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推拿、功法、內服、外治等中醫傳統療法幾千年來為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在預防、保健、康復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近年,各省市紛紛將經過臨床長期實踐、對常見病與多發病確有療效、能在基層普及的各種傳統中醫藥療法,以“中醫藥適宜技術”之名進行推廣,以充分發揮其安全有效、便捷易學、經濟實用、針對性強的特色和優勢,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
從2005年起,上海市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上海市中醫藥發展辦公室等部門多次組織專家研究討論,確定將“電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艾灸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腕踝針”等24項臨床技術成果,作為上海市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向全市社區推廣應用。
迄今為止,上海市所有區縣的24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基本實現了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全覆蓋。
中醫適宜技術的推廣提高了中醫藥在基層的利用率,使社區居民享受到物美價廉的醫療服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減輕大醫院的就診壓力,以“簡、便、驗、廉、效”的特色和溫馨的服務深受百姓歡迎。
● 針刺腰痛穴治療急性腰扭傷
腰痛穴,即精靈、威靈二穴,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與第四、五掌骨之間,腕背橫紋與掌指關節連線中點處,屬經外奇穴,為現代經驗用穴。根據經絡學說,腰痛穴是腰部病癥在手部的反應點,針刺腰痛穴可以起到疏通腰部經脈、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有位35歲的男性因為搬動重物傷腰,腰痛無法轉動、側身兩天,前來就診,勾著腰,需要人攙扶進入診室。第三腰椎到第五腰椎近處痛,可以觸及條索狀物,診斷為急性腰扭傷。
針刺選取雙側腰痛穴,直刺快速進針,施以大幅度的提插捻轉手法,以患者產生明顯的酸麻脹痛感并擴散至手掌或指尖為度,每隔5分鐘重復行針一次;針刺過程中囑患者扭腰、彎腰及下蹲動作,幅度逐漸加大,每個動作持續1分鐘,循環往復,直至20分鐘后取針。每天治療1次,3次為一個療程。首診完畢腰痛減輕,第三日已活動自如。
● 神闕穴隔鹽灸治療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礙的疾病,在臨床表現上屬于中醫“癃閉”范疇。
古代醫家很早就將神闕穴隔鹽灸用于治療小便不利。中醫理論認為,鹽能入腎,艾能溫陽,而腎主水液、司二便,與膀胱相表里。隔鹽灸神闕穴具有溫補脾腎、利水通便的作用,適用于臍部(神闕穴)及四周皮膚完整未見破損、中醫辨證為腎氣虧虛型的前列腺增生患者。
患者取舒適仰臥位,充分暴露腹部。
將適量粗鹽填平肚臍后,將純艾絨搓成紡錘狀,再用力壓制成上尖下圓的圓錐體艾炷,放于粗鹽上。
將艾炷點燃令其自燃成灰,或患者自覺施灸部有發燙感時將艾炷移除,每次灸4壯。清除艾炷及肚臍中粗鹽后,用醫用膏藥貼敷肚臍,防止施術后受風寒。
每天1次,7次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3天,繼續下一個療程,共3個療程。
前列腺增生癥伴尿路梗阻或尿路刺激征者,合并肝、腎功能不全及其他嚴重疾病者,過飽、過勞、過饑、醉酒、大渴、大驚、大恐、大怒者及艾葉過敏者,濕熱下注、肝郁氣滯、瘀濁阻塞等非腎氣虧虛證型患者,不宜接受治療。
從上述兩則實例可以看出,中醫適宜技術的“簡”不等于沒有技術含量。恰恰相反,其不僅需要標準的技術操作方法,還有嚴格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值得深入推廣與應用,以造福更多百姓。
吳耀持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針推傷科主任、腰突癥診治特色專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針灸學會理事,上海市針灸臨床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中醫藥適宜技術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中醫藥學會適宜技術分會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