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們物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產生的一些生活垃圾也越來越多。廢舊材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可再生的安全又衛生的“廢品”。而區角活動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過材料來實現的,雖然買來的玩具和活動材料新穎好看,但價格昂貴,功能缺乏,孩子對這些玩具的興趣持久度不高,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充分利用廢舊物品資源開發利用,不僅充分發揮了“善用資源”,還更具有親切感和同樂性。那么,如何讓廢舊材料在區角活動中真正做到變廢為寶,筆者結合民勤縣的幼兒園的實際情況,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有效利用 ?廢舊材料 ?區角活動 ?善用資源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有效利用廢舊材料開展中班區角活動的研究》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編號:GS〔2018〕GHB1604。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2-0018-01
前言:
區角活動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目標以及幼兒發展水平和興趣,有目的地將活動室相對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如美工區、積木區、表演區、科學區等,投放相應的活動材料,由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要方式,進行的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區角活動中的游戲材料一般是由幼兒園采購而來,從而支撐游戲的開展,然而游戲材料成本是幼兒教育成本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成本。隨著高檔昂貴游戲材料的不斷出現,游戲材料成本在幼兒教育成本中占得比重越來越大,但是一些高檔游戲材料并未在幼兒教育中體現出應有的價值,甚至引發了一些新的問題,如一些電子產品的引入和使用,給幼兒的視力健康等方面帶來了不好的影響。所以,在新的社會發展條件下,幼兒教育中游戲材料的選擇是幼兒園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本文主要從廢舊材料對幼兒園區角活動的意義及如何在區角活動中更好地利用廢舊材料兩方面,進行了研究。
一、利用“廢舊材料”開展區角活動意義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由此可見,廢舊材料是開展幼兒區角活動中重要并且關鍵的物質基礎。活動材料是作為支撐游戲開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活動材料可以豐富游戲的內容,成品材料可以幫助幼兒根據自己周圍的生活環境進行模仿活動,半成品材料可以幫助幼兒根據材料的本身進行創造活動。豐富的活動材料促進了幼兒的游戲行為,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在活動中,幼兒自己進行交流,針對材料本身或游戲活動,幼兒之間運用語言進行討論、溝通,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廢舊材料具有重復利用性,教師既可以運用它們制作成品,也可以作為半成品材料豐富幼兒的區角活動。
二、利用“廢舊材料”開展區角活動措施
1.教師能夠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有目的投放材料
由于孩子自身差異,同齡段的孩子發展也不相同,如果在同一區角活動中提供的材料難度相同,對于能力強的孩子容易完成,可對于能力弱的孩子可能有難度,因此,我們在了解孩子發展的基礎上考慮到個體的差異,在區角活動投放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孩子選擇。例如,在建構區中我們投放一些大紙箱供能力弱的孩子搭建大的整體的物體,再遞進式一些雪花片,易拉罐等供能力強的孩子使用。這樣每一個孩子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并使不同能力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2.教師學會有目的地組織評價活動
區角活動的評價環節是至關重要的。評價活動作為其最后一個環節,是讓幼兒交流各自經驗、展示作品、分享快樂的好機會,是教師總結孩子活動水平,進行合理導向的好機會,將影響著孩子對今后活動興趣的產生,影響著孩子某種學習態度和方法的形成,影響著孩子學習習慣形成等等。在《綱要》中指出:“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自覺地運用評價手段,了解教育活動對幼兒發展的適宜性和有效性,以利調整、改進工作,提高教育質量。”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區角活動目標的制定能靈活的、有目的地去選擇相應的評價方法,教師將兩種評價方法有機的結合主要目的是讓孩子先將他們的作品完整的呈現在同伴面前,然后再用反映式講評,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孩子們說說自己活動中的發現,并將自己的操作方法和過程一一進行講述。
參考文獻:
[1]王津津.廢舊創美活動的實施與開展研究[J].成才之路,2016年03期
[2]張德泉.廢舊飲料瓶在幼兒園親子活動中的靈活運用[J].考試周刊,2018年28期
[3]唐衛志.論手工制作對兒童創造力開發的獨特性[J].寧波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作者簡介:
李娟文(1983.10-),漢族,甘肅省民勤縣新關幼兒園,本科學歷,小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幼兒園教學及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