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偉
2019年11月13日至1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一次會晤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舉行。本次會晤的主題是“經濟增長打造創新未來”,既反映了金磚國家對過去十年合作效果的正面肯定,更是為金磚國家的第二個十年的合作發展凝聚共識,探索新的合作增長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此次會晤中作了題為《攜手努力共譜合作新篇章》的重要講話,不僅鮮明闡釋了中國對當前全球大變局的理解與思考,而且也展示了中國推進多邊合作的政策決心,尤其是深化金磚合作,打造第二個“金色十年”的堅定信心。
與往屆不同的是,2019年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面臨的國際變局更為特殊,這種變局從大國關系、地區政經生態、國際關系等多個維度都有所體現。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所強調的,這次會晤是在世界經濟發展和國際格局演變的關鍵時刻舉行的。總體來看,變局包含方方面面的內容,但是能夠產生全球影響的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第一,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推進。如今,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數字經濟不僅改變了我們傳統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將進一步縮短全球的物理距離,在這場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的過程中,科技競爭與合作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會進一步上升。第二,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上升勢頭不可逆轉,它們依然是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核心驅動。金磚國家從其概念的產生到合作機制的逐步成型,這一過程本身就屬于全球大變局的重要內容,直接體現出了全球經濟“增長極”的更替以及由此推進的國際權力體系的調整。并且,客觀地說,金磚國家合作的不斷深化也將進一步促進國際大變局的演化,尤其是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更加公平、公正、合理,改變由發達國家主導全球事務的不合理局面。第三,“逆全球化”回潮。伴隨全球新一輪的科技和產業革命以及世界經濟力量格局變化的加速推進,“逆全球化”勢頭有所上升,尤其是發達國家對處在上升區間的新興國家采取排斥態度,在壓制新興國家發展機遇的同時,竭力維持不平等、不對稱的利益格局。在這種局面下,發達國家利用權力優勢大搞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其不負責任的做法更是加劇了治理赤字、發展赤字、信任赤字,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由此面臨更大的挑戰。
面臨如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一直努力在給全球貢獻智慧、方案,分享中國經驗,力所能及地向全球提供“公共產品”。在本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上,習近平主席針對金磚國家下階段發展提出的三點倡議具有非常強的現實意義。

11月2日拍攝的巴西外交部
第一,營造和平穩定的安全環境,倡導并踐行多邊主義。二戰后的世界總體和平使全球整體受益,多邊主義便是實現戰后和平與發展的關鍵所在。多邊協商原則讓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主張得到體現,多邊合作平臺強化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多元外交,多邊治理模式更是讓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充分認識實現聯合自強的可能性,因此,多邊主義是包括金磚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必須捍衛的原則,這便是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尤其強調的“責任擔當”。尤其是隨著全球權力體系更趨“扁平化”,多邊主義將是全球治理原則的趨勢所在,但是,這種趨勢需要發展中國家群體去努力維護,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干擾。為此,習近平主席提議,通過金磚國家外長會晤、安全事務高級代表會議以及反恐工作組、網絡安全工作組、常駐多邊機構代表定期磋商等機制,密切戰略溝通和協作,發出金磚共同聲音,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第二,謀求開放創新的發展前景,推進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開放創新是當前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這已成為世界的主流認識,而新工業革命便是發展中國家彌補短板的重要機遇,也是南北國家激烈競爭的要地。當前,金磚國家都制定了各自的產業新規劃,比如俄羅斯制定了“創新俄羅斯”的規劃,印度提出了“印度制造”的口號,巴西曾制定了“強大巴西”的產業政策,南非也發布了《科技創新白皮書》,這些政策規劃都強調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提升全球價值鏈參與度等內容。金磚國家具有各自的科技比較優勢,也開展了非常多的科技合作實踐,可以利用新工業革命的機遇,進一步激發合作潛力,改變在高科技領域的“跟隨者”身份。面對新興國家的追趕勢頭,發達國家加大了技術打壓的力度,其目的在于壓制新興國家的崛起勢頭,維持其技術壟斷和科技霸權。鑒于此,習近平主席同樣強調“金磚國家應該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決反對保護主義,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各領域協同發展,深入推進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在貿易和投資、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領域不斷打造合作成果,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三,促進互學互鑒的人文交流,探索“金磚+”合作模式。從人類文明發展歷史來看,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既在于自身的創造力,也在于其開放性和交往性。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金磚國家均屬地區大國,具有較強的地區文化代表性,既成為促進全球文化與人文交流的重要橋梁,也能通過互學互鑒促進各自經濟社會的發展。過去十年問,金磚國家之間的人文交流呈現出井噴式的上升態勢,為世界文明交流提供了最佳實踐。五國問的人文交流延伸至教育、體育、文學、藝術、智庫等多個層面,為五國各界搭建起了多樣化的溝通渠道,與某些國家排斥性的政策形成了鮮明反差。與此同時,互學互鑒的人文交流也為金磚國家深化政治、經濟、安全、全球治理等更具全球影響的合作奠定了更牢固的基礎。除此之外,金磚國家始終強調“金磚+”的合作模式,并且在過去十年間也做出了很多探索嘗試,這不僅體現了金磚國家對發達國家“俱樂部”行為套路的不認同,更反映出金磚國家“擴大朋友圈”的開放態度。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一次會晤發表的《巴西利亞宣言》包括前言、加強和改革多邊體系、經濟財金合作、地區熱點問題、金磚務實合作等五個方面、共計73條內容。從具體內涵來看,《宣言》體現了金磚合作不僅著眼于共同發展,而且也致力于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體現出了金磚合作更具包容性的責任擔當。針對本屆會晤的主題,《宣言》提出了“創新金磚”網絡的倡議,推進金磚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有效對接,這也進一步豐富了金磚國家的合作內容。此外,在加強和改革多邊體系、地區熱點問題方面,《宣言》進一步闡釋了在一些全球事務中的政策立場,尤其明確提出了堅持多邊主義、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改革多邊體系、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打擊恐怖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維護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利益、和平解決爭端等主張。在經濟財金合作、金磚務實合作兩個方面,《宣言》不僅對金磚合作的成效進行了很好總結,列出了金磚國家在過去1年的合作清單,而且也對下階段實現更緊密的金磚伙伴關系提出了具體方案。特別重要的是,金磚合作機制框架得到進一步充實。比如,本次會晤不僅強調了新開發銀行的投資效率和應急儲備安排的實際操作,而且也討論了新開發銀行擴員、金磚國家本幣債券基金設立、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金磚國家女性工商聯盟等議題,機制的豐富與完善將能提升金磚國家的合作效率。
總體來看,在全球大變局的環境下,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一次會晤獲得了超預期的成果。過去十年實踐充分體現了金磚合作的活力,展示出了金磚國家的正能量和影響力,這些都為打造第二個“金色十年”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和條件,只要金磚國家能夠保持戰略定力,堅守責任擔當,金磚國家一定能為全球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