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政兵
孩子在家庭、學校、小區、商場、游樂場所等發生跌倒或磕碰,以及在交通事故中受傷,都有可能伴隨牙齒外傷。牙齒外傷種類繁多,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分類方法將其分成4大類20小類。不同牙齒外傷的治療原則和方法不同,歸納起來,主要有折斷牙的修復、脫落牙的再植、松動移位牙的復位與固定等。除了治療方法正確很重要外,牙外傷后能否及時帶孩子去專業的醫療機構治療,治療期間能否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計劃,治療后能否定期隨訪復診,也相當重要。
2018年7月上旬,8歲安徽小女孩琪琪在小區玩滑板車時不慎跌倒,上頜剛長出的兩顆門牙被撞入牙床內(臨床上稱為牙挫入),下嘴唇磕破,上前牙牙齦撕裂傷。到當地醫院就診后,醫生對琪琪的下唇黏膜和上前牙牙齦組織進行了清創縫合,抗菌補液3天,對挫入牙沒有做處理。2周后,家長發現琪琪兩門牙處牙齦一直紅腫流膿,遂來我院就診。
經檢查發現,琪琪上頜兩門牙挫入,牙根發育尚未完成。我們判斷兩門牙有再萌出的動力,向家長說明了病情及治療計劃:當天局部沖洗,消炎防腐;3天后、1周后復診;等待上頜兩門牙再萌出。經3次治療后,琪琪的牙齦組織紅腫消退,傷口也不流膿了,但門牙沒有萌出。家長開始懷疑醫生的治療,要求實施更好更貴的治療技術,如牙牽引技術(網上查的)。我們耐心解釋病情的發展過程,建議3周后復診。
3周后,也就是傷后1個月,琪琪的門牙有再萌出現象,均達牙齦組織上2毫米,X線片顯示牙根沒有吸收現象,根尖周組織也沒有陰影出現。我們建議繼續觀察,2個月后復診。家長再一次提出質疑,我們又一次耐心地跟家長進行了交流。
傷后3個月、6個月復查發現,琪琪的門牙逐漸萌出。今年暑假(傷后12個月),其門牙已完全萌出到位,與旁邊新萌出的兩側切牙齊平,X線片顯示兩門牙牙根在繼續生長發育中,沒有牙根吸收現象。
我們把檢查結果和病情告訴家長,并建議1年后再復查。這次,家長終于流露出對整個治療過程的理解和滿意的表情。
牙挫入是牙周支持組織外傷的一種。對兒童及青少年上頜前牙外傷性牙挫入,醫生會根據患牙牙根的生長發育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若牙根未完全形成,可觀察,等待其再萌出;若牙根完全形成,可進行外科脫位再固定或正畸牽引再固定。當然,醫生還會綜合考慮患兒牙齒挫入的程度和時間,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牙外傷的治療需要患兒及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整個治療過程中需要多次復診,時間長達幾個月至數年,要觀察患牙牙根是否繼續發育、牙髓組織有沒有壞死、牙根有沒有吸收等現象,再決定是否需要調整治療方案等。
牙外傷可能累及牙齒硬組織、牙髓組織或牙周支持組織,因此,治療方案有時會很復雜,患兒家長應選擇專業的醫療機構就診。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治療費用高并不代表治療效果好,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2018年國慶長假后的第一個門診病人——9歲男孩林林,來自福建。2周前,他在體育課上打羽毛球時,被同學的羽毛球拍打到了上頜的門牙,造成一顆門牙從牙床中掉了出來(臨床上稱為牙完全脫位)。老師找到了牙齒,用自來水沖洗后放回林林的牙床內,并迅速帶林林到學校附近的一家醫院就診。醫生為林林進行了外傷牙的復位固定手術,并建議2周后復診。
這時,林林媽媽趕到了醫院,了解病情和治療方案后,產生了猶豫。原因是:她閨蜜的孩子1年前不小心跌了一跤,把一顆門牙給磕掉了,醫生把磕掉的門牙植了回去并用夾板固定,建議10天后拆除夾板。閨蜜怕拆除夾板后孩子的牙會掉下來,所以沒有遵醫囑復診,夾板至今還未拆除。
經過10天左右的思想斗爭后,林林媽媽決定帶孩子到我院聽聽專家的意見。經詳細檢查和溝通后,林林媽媽接受了我們的治療方案。當天,我們為林林拆除了用于固定外傷牙的夾板,并囑其定期復診、接受后續治療,同時建議林林媽媽通知閨蜜帶孩子去醫院復查。
林林的上頜門牙是剛換不久的恒牙。恒牙發生外傷性完全脫位,需要再植回牙床內。林林學校的老師在處理上非常專業:及時找到外傷牙,沖洗后迅速植回孩子牙床內。不管是何種牙外傷,盡早就診對預后非常有利。外傷牙完全性脫位后,再植成功與否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再植時間 ?從牙齒離開牙槽窩到再植回牙槽窩的時間,如果控制在30分鐘內,再植的成功率較高。如果脫落的牙齒在2小時后再植回牙床內,預后會很差。
2牙齒保存方法 ?生活中,可以將脫位的牙齒保存在牛奶(最好是4度左右)或生理鹽水中,保存在唾液中也可以,但時間不能太久。若將牙齒保存在干燥環境或自來水中時間過長,則預后差。
3再植操作 ?再植術中的固定方式會影響患牙愈合。一般宜使用彈性固定,允許患牙有正常生理動度。固定時間一般為10~14天,固定時間超過6周將顯著降低患牙再植成功率。
此外,患兒年齡和牙根發育程度也是外傷牙完全性脫位后能否再植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
9歲的甘肅男孩小羅今年暑假在上海游玩時,乘坐的出租車被追尾,坐在后排的他,臉撞到前排座位,左上中切牙完全脫出牙床,左上側切牙向內移位,右上中切牙也幾乎要脫出牙床(臨床上稱為牙部分脫位),伴上頜前牙區牙齦組織撕裂傷、下頜兩中切牙折斷。
經詢問病史并進行相關檢查后,我們給小羅進行了局部麻醉,把脫位的左上中切牙植回牙床內,將左上側切牙復位,對右上中切牙進行復位和固定,對撕裂的牙齦組織進行清創縫合,對折斷的下前牙進行暫時性牙冠修復。術后X線片顯示牙齒復位、固定情況良好。
兒童牙外傷傷及的牙齒大多為剛萌出不久的年輕恒牙,治療方法不同于成人。小羅受傷的上頜中切牙為年輕恒牙,脫位、損傷嚴重,需要進行牙髓組織治療,做根尖成形術。治療后,每3個月要復診、治療,直到牙根形成后,才能做根管治療。
小羅的左上中切牙為完全性脫位,我們對該牙進行了再植術。如果小羅只是三四歲的孩子,這時上頜中切牙應該是乳牙,而乳牙發生完全性脫位后一般不做再植術。主要原因是再植過程中可能會傷及牙床內的恒牙胚,或再植后感染可能會損傷牙床內的恒牙胚,影響恒牙的發育和萌出。
有家長會問:“我們不知道孩子脫落的牙齒是乳牙還是恒牙,該怎么辦?”在這種情況下,應先把脫落的牙齒放到生理鹽水或冷的新鮮牛奶中,及時帶孩子找專業的口腔科醫生就診,醫生會決定是否做脫位牙再植術。
時間對牙外傷治療很重要。牙外傷時間越短,治療效果可能會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