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 何多興 翟羽佳



摘要:鄉村振興是事關我國民族振興的發展戰略,農村土地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資源資產,但當前農村宅基地粗放利用和閑置浪費影響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以重慶市北碚區澄江鎮五一村為例,構建二元Logsitic回歸模型對農村宅基地低效利用及閑置浪費的驅動因素進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對策建議。研究表明,外出務工人數、宅基地面積、生活環境的優劣性、宅基地收入功能強度等因素對五一村宅基地閑置及低效利用程度有顯著影響。采取增加農村農民收入,綜合治理農村環境;培育農村宅基地流轉市場,實現農民宅基地財產收入;革除宅基地流轉制度障礙,完善相關法律政策等措施能有效促進農村宅基地高效利用。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宅基地;利用效率;Logistic模型;驅動機制
中圖分類號: F321.1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9)21-0056-04
收稿日期:2019-07-07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41701611);重慶市科委技術預見與制度創新重點項目(編號:cstc2017jsyj-jsyjBX0015)。
作者簡介:陳琦(1994—),女,四川資陽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人文地理研究。E-mail:673331971@qq.com。
通信作者:何多興,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人文地理研究。E-mail:328630552@qq.com。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2次提到“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其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須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1]。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而提高宅基地的利用效率正是反映農村“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關鍵指標[2]。農村宅基地的高效利用是盤活土地資源的關鍵,而盤活土地資源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農村宅基地存在低效利用的問題,但是一直以來對影響宅基地低效利用驅動機制的定量分析較少,現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對農村宅基地的流轉、退出、置換等利用效率的評價研究上[3-7]。本研究以重慶市北碚區澄江鎮五一村為例,通過分析農村宅基地利用的主要特征,構建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找出宅基地閑置及低效利用的驅動因素,再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和結合模型分析結果提出提高農村宅基地利用效率的對策建議,以期為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宅基地的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參考。
1農村宅基地利用效率主要影響因素
農村宅基地利用是土地利用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分支[8],而在土地經濟學中,土地利用效率主要受環境、經濟、社會等因素的綜合影響[9],因此農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也會受這些因素的影響。此外,農村人口作為宅基地的使用主體,其行為特征也會影響宅基地的使用效率,因此,人口因素也是影響農村宅基地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圖1)。
2研究區概況
五一村全稱重慶市北碚區澄江鎮五一村委員會?是2003
年區劃調整由原五一村、青云村、石崗村3個自然村合并而成的。五一村距離北碚城區12 km,位于澄江鎮西北部,縉云山和云霧山之間,西鄰璧山,南連十里溫泉城,是澄江鎮主要的基本農田保護區、云霧山現代農業發展核心區。
五一村村域總面積551.08 hm2,其中農用面積469.75 hm2,建設用地面積75.68 hm2(宅基地面積66.24 hm2),其他土地面積5.64 hm2。下轄20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3 903人,共計1 319戶。村內人均耕地面積613 m2,人均宅基地面積49.5 m2,人均建設用地193.9 m2。20個村民小組共有宅基地892宗,其中535宗由村集體審批修建取得,占總數的60%;223宗通過繼承方式取得,占總數的25%;126宗通過向其他村民購買取得,占總數的14%;7宗屬于違法占用,占總數的1%。
2.1五一村宅基地利用的主要特征
2.1.1宅基地面積超標
調研結果顯示,五一村家庭宅基地利用面積總體上存在超標現象。農村宅基地面積是根據家庭人口數量來確定的,五一村有超過50%的農戶家庭宅基地使用面積超標。如圖2所示,村內農戶家庭宅基地總面積主要集中在100~200 m2范圍內,人均宅基地面積約49.5 m2,遠超重慶市區范圍內規定的村民宅基地20~25 m2/人的標準。
2.1.2宅基地閑置問題突出
通過對五一村村委提供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五一村宅基地閑置數量為134宗,占總宗數的15%,宅基地閑置比例較高。村內常住人口有1 790人,常年外出人口有2 113人,占總人口的54%,“空心村”現象較為嚴重。宅基地的長期閑置,不僅阻礙了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也造成了農村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
2.1.3宅基地綜合利用效益低
農村宅基地利用效益主要包括居住效益、生產效益和生態效益3個方面[10]。從居住效益來看,五一村常年外出人數眾多,家庭常住人口為1人的占總戶數的12%,家庭常住人口為2人的占總戶數的30%,且人均宅基地使用面積過大,因此未能實現對宅基地居住功能的有效利用;從生產效益來看,由于家庭常住人口較少,農民利用宅基地進行種植、飼養牲畜、加工、倉儲等生產活動產生的效益也比較薄弱,村內生產效益為0的宅基地約占總數的18%;從生態效益來看,閑置荒廢的宅基地嚴重影響農村的整體美觀,沒有起到美化村落環境的作用。綜上,五一村的宅基地綜合利用效率總體而言較為低效。
3農村宅基地閑置及低效利用的驅動因素分析
3.1數據來源與統計
資料獲取方面,本研究的數據來源于實地調研,選擇了五一村仙女場組、胡思方溝組、龐家堡組、新屋咀組4個組作為調研地點,研究對象主要是以家庭為單位,采用問卷調查和入戶訪談的形式收集數據。此外,由于一些數據資料信息比較細微且不易獲取,還借助了五一村村委等基層組織的幫助。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165份,收回有效問卷156份,占總調查問卷數的94.5%。
研究內容方面,本研究主要是針對農村宅基地在低效利用中的驅動機制進行的。五一村是傳統的農業發展區,經濟發展水平偏低,“空心村”現象較為嚴重,宅基地低效利用問題普遍存在,可以作為農村宅基地低效利用的樣本和研究對象。因此,五一村完全滿足本研究的需要,且具有典型代表意義。
3.2模型選擇及變量設定
以農村宅基地閑置及低效利用的驅動因素為研究對象,將有閑置及低效利用的宅基地的發生概率設定為p,沒有閑置及低效利用的宅基地的發生概率設定為(1-p),p的取值為[0,1][11-12]。有閑置及低效利用的宅基地的發生概率與沒有閑置及低效利用的宅基地的發生概率的比值取自然對數值,從而實現了p的Logit變換。
Logit(p)=lnp1-p。
根據前面的分析,本研究把影響農村宅基地利用效率的影響因素選定為經濟因素、社會因素、環境因素、人口因素4個方面。并在查閱相關資料、文獻[13-14]以及咨詢專家和老師的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選取外出務工人數、家庭年收入、家庭收入來源、是否在城鎮購買住房、宅基地面積、擁有房屋或宅基地的數量、宅基地位置、生活環境的優劣性、宅基地收入功能強度[15]、是否了解宅基地相關政策10個指標作為自變量x,具體的變量說明如表1所示。因變量為離散型隨機變量,所以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對其進行分析。其基本表達式如下:
y=Logistic(p1/p2)=lnp1-p=β0+β1x1+β2x2+…+βnxn+ε。
式中:p1、p2分別表示有閑置及低效利用的宅基地的發生概率和沒有閑置及低效利用的宅基地的發生概率;β0為常數項;n為自變量的個數;βn為第n個自變量x的系數,表示自變量xn對因變量y或Logistic(p1/p2)的影響大小;ε為誤差。
3.3結果與分析
運用SPSS 17.0統計分析軟件對五一村農戶宅基地閑置及低效利用的驅動因素進行回歸分析,模型運行前對所構建模型進行檢驗。在模型系數綜合檢驗中,P值為0.000,遠小于0.05的顯著水平;Hosmer-Lemeshow檢驗其顯著性為0.609,遠大于0.05的顯著水平;-2對數似然值是51.576,Cox & Snell R2和Nagelkerke R2分別為0.646、0.866,通過分析[16],該模型擬合程度良好,模型預測結果較理想。模型中變量的取值范圍和特征值如表2所示,模型處理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外出務工人數(x1)的P值是0.034,小于005的顯著水平且回歸系數為正,說明外出務工人數對宅基地的閑置及低效利用具有顯著正向作用,即家庭外出務工人數越多,宅基地閑置及低效利用的可能性越高,原因主要包括2個方面:一方面,由于農村收入水平較低,從事非農生產的收入遠大于農業生產的收入,農村勞動力更愿意選擇外出務工獲取更高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五一村耕地流轉量較大,主要承包給龍頭企業或入股合作社,農戶自留耕地面積較小,農業勞動力需求量較小。因此,五一村外出務工人數較多,導致農村宅基地的閑置及低效利用。
宅基地總面積(x5)的P值是0.033,小于0.05的顯著水平且回歸系數為正,說明宅基地總面積對宅基地的閑置及低效利用具有顯著正向作用,即宅基地總面積越大,越容易出現閑置及低效利用。五一村有超過50%的農戶家庭宅基地總面積超標,這是導致農村宅基地資源低效利用和閑置浪費的重要原因。
生活環境的優劣性(x8)的P值是0.041,小于0.05的顯著水平且回歸系數為負,說明生活環境的優劣性對宅基地的閑置及低效利用具有顯著負向作用,即農村生活和居住環境越差,宅基地閑置及低效利用的可能性越高。結合實際來看,農村醫療衛生水平、教育資源分布、購物便捷程度和交通發達度是農戶衡量農村生活環境優劣性的主要指標。對于沒有村衛生所和學校的居民點以及遠離交通干道且購物不方便的農戶來說,其遷居的意愿更強烈,因而宅基地閑置和低效利用的可能性也更高。
宅基地收入功能強度(x9)的P值是0.005,小于0.05的顯著水平且回歸系數為負,說明宅基地收益功能強度對宅基地的閑置及低效利用具有顯著負向作用。農戶認為,宅基地收益功能越強,宅基地閑置及低效利用的可能性越低。經調研了解,五一村有超過55%的農戶愿意對閑置宅基地進行流轉,其中價格是他們考慮的首要因素。當農戶認為宅基地流轉價格較低而不能顯化宅基地價值時,他們傾向于讓宅基地處于閑置狀態,而當農戶認為宅基地具有較強的收入功能時,他們更愿意出售住宅,一般不會讓宅基地處于閑置狀態。目前農村宅基地流轉價格較低的主要原因是宅基地流轉政策限制宅基地流轉只能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進行,極大地縮小了需求主體。
另外,家庭年收入(x2)、家庭收入來源(x3)、是否在城鎮購買住房(x4)、擁有房屋或宅基地的數量(x6)、宅基地位置(x7)、是否了解宅基地相關政策(x10)這6個因素的顯著性均大于0.1,說明這些因素對五一村宅基地閑置及低效利用的影響程度并不顯著,可以不予考慮。
4針對農村宅基地高效利用的對策建議
4.1增加農村人口回流,綜合治理農村環境
目前,我國農村宅基地低效利用的主要原因在于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落后,大量勞動力向城市轉移[9]。城鄉綜合環境的巨大差距也進一步促使農民進城發展,以尋求更好的生活環境。農村常住人口的減少導致大量的宅基地低效利用,甚至閑置荒蕪。因此,想要實現農村人口回流,必須要切實落實鄉村振興規劃,加強對農村的經濟投入,積極引導市場主體投入農業生產,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因地制宜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全方位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實現農村水、電、氣、網、路全通,補好教育和醫療2塊“短板”,增加農村的發展動力,增強農村對勞動力的吸引力,從而提高農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益。
4.2培育農村宅基地流轉市場,實現農民宅基地財產收入
隨著城市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宅基地不再只限于滿足農民自己的居住需要,更具有財產功能[17],宅基地的財產性要求實現宅基地的自由流轉[18]。而宅基地只能在本集體組織內部流轉的規定限制了宅基地的市場化。因此,在“一戶一宅”的基礎上,放活宅基地的使用權、擴大宅基地流轉范圍是壯大農村宅基地流轉市場、解決宅基地閑置及低效利用的重要手段。擴大宅基地流轉范圍可以分為2個階段,近期可突破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只能在本集體組織成員內部流轉的制度障礙,允許宅基地使用權跨村跨組交易。遠期可允許宅基地使用權在城鄉之間自由流轉,建立城鄉統一的宅基地流轉市場。與此同時,必須建立相應的宅基地價格評估中介機構,科學制定閑置宅基地的流轉價格,并對流轉過程進行全程監管,以保證農村閑置宅基地流轉市場的公平、公正、有序運行。
4.3革除宅基地流轉的制度障礙,完善相關法律政策
首先,放寬對宅基地的用途管制,弱化宅基地居住和商業之間的界限,允許村集體將流轉集中后的閑置宅基地轉變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19];允許村集體開發租賃性用房;積極鼓勵農民多渠道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其次,建立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機制,鼓勵長期在外務工和已經在城鎮買房的農戶退出閑置宅基地,農民騰退的閑置宅基地由村集體統一有償收購。最后,實行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對“一戶一宅”以外超過法定用地標準的宅基地的使用進行收費,通過經濟手段約束農村濫占濫用宅基地的現象,避免采用行政手段強制收回超占宅基地而引起的矛盾糾紛和執行困難[20]。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 (2017-10-28)[2019-07-07].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2]杜偉,黃敏. 關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J].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5(1):12-16.
[3]舒幫榮,朱壽紅,李永樂,等. 發達地區農戶宅基地置換意愿多水平影響因素研究——來自蘇州與常州的實證[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8,27(6):1198-1206.
[4]董愛晶,孫麗娜,牛廣元. 基于農戶調查的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流轉問題與對策研究——以黑龍江省帽兒山鎮為例[J]. 中國農學通報,2018,34(17):158-164.
[5]寧芳,王文昌,孫欣. 農戶宅基地退出意愿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山西省屯留縣的調查[J]. 湖北農業科學,2018,57(9):132-136.
[6]李杰. 雨花區農村宅基地流轉影響因素分析[D]. 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1:132-136.
[7]龔宏齡,林銘海. 推拉理論視域農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基于重慶市的調查數據[J].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0(2):24-30.
[8]涂文國. 基于快速城市化背景的農村宅基地利用綜合效益研究——以重慶市北碚區和武隆區為例[D]. 重慶:西南大學,2018:55.
[9]畢寶德. 土地經濟學[M]. 6版.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24.
[10]夏金山. 農村宅基地功能演變及影響機制研究——以山東省典型村莊為例[D]. 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7:15-22.
[11]譚宏衛,曾捷. Logistic回歸模型的影響分析[J]. 數理統計與管理,2013,32(3):476-485.
[12]李曉,馮長春,李天嬌,等.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土地利用格局影響因素分析——以重慶市義和鎮為例[J].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53(4):741-748.
[13]周陽. 基于土地功能的農村閑置宅基地再利用模式研究[D]. 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6:23-25.
[14]吳霞. 近郊型與遠郊型農村宅基地閑置影響因素對比研究——基于湖北省18個行政村的實證分析[D].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6:30.
[15]王濟川,郭志剛. Logistic回歸模型——方法與應用全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10.
[16]庾莉萍.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的思考[J]. 資源與人居環境,2009(24):32-35.
[17]韓立達,李譜. 四川省農村宅基地問題調查與思考[J]. 農村經濟,2009(8):3-7.
[18]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EB/OL]. (2019-05-05)[2019-07-07].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5/05/content-5388880.htm.
[19]饒永輝. 浙江典型地區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研究[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