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芙蓉 楊雪晴
【摘要】多元智能理論是美國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發覺到人們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后提出的,它突破了傳統觀念對智力的定義,將人的智能分為八個范疇。多元智能理論符合我國對學前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并且對于學生多元智能發展的培養也應從幼兒抓起,再逐步擴展到幼兒發展的不同階段。因此,在幼兒園的課程設計中,多元智能理論提供了很強的指導意義,推動著學前教育事業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 ?幼兒園課程
【課題項目】課題名稱: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游戲化課程研究;課題類別: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一般課題;課題編號:1804110。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020-02
一、多元智力理論對幼兒園課程設計的啟發
(一)幼兒園課程以促進幼兒多元智力發展為目標
多元智力理論指導下的課程目標關注幼兒多方面智力的發展。而每個幼兒園都有本園的文化特點,同一幼兒園中不同幼兒的發展狀況也是不同的。在設計課程目標時,要充分考慮每個幼兒的個體差異與生活的環境,符合幼兒當前的理解能力和知識水平,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和周圍的環境。還要注意以幼兒為本,相信在幼兒身上存在巨大的發展潛能。更要注意觀察參與各種活動中的幼兒,及時發現并記錄幼兒的智能的優勢和弱勢,有效與家長進行溝通,發掘幼兒的興趣與強項。因此,促進幼兒多元智力的發展是幼兒園課程設計的關鍵所在,課程目標的設計要能夠深度挖掘每個幼兒的潛力,確定和支持幼兒的發展優勢智能,并通過“搭橋”作用促進幼兒弱勢智能的發展。
(二)課程內容多樣化和個性化
相對于成年人來講,幼兒的思維創造能力較強,卻有待激發,多樣化和個性化的課程內容為幼兒創造性的發展提供很好的前提。幼兒園課程內容要以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發展為指導,選擇和提供能發展幼兒多元智能的學習材料并進行合理安排,并有效整合起來,這樣,不僅能激發幼兒原有的生活經驗,還能促進幼兒新經驗的發展。其次,要注意在課程內容方面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重復,確保多方面智能得到全面發展,也要注意課程的內容是否全面,是否會導致幼兒某方面智能發展產生缺失。最后,也可多為幼兒提供半成品的學習材料,便于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精神。
(三)課程實施模式多元化
在課程實施時,很可能會遇到計劃之外的新狀況,這時,就需要教師根據幼兒的特點對課程設計在實施過程中進行恰當的修改。所以,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不僅是發現者、合作者,同時也是指導者和促進者。教師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使幼兒在課程實施中處于積極的氛圍中,從多元視角改變幼兒的表達方式,讓幼兒能夠主動地在真實的情境中探索、創造。
二、開發幼兒多元智力課程的策略
(一)發揮教師強項,優化多元智能教育
在課程開發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教師自身的智能特點,鼓勵與支持教師選擇適合自己的并能更好發揮自身強項的課程方案。在應對教育過程中的突發問題,教師要從發展幼兒智能的角度入手去化解問題。與此之外,幼兒教師要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方便教師充分了解自己,發展綜合智能,提高教育能力。
(二)探索創新幼兒多元教學方法
不同的成長環境和背景,必然導致幼兒在智能發展方面會呈現出不同優勢或弱勢,教師必須要關注這種差異、尊重這種差異,并且努力激發不同個體的不同潛能。因此,在組織活動時,要有意識地考慮幼兒自身智能的優勢作為活動的切入點,保證為每位幼兒提供多項智能鍛煉和智能完善的機會,選用多元化教學方法達到多元智能理論下的教育目標。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將真實生活中的各種因素納入為可利用的資源,在真實的情景中進行鍛煉,使生活成為教育的課堂。
(三)設計發展多元智能的教學環境
多元智能理論也強調要提供能夠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發展的教學環境,可以設置適合發展多元智能的墻面、布置利于發展多元智能的區角,根據活動目標放置適當的卡片和實物,并且要保證定期進行更換,同時注意營造讓幼兒感到安全、自由、快樂的氛圍和環境。此外,幼兒與教師的互動也屬于教學環境的一部分,要讓幼兒對教師產生情感上的信任,有利于信息的接受與傳達,最重要的是選擇幼兒感興趣的語言和方式,讓幼兒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發展多種智能。
總結
沒有多元智能指導的傳統教學,只強調了知識的傳遞,忽視幼兒解決問題策略的形成。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幼兒教育的內容得到了充實和完善,構建了幼兒園課程的基本理念,通過深入實際,結合實踐研究,逐步形成適合開發幼兒多元智能的課程和以“問題解決”為核心的基本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霍華德·加德納.多元智能[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2]虞永平.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園課程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4(5)
作者簡介:
楊雪晴(1991.12-),女,漢族,河北霸州人,碩士,研究方向:幼兒園課程。
趙芙蓉(1968.5-),女,漢族,本科學歷,副高級職稱,研究方向:幼兒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