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輝勇
重慶市農業信息中心
冬季晝短夜長,氣溫逐漸降低、且氣候干燥,變化無常,是畜禽疾病的高發季節,加之畜禽圈舍內通風不暢和空氣質量差,如不加強畜禽防寒保暖和飼養管理,容易引起動物的應激反應,使其抵抗力明顯減弱,容易誘發多種傳染性疾病。因此,養殖戶要積極做好日常管理、免疫、消毒等畜禽疫病綜合防控措施,有效減少畜禽疫病的發生,確保養殖效益。
及時修繕欄舍,用草苫或塑料薄膜等封堵漏風部位,圈內墊木板,或用紅外線燈、電熱板等保溫和供暖,確保畜禽生活環境較為溫暖舒適。由于氣溫較低,畜禽圈舍門窗經常關閉,使得通風量減少,氨氣等有害氣體聚集,易誘發畜禽的呼吸道等疾病。在天氣較好時,在中午要開窗通風,及時清除畜禽圈舍內的糞便和雜物,使舍內空氣清新,氧氣充足。
增加麥麩、玉米等飼料供給,適當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抗應激添加劑,注意飼料的保存,不喂霉變和冰凍飼料,提高畜禽抗寒抗凍能力。
盡量讓飼料和飲水在飼喂前達到舍溫,防止腹瀉發生;供給的飼料要充足,可晚上加喂一次夜食,以增強抗寒和抗病能力,促進增長。
減少嚴寒期間轉運畜禽,特別是搞好幼畜和懷孕母畜的管理,防止患病死亡和母畜流產等意外發生。
舍內潮濕易引起細菌和寄生蟲病等發生,在寒冷季節保持舍內干燥十分重要。養殖戶可在舍內增加稻草、刨花和鋸末等墊料,注意適當增加厚度,及時更換潮濕部分。
不要為了保暖而過分加大飼養密度,導致舍內環境惡劣而引起疾病發生,要處理好通風和保溫這些環節,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養殖戶可定期在3月左右,對畜禽進行一次驅蟲。可定期在1月左右進行一次藥物保健,如防止呼吸道疾病的泰妙菌素、強力霉素、阿莫西林;防止消化道疾病的恩諾沙星、土霉素、粘桿菌素等,以減少或控制病源,降低發病率。
養殖戶要按期做好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免疫注射,并按程序做好強化免疫工作,從而保證所有畜禽應免盡免。適當補充和增加飼料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增強體質。同時,規模養殖戶或村級動物防疫員在免疫后,要建立完善免疫檔案,確保免疫可追溯性。
對畜禽圈舍、養殖場的庭院場所和養殖周邊環境,要及時清除畜禽糞便并進行無害化處理,用氯制劑、碘制劑等消毒劑進行消毒,蛋雞養殖戶要對使用的蛋箱和運載工具進行消毒,從而保證畜禽養殖圈舍的清潔衛生和消毒效果。消毒應選擇在晴天中午時進行,應對畜禽及其產品、畜禽圈舍,養殖場的庭院場所和養殖周邊環境全面消毒。具體措施包括使用消毒藥拖地,腳踏消毒盆,噴霧消毒,經常擦洗喂料與飲水設備等,通過消毒可以減少病原微生物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