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學軍
【摘要】高中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比較多,各個學科的課時十分有限,只能基本上滿足常規教學需求。這種情況下,語文教師很難騰出整塊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模塊化寫作訓練。然而,寫作能力又是學生必須要具備的基礎能力,直接反映出學生的語文整體學習水平和語文素養。在這種艱難的生存環境中,教師可以采取微寫作訓練方式,通過微寫作鍛煉學生寫作能力,以此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本文對此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 ?語文 ?閱讀教學 ?微寫作 ?優勢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091-01
前言:近些年來,隨著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的盛行,微寫作也得以風靡。人們在微博上發表的言論,朋友圈發表的生活日常,實際上都是一種微寫作形式。語文教師可以將這種寫作模式運用到閱讀教學中。由于微作文字數比較少,所以將微寫作訓練模式應用到閱讀教學之中,不會占用閱讀課堂太多的資源,反而能夠拓展學生的閱讀深度和閱讀廣度,從而實現閱讀、寫作教學實效性的全面提升。
一、微寫作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優勢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微寫作訓練模式,可以解決課時短缺的問題。由于高中教學任務重,語文課時十分有限,教師很難有時間對學生進行專題化的寫作訓練,導致寫作教學經常被忽視,學生的寫作能力始終得不到提升[1]。而微寫作的運用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將微寫作運用到閱讀教學中,可以實現寫作教學時間的分散化,這樣就解決了寫作教學課時不足的問題。而且將微寫作運用到閱讀教學之中,可以讓寫作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只要有閱讀的地方就有微寫作,從而實現寫作教學持久性。除此之外,很多學生在閱讀課堂上經常存在思想開小差、理解不深入等情況,如果教師能夠合理地運用微寫作訓練模式,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寫讀后感、續寫、仿寫、擴寫,或者讓學生圍繞某一段落或者某個句子寫自己的閱讀感悟等,這就在無形之中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章。由此可見,將微寫作運用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之中,可以解決課時有限的問題,還能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
二、微寫作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引導學生進行仿寫,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均是名篇佳作,這些文章之所以被教育界的學者、專家看重并納入到語文教材之中,自然有它的代表性、權威性、典型性。教材中的文章或是語言優美,或是寓意深刻,或是情感豐富,每一篇文章中有很多的寫作技巧值得學生去學習。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寫段落,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寫作技巧。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這篇課文一直被奉為經典,文章中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教師可以拎出其中的一些句子讓學生進行仿寫,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這句話不僅運用了修辭手法,而且生動、貼切。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仿寫,通過仿寫訓練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并且讓學生掌握優質、豐富的寫作技巧。
(二)引導學生進行擴寫,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擴寫也是一種可以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微寫作訓練方式。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文章中拎出一個段落或者一句話,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擴寫, 通過擴寫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同時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高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古詩詞、文言文,這些都是用來進行擴寫的資源,語文教師要學會將這些資源充分利用起來。例如,在教學李清照的《醉花陰》這首古詩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講完課文后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擴寫,用現代文將這首古詩文中呈現的畫面描繪出來,在這個基礎上適當地擴寫,比如臥在玉枕紗帳中的人是如何傷感的,心理活動如何,這些都可以作為擴寫的內容。
(三)引導學生寫讀后感,深化學生的閱讀體驗
入選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有著深刻的寓意,如《紀念劉和珍君》《拿來主義》《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等。在分析這些課文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些簡短的讀后感,說一說自己在讀完文章后獲得的感悟。在學生各自寫完自己的感悟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彼此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悟,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發散,有效拓寬學生的視野。除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鍛煉,由于不同學生的閱讀感悟不同,所以學生在和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對文章內容會獲得更多不同角度的看法,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寬學生的閱讀深度和閱讀廣度。
結論:教無定法,微寫作的訓練方式多種多樣,除了筆者在文中闡述的仿寫、擴寫這幾種,還有續寫、縮寫等多種微寫作方式。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微寫作訓練方式,使學生通過微寫作鍛煉掌握豐富的寫作技巧,獲得思維發展,對文章內容有更深的感悟與體驗,這對提升語文教學水平和學生語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周雨.微時代背景下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創新路徑研究[J].才智,2018(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