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國
【摘要】班級是學校組織的基本單位,是學生在學校生活的基本場所。班主任作為這個組織的“管理者”需要指導班級發展、引領其身心發展、關心其學習發展、是學生的“精神關懷”者。現代教育認為,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班主任要保持積極的情感狀態,努力開掘學生情感溝通的渠道。班主任要不斷地贊美每一個學生,因為贊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贊美是一座橋,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河;贊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贊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
【關鍵詞】管理者 ?精神關懷 ?愛心 ?尊重和信任
【中圖分類號】G635.1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2-0221-02
班級是學校組織的基本單位,是學生在學校生活的基本場所。班主任作為這個組織的“管理者”需要指導班級發展、引領其身心發展、關心其學習發展、是學生的“精神關懷”者。另外,學生間的矛盾、家長的質詢求助、還有不定時的各類學校會議、在農村學校還要管理寄宿學生、還要去關心學生營養餐,這些瑣碎、繁雜的事務都需要班主任去做。真可謂班主任工作責任重大,影響深遠。我覺得要使一個班級有良好的班風,有強大的凝集力,班主任除了做好常規工作外,還要用真誠的情感打動學生,多贊揚他們,多尊重信任他們,用心澆灌,以情育人。捷爾任斯基曾說過:“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好學生。”為此我認為做好班主任工作需做好以下幾點。
一、用真誠的情感打動學生把贊美還給學生
現代教育認為,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班主任要保持積極的情感狀態,努力開掘學生情感溝通的渠道。班主任要不斷地贊美每一個學生,因為贊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贊美是一座橋,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河;贊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贊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所以我們要掌握贊揚學生的藝術。“數生十過,不如贊生一長”。在班級工作中,我們要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細心觀察,捕捉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把贊美送給他們。使學生感到“我能行”,“我會成功”。實踐證明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班主任管理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班主任請多給學生一點贊美吧,因為他們明天的成功就蘊藏在你的贊美之中。
二、用真誠的情感打動學生把尊重和信任還給學生
教育的前提就是尊重。尊重和信任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尊重學生就是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他們的感情。陶行知曾告誡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尤其在處理偶發事件上,教師更應懂得不輕易懷疑學生,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否則,就會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甚至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后果。尊重信任學生是為師執教對學生應有的起碼態度和行為。在現實的社會活動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正是人與人之間應有的基本行為準則。“羅森塔爾效應”更是告訴我們,只要教師相信學生,內心就會增強自信心與上進心,就會在師生之間架起了一座相互信任的橋梁。當然尊重和信任作為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并不是要求教師放棄對學生批評教育的責任。如果是這樣,那就變成了放任,不僅是不道德的,而且會帶來學生的畸形發展。
三、用真誠的情感打動學生要學會傾聽
傾聽,是一種容納、理解。傾聽,是一種認同、欣賞。德國教育學家卡爾·威特說:“我認為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為傾聽對孩子來說,是在表示尊敬,表達關心,也促使孩子去認識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感到,他能自由地對任何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見,而他的認識又沒有受到輕視和奚落,他就變得毫不遲疑、無所顧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先是在家里,然后是學校,將來就可以在工作上,自信勇敢地正視和處理問題。”其實,教育就是簡單的一次充滿善意、理解與信任的靜靜的傾聽。新課改明確規定:教師要善于蹲下身子欣賞學生,傾聽學生,向學生學習,要和學生一起成長。“蹲下身子”是優秀老師成熟的標志。古人云:人之相交,貴在交心。所以,班主任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機會聽聽學生的心聲,聽聽他們的想法,注意他們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充分顯示自己的內心世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愛。
總之,作為農村班主任,教育責任很重,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下功夫,找到適應自己學生的教育管理方法。作為農村班主任要想方設法去幫助學生的成長,關心學生身心健康,關注學生的未來,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為每位學生送去不同程度的關愛和表揚,才能縮短師生之間心與心的距離,師生關系才能平等,教育才能達到應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