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nnie蔡金萍 編|張恬熙
今年雜志6月刊,我們同事采訪侍酒師大師戴亞倫Darius Allyn MS,文章《戴亞倫Darius:成為侍酒師大師要嘗過多少支酒》在公眾號推出后,250萬瓶酒的數字讓小伙伴們驚呆了,紛紛想要跟我們中國首位自己的侍酒師大師呂楊求證。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的記者發給戴亞倫的采訪提綱里,有一個問題是“在職業生涯中一共嘗過多少款葡萄酒?”認真的Darius看到這個問題,他花了整整一個星期去思考和整理他的答案,結果最后梳理出來的數字把他自己也嚇到了:“保守估計250萬款酒。”侍酒師職業很特殊,“在餐廳當侍酒師時,客人點酒后,我們會按照程序先給客人展示酒標,然后開瓶。為了保證客人嘗到的酒的品質,我們會按傳統先倒少量的酒進行品嘗,沒問題后再給客人嘗試。”他還嚴謹地補充,這250萬瓶酒包含了同一款葡萄酒的不同年份。審稿時,看到這個數字,我也驚呆了,趕緊求證,但連續兩次,同事都很確定地告訴我,沒有弄錯,的確是250萬瓶。
文章發出,讀者給我們算了一把后留言:“250萬瓶,28年,平均一天要嘗245支酒,是我的數學不好還是肝不好?”當然,計算是沒有問題的,侍酒師的職業也的確很特殊,而且還是在美國這樣一個葡萄酒銷量相當大的市場。我轉到侍酒師群里,也引發了一輪熱議,大家紛紛要求求證。
于是,8月初在香港見到呂楊的時候,我問了他這個問題。他一聽,也愣了,表示250萬瓶這個數字確實很高,“品嘗多少不是個問題。在品評酒的時候,學到多少,得到多少,可能更重要一點,對吧?”

我告訴他,大家想知道一個相對量化的數字。他說準備MS考試這3年,“3000-4000款一年,是個可以達到的量”。但前面還有9年的學習,若從剛開始準備侍酒師考試算起,平均下來每年大約在2000款,“到后面試酒的機會變得更多了,也就達到了三四千,甚至更多一點的品鑒量級。”
我感嘆:“大家都說每一次看到你,都在不停地試酒,不停地喝酒……”他笑了:“必須要這樣!你得很清晰地知道,不管是考試還是你的職業或愛好,你就是要這么做,必須得這么做。還是那句話,就如果大家想考侍酒師或者MS,甚至MW你喝酒也要有一定的目標性,建立對酒的感官和認識。每個游戲都有自己的規則,你要熟悉它的規則,然后去做這個規則里面應該做的事情。比如MS考試,我們不需要把酒形容成一幅畫,或形容成一個人,這樣形容也沒什么錯。但如果你一直走這個路線的話,要通過就很難。為了這個目標,我要不斷地反復練習,按照順序和框架,思維也照著框架走。必須得成為習慣,考試的時候才能考得出來。”
末了,他也不禁欣喜:“所以考完MS,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是在品酒時候,我的品酒筆記可以天馬行空一點,自由度可以更大一點!另外,每個人都有自己一些偏好,無論是產區或者品種,還是酒的風格,考完試另一個比較開心的是我對自己偏好比較多的那些產區、品種或者風格,可以花更多一些時間。這兩個都是挺開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