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本報記者 高穎 趙覺珵

“大陸首次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日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講話,首度提出在“九二共識”和反“臺獨”的基礎上,兩岸推舉代表開展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此次講話在臺灣島內引發強烈反響,新黨發言人王炳忠表示,自己出生在1987年臺灣開放赴大陸探親、兩岸融冰的新時代,“我們這一代懷抱中國心的臺灣青年仍有信心,我們必然能參與到兩岸統一的協商中,更應參與到統一后的建設工作上。中華民族的復興,臺灣人不會缺席……因為我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習主席提出了一個系統的國家統一路線圖,其中很多創新的論述,超出外界意料”,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鄭振清對《環球時報》說,2日他在人民大會堂現場聽了習主席講話,非常振奮,“這次講話將成為影響兩岸關系的里程碑式文獻”。
臺媒高度評價習主席講話
“以最高規格紀念,展現更積極想法”。當天島內幾乎所有電視新聞、晚報、廣播,都把習近平的講話作為頭條重點報道。媒體普遍認為,習近平的講話雖然嚴斥“臺獨”,卻對臺灣民眾表達了強烈善意,并且重申和平統一,這是臺灣人民最能接受的兩岸發展方向。
“習: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探索一國兩制方案”,臺灣聯合新聞網當天迅速在首頁頭條位置打出醒目標題,并發表即時短評稱,習近平的講話提出在堅持“九二共識”、反“臺獨”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分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這是習近平上任以來最清晰、最明確的兩岸統一方案”。文章寫道,講話還強調“心靈契合”和“兩岸融合發展”,這兩項也都是習近平的創見,“中共的兩岸融合已從坐而談到起而行,并已有實施的先后次序藍圖”。
習近平表示,兩岸的事,是家里人的事;不承諾放棄武力,是針對外部勢力和“臺獨”。聯合新聞網稱,在中美貿易大戰日益激烈,“五眼聯盟”圍剿等外部環境更復雜之際,這種提法是對外宣示,要把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作為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不懼外部勢力,也不容外部干預。“習近平并沒有提到統一時間表,但他想統一的使命感和急迫感,十分清楚”。
島內媒體也感受到大陸領導人講話中的善意。“習近平溫情喊話,跳過官方寄望臺胞”,臺灣《醒報》稱,習近平是以溫情喊話的態度發表對臺講話的,他強調“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所謂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還說兩岸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和分裂的借口。“真誠希望所有臺灣同胞,像珍視自己的眼睛一樣珍視和平,像追求人生的幸福一樣追求統一,積極參與到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正義事業中來”。
習近平講話中強調將建設“兩岸共同市場”,提升經貿合作暢通,獲得廣大臺商贊許:“樂見互惠利多。”在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中,強調臺胞生活方式、私人財產等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臺企聯常務副會長葉惠德對媒體表示,“一國兩制”的說法過去不是沒有提過,且香港就是成功案例,這20年來香港人財產還在、香港房價也從來沒跌下來過。
王炳忠2日對《旺報》表示,這次講話是“打開天窗說亮話”,底氣十足、入情入理地告訴包括臺灣人民在內的海內外中國人,“統一”問題不能一代一代拖下去,尤其是當前臺灣持續“去中國化”的情況下。與此同時,大陸領導人也明確告訴臺灣人民,統一后不但人民的各種權益受到保障,而且還會增進幸福。“臺灣人不再受國際強權的欺負,不用再被訛詐龐大軍購費拖垮經濟……臺灣人的發展空間和機遇會更大,真正讓臺灣人有尊嚴”。
“制度性安排更進一步”
環球時報201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