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培欣 德州市產品質量標準計量研究院
隨著社會的進步,市場的商品貿易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其中商品的條形碼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為了使條形碼的使用更加規范,國家改進了相關的條形碼規定,并要求管理人員嚴格按照相關法規進行執法,杜絕非法條形碼的使用,使條形碼的發展更加統一和規范,促進社會市場秩序的正常穩定。本篇文章主要對食品條形碼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條形碼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條形碼作為自動識別技術的產物,在使用上是比較廣泛的,由于這種技術具有便利性以及公平性的特點,所以在各行各業的使用都非常的廣泛,并且對商業化的現代化實現以及物流管理的改善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所以規范化管理條形碼的發展變得非常必要。關于條形碼執法部門和相應的崗位都應制定更詳細、具體和科學的標準,以確保條形碼的使用規范。
一些食品公司在食品的相關包裝上使用的條形碼是偽造的商品條形碼。這些條形碼已經被取消使用了,但仍會被一些商家繼續使用。不同的食品應該分配不同的代碼,但在實際的檢查工作中,某些食品會共同使用一個條形碼。在條形碼掃描系統中,可通過不同的食品種類代碼來識別不同的食品種類。有時相同的代碼會標識兩個不同的食品種類,導致掃描結算和管理出現混亂,但是,這種情況在實際管理中經常被忽略。還有一個問題是設計人員不了解條形碼符號左右的空白區域的相關作用,因此保留的空白區域會比較小,這些情況都會導致條形碼不能被正常的閱讀。
在市場調查和監督檢查中發現,印在食品包裝上的條形碼符號的放大率太小,甚至條形碼的放大率小于0.50,如果放大系數太小,就會對條形碼的識別產生影響。在條形碼的應用過程中,條形碼符號被高度截斷的現象非常常見。當條形碼截斷的太短時,結算人員在掃描過程中需要更加仔細地對準條形碼,這會影響讀取的速度以及效果,大大降低工作效率。除了這點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符號的等級也具有不合格性。在使用條形碼的情況下,用于制造條形碼和多芯片的設備的精度不足,在打印過程中墨汁擴散過大,發生了污點脫墨,并且打印錯誤超出了要求等,這些都是不合格的。
產品條形碼是特定產品的相關標識符號,并且不得偽造或欺詐性地使用食品的條形碼。食品公司申請條碼的時候,只能由公司自身使用,不允許他人使用。根據行政法規的規定,偽造使用商品條形碼的,可處三萬元以下的罰款。該管理方法規定,制造商商品條形碼的有效時間為2年,并且更新過程要保障在制造商條形碼到期前的3個月內完成。違反者將取消其供應商條形碼和系統成員的相關資格。申請食品條形碼后,食品企業應在30天內報告當地條形碼管理機構進行備案。食品條形碼單位可確保條形碼的質量是否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印刷企業必須保證產品條形碼的質量。仔細檢查與食品條形碼相對應的相關文件,并將其復制并存檔以供參考。處理條形碼系統的應用程序,并監督條形碼打印的質量。建立相關的制度,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具體的條形碼管理措施。同時也要對食品的條形碼碼段分配制度進行管理,并對這些管理情況進行合理的記錄,妥善管理條碼的原版膠片。在對條形碼進行印刷的時候,一定要確保條形碼的合格性。
不得隨意放大或者縮小食品條形碼的大小,條形碼左右兩側的空白區域的寬度應大于標準規定的最小寬度。條形碼的放大倍數應該在0.8~2.0范圍內,條形碼的高度也不得隨意降低,要保持條形碼標準高度不變。由于產品的條形碼是通過專用設備區分條形碼的反射率來識別的,因此最好選擇黑色條形碼和白色背景進行組合。產品條形碼的符號位置應符合條形碼的有關規定,條形碼符號的設計以不輕易變形且不易被識別為原理。注意并控制食品條形碼的質量,確保條形碼可以被相關設備正確讀取,嚴格遵循食品條形碼的唯一性原則、無意義原則,不同的食品和不同的規格必須分配不同的代碼,代碼中每個數字均表示與商品有關的特定的信息。為了確保相關條碼的質量能夠有保障,應該選擇那些國家認可的印刷企業,在選擇這些企業之前,要對他們的檢驗證書進行檢查和核對。建立條形碼打印和包裝設計審核系統,以確保只有打印合格的條形碼才能用于包裝樣品。企業可以配備條形碼測試設備,以確保不合格的條形碼不能進入工廠。
食品條形碼在食品流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社會上條形碼的非法使用應通過嚴格的執法進行規范,按照國家條碼規定規范市場條碼,使條碼的發展更加的健康,同時也要加強對相關技術的應用,運用有效的設備進行管理,指導相關的食品企業正確使用商品條形碼,完善條碼的相關概念,全面管理食品的相關條碼,使市場更加穩定的發展,促進食品條形碼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