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隆區科協按照《市科協加強基層科協組織建設“3+1”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總體要求,結合武隆實際和扶貧攻堅工作總體部署,多次深入基層科協開展調研,摸底排查,四舉措推進基層科協組織建設“3+1”改革試點工作。
一是推進試點先行,配強基層科協。按照科協章程要求和黨管干部原則,確定了“3+1”改革試點鄉鎮2個,即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的后坪苗族土家族鄉和區級貧困鄉文復苗族土家族鄉,在該鄉黨委的指導下,及時補選了鄉衛生院院長、農業服務中心主任、中心小學校長作為鄉科協兼職副主席,積極動員和組織鄉村基層醫生、農技人員和教師參加科普活動,接長了基層科協組織“手臂”,更好地服務基層,及時對接扶貧攻堅工作,助推鄉村振興計劃,豐富了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載體。
二是豐富活動內容,助推科普脫貧。組織后坪鄉8名師生參加首屆重慶市深度貧困鄉鎮中小學科技冬(夏)令營;開放后坪苗族土家族鄉共享科技館參觀,小學生普及率達100%,居民達1000余人次;2個鄉科協、醫院、農業服務中心、學校和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等部門聯合,在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等期間,開展科普宣傳活動6場次,“三長”進村入戶帶頭開展技術指導、扶貧肋推、科普宣傳50人次。
三是加強經費保障,做到責任落實。武隆區區委組織部出臺了《關于加強村(社區)組織運轉經費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村(社區)“兩委”成員兼任村科協工作負責人,兼職兼薪,補貼200元/人·月;區委組織部將“3+1”試點工作納入改革工作鄉鎮年度考核內容。
四是強化載體建設,提升全民素質。在后坪苗族土家族鄉建成共享科技館1個,在文復苗族土家族鄉建科技櫥窗2個,打造科普示范村1個,文復甜柿專業技術協會充分發揮輻射示范帶動作用,開展了“尋味文復·甜蜜嘗‘柿’”的甜柿豐收節和愛心購活動,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公民科學素質提升提供了平臺和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