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花 濟南市第二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與飲食習慣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也推動了我國飲食產業的發展。食品作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基礎資源之一,其安全問題受到了人們的極大關注。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門也不斷加強對食品安全衛生的監督與管理。食品檢驗實驗室作為開展食品檢驗工作的重要場所,其質量體系的構建對于檢驗工作質量具有直接影響。因此,文章主要針對食品檢驗實驗室管理中如何發揮質量體系的作用展開分析。
食品檢驗作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關系著人們的飲食安全。因此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做好食品檢驗管理,避免不合格食品進入市場,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食品檢驗實驗室管理對于食品檢驗結果具有直接影響,因此通過構建食品檢驗實驗室質量體系,能夠提高食品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從而為政府部門做好食品監管提供有效依據。
近幾年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不斷提升。為了保護人民的健康安全,政府需要對食品市場進行監督與管理,這就需要食品檢驗工作的支持,從而推動食品產業的規范化發展,保護食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質量體系在食品檢驗實驗室管理中的應用能夠有效降低實驗室中的潛在風險,并幫助實驗室逐步構建內部控制系統,從而科學評價樣本的質量,有效檢出不合格產品。同時,質量體系的構建能夠規范管理工作,為食品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我國過去存在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的情況,前幾年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政府積極提出食品安全相關管理條例與法規,同時人們的質量意識提升,也提高了對食品安全的關注。但是就目前我國食品檢驗實驗室現狀來看,質量管理中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且部分實驗室的工作流程與標準不符合國家規定。同時,質量體系不完善導致部分實驗室只能生搬硬套各種規定與制度,無法根據實驗室的實際情況進行質量控制,導致部分管理條例流于形式,失去實際作用。
在食品檢驗實驗室管理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對于整體管理效率具有直接影響。但是根據現階段的管理狀況來看,部分工作人員沒有認識到食品檢驗實驗室管理的重要性,沒有發揮自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導致實驗室管理質量與效率下降。
質量管理的監管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食品檢驗實驗室的管理水平。但是從我國食品檢驗實驗室管理現狀來看,很多實驗室雖然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條例,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缺乏相應的監管,導致管理條例形式化。
①事前工作:在檢驗工作之前需要根據食品類型合理選樣,同時采取有效的運輸與保存方式,加強樣本的質量控制,確保樣本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同時確保樣本滿足食品檢驗方法的相關要求,且避免樣本在檢驗前出現理化性質改變和污染的情況。檢驗人員還需要不斷加強取樣技術改進,不斷提高樣品采集、運輸與保管能力,從而為實驗室檢驗奠定基礎。②事中工作:在檢驗工作開展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從以下方面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首先檢驗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各級實驗室需要完善人員招聘制度和儀器設備操作培訓制度,通過強化培訓提高檢驗人員的專業素養與職業技能;同時要加強隊實驗室儀器設備的管理,儀器設備的性能對于檢驗結果具有直接影響,因此實驗室在使用設備之前需要做好設備的校驗和檢查工作,確保儀器設備的精度符合檢驗的相關標準與規范。最后需要加強實驗室管理,不同類型的樣本對于實驗室技術與管理規范有著不同的要求。因此,實驗室需要不斷完善技術規范與管理制度,確保實驗室檢驗的精確度。③事后工作:在后期工作中,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檢驗信息的選取。數據信息是食品檢測的重要基礎,數據信息的選取與修約對于分析結果有著直接影響。
鼓勵檢驗人員積極參與檢驗部門提供的相關培訓,同時組織工作人員到先進地區的實驗室進行參觀與學習,尋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同時提高工作積極性,從而推動食品檢驗實驗室食品檢驗工作的規范化發展。此外,還需要加強隊檢驗人員的法律知識培訓,促使檢驗人員能夠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與標準進行食品檢驗,提高法律意識,減少各種不規范行為的出現。
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夠確保各項管理條例落到實處,從而提高實驗室管理質量,結合我國食品檢驗實驗室的特點、規模、技術水平以及人員結構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建立符合自身情況的管理體系,同時明確各部門的權責,從而避免問題發生之后出現相互推行責任的情況。同時,實驗室工作人員還需要加強與采購部門、質檢部門以及監督部門的溝通與交流,從而不斷提高實驗室的管理質量。此外,還可以根據工作職責設置相應的考核體系,對檢驗人員的工作狀況進行評價,從而提高其參與積極性。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食品檢驗實驗室管理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因此,需要加強食品檢驗實驗室質量體系建設,從而確保食品檢驗工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