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毅強
【摘要】眾所周知,中職數學是中等職業院校的一門基礎的文化課程,其不僅是學生未來參與社會生產活動的基礎,還是其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的基礎,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和工具性。因此,在中職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們要將該課程與學生的專業課結合起來,在選擇適應學生專業發展需求的內容和教學方式,使學生在適應職業發展需求的過程中,獲得有效發展。
【關鍵詞】中職數學 ?專業教學 ?結合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134-02
在當前的中職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受傳統教學因素的限制,以知識為本位,單純地對學生的進行數學知識灌輸。如此出現了數學教學與學生的專業課、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相脫軌的情況。中職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是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服務的,是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服務的。這就需要教師打破當前教學模式的限制,將數學教學與學生的專業學習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掌握過程中,獲得有效發展,為其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我們要如何將中職數學與專業教學結合起來呢?
1.結合專業課、生活生產實際制定校本教材
中職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要使學生獲得職業能力的發展,還要為其繼續發展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既然中職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是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服務的,那么,教師就要在“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自主調整教學內容,以切合學生專業發展實際和生活生產實際的內容為基礎,將數學教學與專業教學結合起來。以會計專業為例,在專業教育活動參與中,學生將學到基礎會計、工業會計等知識。其在學習這些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會用到諸如數列、指數、對數等有關的數學知識,卻很少用到三角函數、立體幾何等知識。基于此,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立足學生的專業發展情況,對所使用的數學教材內容進行了調整,將集合、函數、指數函數等知識作為教學的重點,將三角函數、平面解析結合、立體幾何等內容作為選學內容。在這樣極具針對性的教學內容的設置下,學生可以在數學教學活動參與中獲得專業發展需求的滿足,輔助其有效地學習專業知識,同時在學以致用中促進其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2.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1)改革教學手段
在傳統的中職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大部分教師往往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將教材中抽象的數學知識堆積在學生面前。就中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其數學基礎是較為薄弱的,數學理解能力是差強人意的。面對大量抽象的數學知識,在有限的抽象思維的作用下,學生往往是難以對所學知識有深刻理解的。此時,就算教師為學生選擇了符合其專業發展需求的內容,其也是難以吸收這些知識的。對此,要想使學生在數學教學活動參與中有效地掌握專業的數學知識,教師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創新教學手段,積極組織極具趣味性的數學活動。基于此,我在中職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嘗試發揮現代信息輔助教學的作用,利用集聲、光、電、影等于一體的信息技術,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而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使學生在直觀、動態的觀看過程中,能對其中所蘊含的數學知識有所理解。以“指數函數的性質與圖像”為例,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向學生直觀演繹指數函數圖像,使其在大量的數據展示和圖像演變的過程中,探索規律,借此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2)改革教學方法
中職數學教學該活動的開展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學生要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同時還要結合其專業發展需求,掌握與專業有關的其他知識。就數學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來說,還需要做好二者的協調工作。對于基礎的數學定理、公式等,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可以直接省去繁瑣的推導過程,直接將其展現在學生面前。對于與專業課有關的數學知識來說,教師則要一步步地引導學生探索,并積極地引導學生大量練習。要想實現這一點,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要打破傳統的以教材為中心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的限制,在以人為本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采取多樣的極具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其在情境體驗、小組合作等活動參與過程中,既能享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又能獲得有價值的數學知識。以“數列”為例,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立足該內容與學生生活的密切聯系,為其創設了“購房還貸”該情境,使學生在情境體驗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同時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該內容教學中,我則向學生講述了與高斯有關的小故事,以此使學生在故事的傾聽過程中,對其中所蘊含的數學知識產生感性的認知,同時對該知識點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
總之,在中職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立足職業教育的特點,立足學生的專業發展和生產生活發展實際,選擇符合專業發展需求的教學內容,并采取多樣的方法和手段,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有效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以此在數學教學與專業教學的結合過程中,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明紅.中職數學教學與專業學習的有機結合探究[J].職業,2017(26):111-112.
[2]任中杰.基于專業需求導向的中職數學教學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