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麗 李倡林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教育資源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一片光明。但是,這期間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唯分數論”、“唯結果論”的教學評價模式,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開始暴露出不少弊端。基于這點思考,本文將以農村初中英語學科為例,對發展性評價模式進行探究,并對農村初中英語學科發展性評價模式提出合理的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 ?發展性評價 ?素質教育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初中學生學科發展性評價模式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號:WW[2018]GH053)。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2-0138-02
教育要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現階段,我國實施的九年義務教育為孩子們的知識汲取給予了很大的保障。但僅僅是讓孩子“有學上”還不夠,關注孩子的個體差異,全面發展和提升綜合素質才是關鍵。農村教育自開展以來就遇到了許多問題,不少學科如初中英語的教學就需要改進。而發展性評價模式這種全新的教學評估模式的出現,將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任課教師的教學進程推進。
一、發展性評價模式的基本內涵
發展性評價的目的在于促進人的發展。在教育工作中,發展性評價模式的運用,能夠激發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內在發展動力,促進其長遠發展。其次,這種模式與課程功能的轉變相適應,可以體現出最新的教育觀念和發展趨勢,符合當前我國教育的發展理念。[1]另外,發展性評價模式的方法具有多樣性。發展性評價模式通常采用定量與定性的方法相結合,其評價的內容綜合性極強,重視評價主體的綜合素質的提升。當然,評價的主體也不僅僅局限于某個單一主體,而是呈現多元化。
二、農村初中英語學科發展性評價模式的開展現狀
(一)評價內容單一
當前,農村初中英語評價通常以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標準,來評定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檢驗教師的教課成效。以分數論成敗,將分數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這不僅加大了老師的壓力,也給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負擔。長期下來,這樣的評價模式會導致學生缺乏自信,不利于個人發展。
(二)評價模式缺乏發展性
農村初中英語學科評價模式缺乏發展性,常常把獎懲看做是課堂教學的法寶。例如:學生的筆試成績要是達到良好,亦或是有英語成績不及格者,老師會做出相應的獎懲。這種獎懲往往具有明顯的對比性,會給卷面成績較差的學生以心理落差,令其產生一定的羞愧感,在日后的英語學習中只會更加膽怯。因此,一定程度的獎懲措施固然有效,但是并不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教育工作者應該立足于發展這一基本點,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為出發點來制定教學方案。在英語教學中,采用發展性評價模式,便能充分尊重學生的發展要求,推進素質教育。
(三)評價模式單一
現階段,農村初中英語學科發展性評價模式僅僅局限于課堂或考試成績評定,很少再開展其他評教模式。事實上,去走訪問詢學生英語的學習效果,讓家長、同學參與其中,一起來評價學生英語學習成效或者是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等這些同樣可以納入評定模式。多元的評價模式更能全面體現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英語水平,同時也營造了一種學習英語的和諧氛圍。
三、有利措施和合理建議
(一)增加評價主體
為了農村地區初中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學校應該增加評價的主體,將老師、同學、家長和學生個人納入評價主體。具體地來說,評價主體自身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教師要提高自我的英語素養,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家長要改變原有的不科學的教育理念及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表達關心;學生本人要樹立新的自我評價理念,積極進取,自主的去學習英語。
(二)豐富評價內容
單一的依靠英語分數來評價學生學習能力的好壞,顯然這種評價方式并不具有說服力。所以,我們應該豐富英語學科的評價內容。從這點出發,評價的內容可以包括學生的上課表現、英語課本知識語法點的考查、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生參與英語的生活情景表演的具體表現等等。這些都可以考查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能力、檢驗英語學習的學習成效,也能夠滿足處于初中學習階段學生的心理預期。區別于傳統的僅僅依靠卷面成績的評價內容,豐富的評價內容可以給學生更多的學習選擇和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讓任課教師對學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促進了師生關系的良好發展。
(三)評價的方式要多元化
現階段,農村地區初中對學生英語的評價方式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試卷測評,以答對的題的數量作為學生掌握的知識點的多少。這種方式抑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學生只會被動性的接受語法和詞組等,常常缺少自己對于英語的探究。所以,評價方式的多元化顯得尤為重要。[2]例如,方法之一:任課教師給學生建立英語學習檔案,來記錄學生的整個英語學習過程。檔案的內容可以包括學生個人的英語學習心得和學習筆記、學習存在的問題困惑、同學和家長的教學評價等。通過該學習檔案,教師可以及時的了解學生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給予反饋。方法二:盡量模擬英語情景,讓學生參與其中。任課教師根據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具體表現,給予合理的建議和指導,積極鼓勵他們展現自我,但不要過度評分以致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開展這種方法的目的是創設英語學習的語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加全方位的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四)注重評價的促進作用以做到發展性評價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評價亦有促進和打擊之分。針對農村地區初中英語學科發展性評價模式的探討,我們要做的是發揮評價的優越性,即注重評價的促進作用。從評價的促進作用著手,來激勵學生的英語學習和任課教師的教學工作,尊重他們的感受。適當的評價、文明的評價,是我們所提倡的。同時,評價要具有客觀性,擺脫個人偏見,從全面的角度來評價學生和教師。當然,評價時不能只是一味的贊揚或批評。過度的稱贊不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中的不足,容易產生“飄飄然”之感,不利于個人的長遠發展。而過度的批評又存在打壓學生積極進取的學習勁頭的風險,同樣阻礙了個人的學習進步和身心健康。因此,客觀的、理性的評價至關重要。以發展為出發點的評價能夠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提高教師英語教學水平和促進學校的發展。
四、總結
在大部分農村地區,初中英語的教學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教學資源的匱乏、教師數量的不足和學生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不夠等一系列原因,導致了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效果不容樂觀。發展性評價模式,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將這種模式運用到農村初中英語學科的教學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農村初中英語學科的教學狀況,幫助教師糾正錯誤的教學理念和幫助農村地區學生建立英語學習的信心。總的來說,發展性評價模式既注重結果也注重發展過程,對于農村初中英語學科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廣大教學工作者要積極嘗試并且運用到教學中。
參考文獻:
[1]金雪.淺議農村中小學英語口語教學銜接問題[J].學周刊,2015,21:61.
[2]趙震謠.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模式和策略的實證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