的正確性。

圖2 平面圖坐標轉換示意圖
將A、B、A′、B′作為不同坐標系下的已知公共點,根據相似變換四參數模型[5],利用立面數據轉換程序,求出平面四參數[6],根據求出的轉換參數將立面的外業測量數據按照式(1)進行坐標轉換。
(1)
式中,X2,Y2為旋轉后各特征點的坐標;X1,Y1為旋轉前各特征點的坐標;dx,dy為坐標平移參數;k為新坐標系與舊坐標系的尺度比;a為舊坐標軸轉至新坐標軸的旋轉角度,又稱旋轉因子。
利用立面數據轉換程序實現三維坐標向二維平面坐標的轉換,得到二維立面展點數據(編碼,H,Y),完成三維外業測量數據向二維立面展點數據的轉換。
本文以嶗山區東海東路某別墅翻建項目為例,通過真實數據對立面數據轉換程序精度及可靠性進行驗證。在建筑物立面附近利用QDCORS布設測量控制點G1和G2,根據編碼法分別獲取北立面各特征點在測量坐標系X-Y-H中的三維坐標X、Y和H,展點成圖。在平面圖上隨意選取北立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點A、B兩點。以A點為基準點,AB連線方向為參照線,將北立面圖形進行平移、旋轉,得到新的平面圖,得到A、B兩點在不同坐標系下的坐標,如表1所示。
利用立面數據轉換程序求取兩個坐標系間轉換參數,導入北立面外業測量數據,進行坐標轉換,得到新坐標系北立面三維坐標數據。利用立面數據轉換程序,對轉換后的三維坐標進行數據處理,得到二維立面展點數據(編碼,H,Y),如圖3所示。

圖3 立面數據轉換程序運行界面
將處理的立面數據展繪到SurveyMap中,同類型特征點根據外業測量中的編碼進行自動連線,更簡單、更直接、更明了地分辨出立面特征點的類型,例如綠色線為窗戶點連線,黑色線為欄桿點連線,藍色線為屋脊點連線等,如圖4所示。
結合外業草圖和拍攝的照片,完成別墅北立面圖的繪制,如圖5所示。
為了驗證立面數據轉換程序轉換數據及成圖的精度,將立面展點圖與傳統方法繪制完成的立面圖疊加,如圖6所示。

圖4 立面數據展點圖

圖5立面成果圖圖6立面數據疊加圖
該立面數據轉換程序實現了立面測量坐標的自動轉換,進而快速、直接、有效得到二維坐標,實現立面數據處理的自動化。通過以上實例驗證,立面數據精度完全可以滿足工程需要。
傳統立面繪制方法效率低、工作量大、工期較長,對于復雜立面各特征點辨識度低,容易出錯。本文設計的立面數據轉換程序,實現了外業立面測量數據處理的自動化,立面成圖簡單明了,大大節省了內業成圖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以上實例驗證,該軟件完全可以滿足工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