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鄉村旅游起源于19世紀的歐洲,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走上了規范化道路。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業迅速發展,旅游者的需求趨于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把旅行目的地放在了鄰近的農村,鄉村旅游也因此蓬勃發展。
作為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旅游橫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了生活和生態功能,緊密連結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和服務業。加快推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將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對改善鄉村生活環境,實現農民普遍增收,逐步縮小城鄉經濟和社會差距,推進城鄉平衡發展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
發展鄉村旅游不可回避的問題是:怎樣發展鄉村旅游?怎樣發揮鄉村旅游在推進城鄉均衡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解決好這一問題,就要明白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因此發展鄉村旅游,必須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首要位置,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使鄉村旅游有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與環境基礎。同時,要兼顧人文、經濟、社會發展等多方面的效益,正確處理好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關系,努力形成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格局。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豐富文化內涵,打造特色精品旅游品牌是關鍵。要突出鄉村旅游文化,立足地方特色,豐富旅游產品,樹立品牌意識,增強影響力和競爭力。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是手段。只有多措并舉,才能共同促進鄉村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