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徐靜雅 萬宇翔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江蘇泰州 225300)
2014年以來,農村電商連續6年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電商特別是農產品電商進行了部署,提出深入開展電子商務進入農村綜合示范,
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農村電子商務成為精準扶貧和農村產業融合的新引擎。江蘇省為了進一步釋放農村電商發展的活力,2017年省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全省大力發展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全面推進“一村一品一店”建設行動計劃(2017-2020年)》,到目前為止,省級財政已投入1.2億元,用于農村電商發展,江蘇省農村電商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
2.1 概況江蘇是一個農業大省,農產品種類繁多,產量高,農業結構不斷優化。2018年江蘇糧食播種面積5476400hm2,糧食總產量3660.3萬t,比上年增產49.5萬t,同比增長1.4%。棉花產量2.1萬t,油料產量86萬t。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321.9萬t,禽蛋產量178萬t,皆在全國前列。目前江蘇已經具有7個國家級農產品電商縣,28個省級農產品電商縣,80個省級農產品電商鎮,以及150個省級農產品電商村,數量名列全國第3。根據2017年艾瑞咨詢的研究數據,江蘇電子商務所使用的最多的支付方式是互聯網支付,占比62%。最終互聯網支付的資金都流向了金融服務銀行。金融服務銀行在整個互聯網支付流程中始終把持著要害,江蘇省農產品電商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服務業的支持,部分企業也在銀行貸款下獲得較快發展。2018年中國銀行江蘇分行開發的益農貸金融產品,成立益農信息社,共發放貸款1800多筆,累計達9.7億元。如徐州特色農產品電商新沂“一品香”獲得貸款420萬元,極大地推動了其發展。揚州農產品電商在銀行資金注入下,全市100個農村淘寶服務站替村民累計代購金額較去年增長2倍多。
2.2 金融服務農產品電商的方式隨著江蘇農產品電商的深入發展,目前有3種不同的金融服務農產品電商的發展模式。
2.2.1 政府主導型電商的扶持 金融服務業通過建立信息交換網站,金融結算等方式進行管理。通過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深入合作,扶持當地農產品電商的發展。至2014年10月,江蘇已經有50%的市、區(縣)經由農村信息職能部門的領導,建立了農產品直銷和電商平臺。
2.2.2 實體農產品電商企業進行扶持 線下的實體農產品電商企業與政府主導型電商不同。前者在盈利的基礎上發展農產品電商,但也不僅僅發展農產品電商產業。所以對此類企業金融服務業要對其整體企業的發展有宏觀的把控,以企業整體金融發展狀況作為考量。
2.2.3 電商自身主導的企業的扶持 在中國農產品電商的發展洪潮中,電商自身主導的占大多數。此類企業主要以大型電商平臺來發展業務。比如淘寶,天貓。或者通過自建平臺發展業務。目前,全省開設淘寶,天貓特色地方館21個。揚州創立了“惠生活”,蘇州建立起“淘豆網”。對此類企業,金融服務業主要通過個人貸款或者資金資助來維護其發展。
2.3 取得成績
2.3.1 農產品電子商務高速發展,農產品網絡銷售位于全國前列 自1997年,中國正式成立中國電子數據交換委員會,標志著“電子商務”進入中國市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網絡交易平臺地逐步搭建,我國的電商快速發展。2018年江蘇省農產品網絡銷售額460億元,同比增幅29.7%,處于國內領先地位,2019年全年預計增幅達30%,農產品網絡銷售額有望超過610億元。全省涌現出一批網絡暢銷品牌,例如,沭陽縣淘寶村數量達56個,擁有4萬家銷售花卉苗木網店,依托52萬畝特色花木產業,2018年花卉苗木及關聯產業電商銷售額突破百億元,帶動從業人員25萬人。根據2018年阿里線上全國農產品電商十強縣數據顯示,江蘇占據2個席位,沭陽縣位于第2位,此外蘇州的昆山市以陽澄湖大閘蟹電商銷售位居第4,此外南京鹽水鴨、豐縣蘋果等一大批江蘇特色農產品網上銷售火爆,直接帶動農民就業超過260萬人。
2.3.2 農特產品形成電商集聚區,各地依托地區資源優勢,形成多元化發展態勢 以電商村為代表的農村電子商務從零散分布到集群化發展,江蘇累計建成縣級農業電商產業園或涉農電商創業園達50個,2018年新增智能農業示范點536個,新建省級“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376家。根據2017年阿里平臺統計,江蘇省淘寶村數量已增至262個,位居全國前3位。網上活躍店鋪87萬家,其中農產品網店15萬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江蘇方陣”。另外以采摘體驗、生態觀光、鄉村旅游電商發展迅猛,蘇州借助當地旅游資源優勢帶動了當地鄉村旅游、民宿、生態觀光、采摘等服務電商的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農特產品,通過電商成為推動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
2.4 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雖然江蘇農產品電商發展蒸蒸日上,但是根據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指數報告2017》,綜合排名卻位列第5,與廣東、浙江等省份還有一定差距。其中農產品電商在發展過程中融資困難的問題顯得較為突出。雖然近年來有所改善,但由于農產品電商其自身的特殊,抵押品極為匱乏,其融資訴求很難通過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制約農產品電商的發展。
2.4.1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不完善無法扶持 由于電子商務所依賴的電子交易平臺的搭建需要一筆資金,同時日后的維護同樣開銷不小,信息獲取的高昂代價使農民難以承擔。參考中國網絡互聯中心第17次報告的數據,江蘇蘇北網絡覆蓋率為42.5%,遠遠低于蘇中和蘇南的51.1%和60.3%。而其中占絕大多數的是農民。高昂的費用已經阻礙了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金融服務業也難以對其開展扶持。江蘇的經濟發展總量領跑全國,但基礎設施的建設卻不平均。經濟發展較快的蘇南建設得比較齊全,網絡覆蓋面廣,信號強,信息獲取的成本不高。金融服務業可以很方便地對其開展金融扶持;在蘇北的偏遠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較差,網絡覆蓋面小,信號差,信息獲取的成本頗高。網絡在農村難以被普及,電子商務的建設也是遙遙無期。
2.4.2 電商發展不穩定不敢扶持 電子商務是近幾年新起的專業,農產品電商客戶的資源大多是虛擬性的,這也就導致金融業在開展對農產品電商的扶持業務時,要花大力氣對其賬戶下的實有資產進行核實。比如客戶網上登記田里有10hm2大豆,需要資金。金融服務業需對10hm2大豆的真實性進行核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時間。電商的農產品難以長期保存,并且受季節、環境的影響頗大,很難保證其穩定產出。
2.4.3 農產品標準化不一很難扶持 江蘇省通過設立農業信息2級網站,對市場上的農產品進行標準化的分類。但是各地對農產品標準化的分類并不統一,導致了市場上農產品的信息分類混亂。具體表現在各地對農作物的質量的定義不同,對農作物的生產過程各執其詞,對畜牧業的生產周期定期不同。這種差異的存在使得金融服務業對農產品電商很難扶持。金融服務業對所扶持的農產品若在不同的市區,則價格難以界定,生產出廠期難以統一。這也是阻礙金融服務業對農產品電子商務進行扶持的原因之一。
2.4.4 電商法律的缺失難以深入扶持 農產品電商作為新起產業,國家缺乏對其進行管理的法律法規。國務院、商務部、工商部雖然出臺了相關法律,但缺乏系統性、統籌性和全面性。例如在判定網購農產品因運輸過程中變質等相關問題時,并未有相關的法律規定。隨后,國家才出臺關于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食品安全相關法律。由于目前電商法律的缺失,無法保護金融服務業的利益,使得金融服務業戰戰兢兢,難以深入開展對農產品電商的扶持,只能將業務維持在淺層貸款等業務上,扶持工作難以做大。
3.1 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及完善網絡、物流等的基礎設施建設鑒于農村基礎設施發展不足的問題,金融服務業可以和當地政府聯合,對貧困地區的物流、交通進行招投標,努力改善貧困農村的物流和交通狀況,減少農村的物流運輸成本,降低農民獲取信息的難度。也可以聯合蘇南經濟和電子商務發展較好的地區,對貧困縣進行幫扶,指導貧困縣進行電子商務的建設。在網絡的建設方面,因地制宜,在貧困縣區先做到網絡的全面覆蓋,解決農民上網難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對農民進行網絡技術的培訓與宣傳,提高農民農產品電商的意識。
3.2 整合網絡交易資源,加強電商信用體系建設金融服務業可以與當地的質檢、工商部門合作,委托他們調查農產品電商資源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整合網絡交易資源。通過整合,使不誠信、虛報的企業不能獲得金融服務業的扶持工作,從而對金融服務業進行保護。對詐騙企業進行處懲,維護金融服務業的穩定。通過網絡資源的整合,使得同時段成熟的農產品電商企業得以“捆綁”,使金融服務業可以對他們一并開展資金、技術的服務,由此減少農產品因時節不同,難以統一的問題,減少了麻煩,提高了效率。
3.3 量化農產品標準2015年,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江蘇省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監督管理指導意見(試行)》,量化農產品標準,使得金融服務對其進行準確扶持。各級地方政府應該聯合質檢、工商部門,主動幫助地方農產品量化統一標準,使標準看得見,摸得著。并且與金融服務業一同建立相關電商平臺,將農產品電商的統一標準與金融服務業相掛鉤,使得金融服務業能對農產品電商進行準確扶持。
3.4 完善相關法律江蘇省應當就農產品電商法律中所存在的不足與漏洞進行法律的修訂,全面綜合考慮在農產品電商發展過程中金融服務業會遇到的問題,制定出妥善和切實維護金融服務業利益的法律,使得金融服務業能夠深入地進行資金、技術上的扶持,讓金融服務業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