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文
在送走2018年迎來2019年之際,國內外關于2019年經濟發展趨勢的展望、分析多如牛毛。由于渲染對經濟悲觀的情緒更容易在媒體中傳播,所以我們不時會聽到看衰世界經濟、中國經濟的聲音。
其中有一種看法認為,2019年將是過去10年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10年最好的一年。意即下一個10年將大不如過去10年,并拿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與美國1890年至1930年經濟發展黃金40年類比作為依據。由于美國1929年10月出現股市暴跌,1930年至1933年出現大蕭條,GDP累計下降了50%。所以,該說法暗示,中國經濟也面臨大蕭條危險。筆者認為,回顧一下美國歷史上的經濟高漲和大蕭條的事實,可以發現這種描述看似有道理,其實卻很離譜。
美國經濟黃金期的起點
美國第一次工業革命始于1819年,即第二次英美戰爭后,到南北戰爭后的1870年左右結束。歷時大約50年。這是美國經濟第一次高漲時期。鋼鐵、煤炭、機械等行業迅速發展。50年內人口增加了3倍。1870年,美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大國,占世界工業總量比重為23%,相當于德國(13%)和法國(10%)之和,相當于英國(占32%)的70%。顯然,美國經濟的黃金增長期不是在20年后即1890年才開始。
1861年至1865年的南北戰爭,掃清了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并形成了全國統一大市場,帶來了1870年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其主要代表技術是電氣和化工。美國由于沒有歷史包袱,來自世界各地源源不斷的移民不僅帶來了許多世界最新技術,而且帶來了巨大的創新精神。加上鐵路建設的熱潮(1870年至1900年這30年內美國共建成23萬公里鐵路),特別是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建成,以及美國資本的集聚遠超歐洲,促進了美國經濟的高漲。直至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歷時43年。這是美國經濟史上第二次高漲,也是增長最強勁的時期。
1894年,美國超過英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如按工業生產衡量,美國超過英國約在1890年前后(因此說1890年是美國經濟發展黃金期的起點顯然不對,那年美國已是或接近是世界最大工業國)。1900年,美國占世界工業生產比重達到31%,英國降為18%。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給美國帶來了千載難逢的好機遇。歐洲國家相互廝殺,元氣大傷。美國則遠離戰爭并悶聲發財,戰后一躍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戰后從1918年至1924年是經濟繼續高漲的時期。也可以說美國經濟第二次高漲從1870年延續到1924年,共54年。1925-1929出現的空前繁榮已經埋下重大隱患,直至大蕭條發生。
大蕭條的真正原因
美國經濟在上世紀20年代后半期出現了表面繁榮,卻存在巨大隱憂。即嚴重的國際國內不平衡,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不平衡。
第一,美國靠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大量向歐洲出口,而歐洲國家經歷一戰普遍成為債務國,進口能力逐漸減弱。第二,這一時期經濟繁榮是靠大量投資帶動的,但農業不景氣,農民收入下降;工人工資提高很慢,且新技術排擠了部分就業;民眾有支付能力的消費跟不上生產增長。第三,企業大量發展賒購維持虛浮的繁榮,銀行信用急劇膨脹。第四,企業把大量資金投入股市,然而1929年10月29日華爾街股市一天之內暴跌40%,銀行資金鏈斷裂,企業投資急劇縮減。
最終,在這些原因綜合影響下,工人大量失業,消費者無法還貸,致使GDP急劇下滑。
相應地,美國政府兩種完全錯誤的政策,使形勢雪上加霜。
首先,是美聯儲不僅不放松銀根,釋放流動性,反而提高利息;胡佛政府也不提供財政支持,過度相信市場“看不見的手”,放任不管。
其次,是國會通過了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法,即《1930年關稅法》,大面積、大幅度提高關稅,遭英法加等國對等報復。1930年至1933年美國進口減少62%,出口減少69%。使大蕭條程度更深,時間拖得更長。
不應選擇性截取歷史
中國目前的情況與美國1929年有根本不同。雖然存在投資效益遞減、消費不足和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等問題,但與美國1929年存在的上述問題不是一個等級。
而且,還有兩個重大政策差別。一是中國堅持開放型經濟,二是政府的財政貨幣政策及時進行宏觀調控。實際上,經過上世紀30年代的教訓,各國在10年前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財政貨幣政策進行調控,各國間的協調也大大增強。因此總體上可以避免大蕭條的再次發生。
當前世界面臨的主要危險,是美國政府的單邊保護主義對世界貿易和世界經濟的重大影響。中國需要與各國共同努力,堅持多邊主義,盡力維護世界經濟增長環境的穩定。不久前剛剛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地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對2019年的經濟工作做了全面精準的部署, 以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綜上所述,那種認為中國面臨類似美國大蕭條前景的觀點帶有很大的主觀成分,既沒有弄準美國歷史上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段,也沒抓住1930年大蕭條的原因。僅僅是按美國1930年大蕭條關口設定經濟節點,然后按照中國迄今改革開放40年硬生生截取美國經濟發展“黃金40年”,即倒推到1890年,再與中國類比。我們需要警惕這種因為迎合悲觀情緒而得到傳播,卻缺乏歷史事實和科學根據的膚淺說法,看清事實的本源。▲(作者是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
環球時報201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