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紅霞
【摘要】農村初中教師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主導者,而教育事業的有利發展是受教師工作滿意度制約著,注重農村初中教師的工作滿意程度,有利于促進教師積極工作態度,確保了農村整體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和教師的身心健康,同時也保證了學生們將會受到更好的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就農村初中教師工作滿意程度的現狀和如何提高其工作滿意度進行探討。
【關鍵詞】農村 ?初中教師 ?工作滿意程度
【課題項目】本論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892)“農村初中教師工作滿意度的調查研究——以定西市臨洮縣為例”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2-0224-02
農村基礎教育離不開教師的大力輔助,農村初中教師對工作的滿意程度直接關系到老師自身工作積極性,而農村教育事業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點,農村初中老師在對農村教學中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通過討論農村初中教師的工作滿意程度所處的現狀,能夠體察到老師的心理趨向,能夠為學校的教育管理方面提供至關重要的依據,進而幫助提高農村初中老師的工作滿意程度,為我國農村教育事業打下扎實的基礎。
一、目前我國農村初中老師工作滿意程度的現狀
(一)農村學校辦學條件薄弱
大部分老師對農村學校辦學條件都不滿意,大部分老師認為學校為教學所提供的相關教學器具和圖文資料都有所欠缺,這表現了目前我國農村學校里施教設備比較落后,滿足不了老師們的教育工作需求的現象。
(二)農村初中老師對缺少進修機會感到不滿意
農村大部分老師認為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知識才能做好教學教育事業,而農村過半的老師都是欠缺進修機會,其主要因素就是學校經費不足。我國當前農村初中老師們工資待遇不是很高,大多數學校都是因經濟開銷方面減少了老師進修的機會[1]。
(三)農村初中老師不參與學校重要的決策機會
在管理層面上,老師都會認為“工作上與學校間的建議會上缺少表達的機會”,也不能參加學校重要決策性會議,老師們不能參與到其中,也就表達不了自身的想法和意見,這也是他們很不滿意的一方面。
(四)農村初中老師在人際關系方面上相對來說還是處于滿意的狀態
大部分老師覺得與同事和領導之間相處的關系都比較完美,也贏得了學生和家長們的大力支持。大多數老師認為在工作能力上備受領導與同事的重視,極少部分來老師自認為人際關系的復雜性讓其工作受到影響。
(五)農村初中老師對其工作性質的認知方面絕大多數是比較滿意的
相關調查表明,有80%的農村老師認為:見證到學生們不斷的成長,深感教師是一種溫馨的職業,65%的農村老師覺得對自己的工作滿意,72%的老師對自己的生活深感滿足,76%的老師覺得教師這份工作對人類的主要意義,具有很高的價值[2]。從調查來看,他們一旦選擇這份職業就會堅守這份任務,也是溯源了這份職業自身的成就感。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深感欣慰,也對這份工作產生了情愫,在從事教育工作過程中得到滿足,充分體現了職業的內在尊嚴。
二、提高農村初中教師工作滿意程度的重要策略
(一)改進農村初中教師的辦公教學設備條件
農村初中教師最不滿意的是學校現有物質條件,農村老師的教學器具不僅老舊,缺少一定的鑒閱圖文性資料和先進的教學設備,有的地區依然存在著十余個老師共同用一個辦公室,缺少互聯網系統的設備,不能同時接受分享外部的共有消息等問題,由此看來,一定要保障老師們的基礎工作的需求,來提高其正確工作的態度。
(二)提升農村初中教師的薪資待遇
當前形勢下,雖然農村教師的薪資問題得到解決,但實際上收入和城市教師的相比存在著很大差距。在之前財政體制下,教師薪資是由各地方財政部門所支付的,伴隨我國調資策略推陳出新,農村教師薪資也隨著時間在不斷的遞增,由于各級地方的經濟狀況不同,在教育發展上,財政支出方面會承受較大經濟壓力,教師預算支出超出了財政支出的一半比例。由于各縣城主體經濟發展趨勢不等,農村教師工資待遇也有差異,這就導致教師在各自生活方面比較拮據,生活質量達不到完美程度,為此,一定要讓其基礎薪資和物質生活得到保證,這樣才能推動農村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為農村初中教師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由于農村教師缺少機會出去進修,對所提倡的創新課改和教改,得不到很好應用,至此,為老師提倡的便利條件實際上只滿足其“自我實現”的需求。在教職職務評選聘用中,主導人員一定要保證公平公正性。在對農村教職人員進行評價時,校領導也應該采用公平公正的原則、結合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評價。為每一位農村初中教師制造“自我實現”的機遇,實時滿足其制造感和成就感。校領導也要為此營造出更好展現自身才能的機會,還要保證實時能夠了解教師工作佳績,使大家能夠都見證到自己的勞動果實,相互分享教育的樂趣。
(四)讓農村初中教師能夠參加學校的管理事務
讓老師能夠參加學校的管理業務,其一,能讓校領導實時的全方位了解體察到教師的心理狀況、個人能力和工作特點,讓管理層面更具針對性;其二,參加探討策論能夠磨合教師和領導之間的關系,讓其參加人員認可學校做出的縱意,從而使管理思維和用意有效的傳輸給老師,使其共同產生意識,同時也能展現出學校每一個重要工作決策都能夠得到有效的執行。
(五)減輕農村初中教師工作壓力增強其工作成就感
由于農村教育事業師資力量十分薄弱,師資架構不夠合理,教師年齡普遍偏大,大部分教師是民辦轉正的等因素,大量的工作壓力讓其不堪重壓。其一,農村教師背負著重重的升學壓力,現今的教育改革也要求老師務必積極參加,眼下的社會主義教育信息化工程力求老師要在短時間內接受并且運用到信息化教學中,這樣擴大了其工作壓力;其二,在教學中出現狀況時,首要矛頭都指向了老師,老師要面對強大的社會輿論和家長的指責,時代在變社會對老師的要求也是日漸增高,老師自身所具備的教育和訓練不能夠應對突發情況,在重重壓力下一些老師不堪承受其內在的環境壓力,牽制了老師對學生缺少耐心以致消極怠工。至此,社會和學校有責任助于老師解壓,社會與學校都應該對老師多一份包容理解,為其創造優良的工作環境。校方領導應積極配合教育管理部門考察老師的心理應求,樹立為老師解壓的機制體系,領導要多了解、多交流、多交心,幫助老師減輕心理負荷,還要信任老師、懂得欣賞老師,給予施展才華的機遇,回饋其精神層面的應求。
歸根結底,農村初中教師工作滿意程度的各種問題和矛盾主要是受經濟問題所影響的。要想把我國教育事業做到最強,國民素養做到最佳,我們仍需大力求助于政府,采用有利的對策對農村地方財政的大力援助,提升農村初中教師的待遇,縮減農村與城市之間的教育差異問題,幫助農村教師解除教學問題上的一系列顧慮,為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信息化打下扎實的基石。
參考文獻:
[1]任紅梅.農村中小學工會維護職能對教師工作滿意度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陜西省四個地市農村中小學的調查[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7(7):121-128.
[2]肖慶業.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農村教師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基于閩、贛、黔3省12縣的問卷調查[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8(4):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