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穎 田繼沙 翟其金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淮安醫院神經內科 江蘇 淮安 223002)
臨床實習是對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有效結合的一種形式,對學生未來成為醫生具有一定價值和意義。傳統時期過于注重課本知識的研究和分析,從而嚴重忽略學生創造性思維意識,因此很多學生因為繁瑣復雜的工作無法使用。所以神經內科實習給學生安排了一個月的實習時間,并且神經病學屬于內科,相對來說比價復雜和繁瑣,需要學生在短期內掌握具體神經內科疾病知識,并可以將靈活使用在實際生活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提升具有一定價值。
臨床實習是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進行教學,也是理論和實踐融合的磨合期,為臨床實踐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實習前要求學生掌握系統化的神經內科基礎知識和最常見的疾病、出現的原因以及病理等。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疾病出現典故以及臨床病癥和體征等。特異性幫助學生對疾病進行鑒別和診斷等。并且,要對問題進行提前準備,對難以理解的知識以及概念等綜合起來在實踐中有效掌握和理解。
集中思維能力的培養主要展現在訓練學生對醫學中抽象知識和概念的理解以及判斷等,定義就是對不同學科知識的交叉學習,需要學生掌握醫學新知識必須經過的路線。比如在講述“腦出血”這個理論概念時,要重點突出腦本質上的出血內容,分析其出現的原因,對各種可能引發疾病的病因導致腦本質血管破裂的原因進行合理分析,臨床表現主要是,顱內高壓、局灶性體征以及全身癥狀等。進而針對臨床表現進行相關問題提問,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兩者之間存在哪些不同點?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以及繼發性出血兩者之間又有何不同?等一系列關于疾病的問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概念進行學習,學生既可以掌握學科基礎知識,又可以轉變思維方法,從而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有效培養[1]。
發散思維主要要求對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全面系統分析和研究,并針對問題提出不同假設和問題。比如:四肢癱瘓就是神經內科最常見的癥狀和體征等,出現問題的主要部位是腦干和頸髓,發病的主要原因很多。在實習階段要引導學生對出現不同原因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對四肢癱瘓人員進行親自檢查,對病例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對疾病進行仔細分析和研究,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頸髓和腦干神經解剖生理基礎知識,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真正獲得知識。眼部癥狀和體征也是神經內科的主要內容,并且是知識難點,要對眼部體征進行小班教學,此種教學效果對學生來說更有效果。比如:單眼動眼神經麻痹知識點進行提問,單眼動眼神經麻痹出現時要著重考慮哪些病因?不同病因引起的癥狀有何不同?在實際生活中如何對其進行有效鑒別?提問主要目標是使得學生學會應用,達到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此種訓練方式對學生創造性思維中發散思維培養具有一定價值和意義[2]。
形象思維主要是建立在形象基礎上能夠有效反映具體形態的感性知識,可以通過聯想和想象感受知識實質以及知識內在規律等。腰椎穿刺術是神經內科疾病確診的常見檢查方式,要求所有學生必須掌握一項基本知識,使得學生可以通過大腦想象整個穿刺過程,構建穿刺示意圖,然后要求學生能夠敘述穿刺過程,進而對學生出現誤差的地方進行專業指導,將操作要點列舉出來進行詳細講解,進而再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沒有進行具體操作的學生也能夠在學習中直觀形象的感受到腰椎穿刺知識重點。
學生內在潛力要在一定刺激下實現,才能夠被充分挖掘,有效的評價機制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最有利手段和方式,建立有效評價機制可以轉移學生注意力,使得學生不在過分注重分數,而是朝著素質發展和綜合能力提升方向進行轉變[3]。在日常學習中應該將平時成績占據比例擴大,對學生學習進行綜合分析,使得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樹立正確醫德,養成良好勞動觀念,有效規范自身醫德和行為,要對在平時學習中善于表達觀點以及創新發言的學生進行語言激勵,或者采取加分鼓勵等,對于在臨床實踐學習中表現不夠積極的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嚴重者則要采取扣分處理。為學生營造良好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可以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創新意識和能力。
總而言之。臨床實踐教學對學生具有一定價值,是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的有效方式,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理論基礎知識和概念等,掌握神經疾病發病原因以及病例,對體征和病癥進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在實踐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因此不斷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使得學生對神經內科知識進行系統化掌握,從而不斷提升神經內科教學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