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瑜
進入秋季,隨著天氣轉冷,因呼吸道感染就診的人數不斷上升,各大醫院呼吸科、兒內科等科室甚至會呈現患者爆滿的情況。秋冬季是流感的高發季,正確預防流感尤為重要。
1感冒就是流感嗎
感冒,俗稱“傷風”,醫學上稱為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任何季節均可發生,無明顯季節特征,主要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可合并細菌感染)引起。感冒起病較急,鼻塞、流涕等呼吸道卡他癥狀明顯,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癥狀。每次發病可由不同的病原體引起,一年中可多次患感冒。
流感則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常侵襲人類的呼吸系統(包括鼻、咽及肺等),一般在冬春兩季高發。特點是起病快、傳染性強,一年中不會多次發病。典型的流感以突然發熱、咽痛和咳嗽為特征,常伴有畏寒、頭痛、乏力、肌肉酸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輕癥流感常與普通感冒表現相似,但發熱和全身癥狀更明顯。重癥流感可出現多種并發癥,病情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流感與一般感冒的不同之處是:對個體而言,流感的病情通常較嚴重,如處理不當可能引起致命的并發癥;對群體而言,流感可引起局部的流行甚至大流行。
2流感的潛伏期多長,什么時候傳染性最強
流感的潛伏期一般為1~3天。潛伏期末即有傳染性,發病之初傳染性最強,傳染期為5~7天,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排泄物都具有傳染性。排出病毒的量及排毒時間與病情輕重呈正比,體溫越高,排毒量越大,體溫正常后不再排毒。兒童或存在免疫抑制的患者排毒時間更長,兒童患者的傳染期一般在10天以上。
3流感的高發季節是什么時候
在溫帶和寒溫帶地區,流感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冬季病情較重;而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流感任何季節都可流行,但以雨季為多。我國大部分流感出現在每年11月到次年2月;而在大城市,流感夏季也可發生。
流感的流行與氣溫和濕度有關。流感病毒在寒冷、干燥的空氣中存活時間較長, 且在寒冷天氣中人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降低,體內分泌黏液遲鈍,無法將病毒清除。冬春時節環境溫度較低,人們喜好在密閉的空調房內,不開窗通風,室內空氣流通較少,人群密切接觸增加,均能為病原傳播提供有利條件,易造成流感流行。
4哪些人容易得流感且并發癥風險大
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男女之間易感性沒有差別;兒童的感染率和發病率通常最高,隨年齡的增長而略有下降。醫務人員在日常診療活動中接觸流感患者的機會多,感染流感病毒的風險也較高。
感染流感后出現并發癥風險最高的人群是免疫力較低的孕婦、兒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流感最常見的并發癥是肺炎,其他并發癥有心肌炎、繼發性中耳炎、腦脊髓炎等,病情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5如何預防流感及減少其傳播
1.重視手部衛生,勤洗手,正確洗手。在準備食物前后、進食之前、如廁之后、處理動物或動物排泄物后、照顧病人后,都要用流動、清潔的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適量運動,注意平衡飲食、補充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增強抵抗力。
3.出現頭痛、發熱、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流感樣癥狀時要及時就醫,并主動自我隔離。患病后最好在家休息,避免傳染給他人。
4.在咳嗽及流鼻涕時用紙巾遮擋口鼻,并將用過的紙巾扔到有蓋垃圾桶內;如果沒有帶紙巾,在咳嗽或打噴嚏時可用衣袖遮蓋口鼻。
5.家庭、學校、托幼機構中出現流感患者時,要盡量避免接觸。
6.接種流感疫苗。
6需要接種流感疫苗嗎
流感病毒容易發生基因變異、抗原漂移和轉變,這就導致人們對流感缺乏終身免疫力及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流感是一種易傳播且難控制的疾病。
接種流感疫苗是個體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大量研究和許多國家長期的實踐證明,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還可降低患流感后傳染給他人的風險。
7哪些人群需要接種流感疫苗
原則上,6月齡及以上有意愿接種流感疫苗且沒有禁忌證的人都可以接種流感疫苗。患流感后并發癥發生風險較高,以及有較大概率將流感病毒傳染給高危人群的人員均宜接種。根據《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18―2019)》,6月齡至5歲嬰幼兒、60歲及以上老年人、特定慢性病患者、醫務人員、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以及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為優先接種對象。
8何時接種流感疫苗為宜
流感疫苗的接種工作貫穿整個流感季節,從每年9月到次年1月,甚至更晚一些。不過,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個月接種流感疫苗能更有效發揮疫苗的保護作用。由于流感病毒每年都會發生變異,世界衛生組織每年年初會根據全球上個流行季節病毒的監測情況,推薦本年度流感疫苗組分,每年生產的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優勢株不同而有所變化。因此,上一年度生產的疫苗不能預防今年流行的流感,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種。
9接種過流感疫苗還會患流感嗎
即使接種過疫苗,仍有可能感染流感,但是概率比較低,流感疫苗通常可以保護大多數人免于患流感。流感疫苗發揮作用與很多因素有關,包括接種者年齡、健康狀態、用于制作疫苗的病毒株是否與當年的流行株“匹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