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堅綱 周 燕 許德美 (江蘇省江陰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214431)
江蘇省江陰市地處蘇南發達地區,南接太湖,北臨長江,溫光資源充足,素有“魚米之鄉”之稱。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江陰市的水稻生產出現了顯著變化,生產目標從高產逐步向優質轉變。為進一步促進江陰市優質稻米產業發展,筆者通過調查研究,對江陰市優質稻米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對稻米產業的未來發展提出相關思路,旨在將江陰市稻米產業發展成為綠色、高質、高效的現代農業產業。
近年來,隨著水稻最低保護價的下降,種糧農民依靠賣糧獲得的收益越來越低,部分產量較低的種糧農戶甚至還出現虧損現象。因此,江陰市種糧大戶調整了發展思路,積極種植優質水稻,改賣糧為賣米,從而使江陰市優質稻米產業邁入了穩步發展期。據統計,2018年江陰市水稻種植總面積為9 600 hm2,其中優質食味稻的種植面積達5 800 hm2,占水稻種植總面積的60.4%,比2017年提高10%。同時,通過對江陰市種糧大戶(規模經營主體)進行調查發現,2018年全市種植面積在13.3 hm2以上的種糧大戶有141戶,種植總面積為3 700 hm2,其中約65%的面積種植了優質食味稻,且大部分種糧大戶以出售優質大米為主、以出售稻谷為輔。此外,在硬件配套及品牌建設方面,目前全市有近10戶種糧大戶擁有稻米加工設備,并擁有大米注冊商標20多個,生產出的優質稻米也多次獲獎,例如,華士鎮被江蘇省評為“味稻小鎮”,華西都市農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華西村大米”獲得江蘇好大米特等獎、江蘇好大米十大品牌,江陰谷盛農業專業合作社生產的“禾聯盛”大米獲得江蘇好大米金獎。
當前,江陰市優質稻米產業化開發面臨著以下突出問題:(1)優質稻米產地規模總體較小、品牌影響力較弱。雖然全市銷售優質稻米的種糧大戶較多,注冊商標也有20多個,但大部分賣米大戶的優質稻米生產面積不足20 hm2,每年銷售的優質稻米也僅有幾十萬斤,這些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都不高。(2)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據2018年江陰市第二屆“江陰好大米”評比結果可知,在15個參賽品牌中(12個“南粳46”、2個“南粳5055”、1個“蘇香粳100”),前8名的食味值(食味儀評分)在66~72分,蛋白質含量為6.7%~8.0%,直鏈淀粉含量為19.3%~19.9%,而后7名的食味值在50~56分,蛋白質含量為8.9%~10.1%,直鏈淀粉含量為21.0%~22.4%,產品質量兩極分化極為明顯。同時,根據對這些參賽大戶的優質稻米栽培措施進行總結發現,前8名的農戶在施肥和水漿管理上均采用了綠色保優栽培技術,而后7名的栽培措施仍采用傳統的高產栽培技術,表明水稻種植管理技術的不同是造成稻米品質差異的根本原因。
自2018年起,江陰市通過媒體宣傳、好大米評比、專場推介等多種途徑,全力打造“江陰好米”公共區域平臺,并提出“江陰好米”相關標準(米粒色純透亮,米飯香軟甜糯,種植綠色安全,加工白凈完整),設計了“江陰好米”標志,這顯著提高了“江陰好米”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因此,為進一步提高江陰市優質稻米品牌的影響力,還要繼續完善“江陰好米”公共區域平臺,以提升稻米產業的內生動力。
要充分利用“華西村大米”這個江蘇省乃至全國的著名品牌,擴大訂單生產規模,將江陰市內生態環境優越、生產技術到位、稻米品質優良穩定的規模經營主體全部納入訂單范圍內,形成一個以華西都市農業有限公司為核心的稻米產業聯合體,參與訂單生產的規模經營主體均能將生產的優質稻谷以高于保護收購價30%~50%的價格進行出售,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同時,通過聯合體運作,華西都市農業有限公司能迅速擴大優質大米生產基地,解決目前優質大米供應量不足的難題。
具體為:(1)建立有利于水稻綠色生產的種植制度。通過水稻、綠肥(紫云英、苕子、蠶豆、綠肥油菜等)輪作模式,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化肥、農藥等的施用量,以產出優質稻米。(2)篩選適宜的優質水稻品種。目前適合江陰市種植的優質水稻品種主要有“南粳46”“蘇香粳100”“滬軟1212”“南粳5055”等,要根據江陰地區的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篩選出更多的多抗與優質兼備的水稻品種進行種植。(3)應用綠色保優生產技術。在肥料施用方面,要做到減氮增鉀,純氮施用量不超過240 kg/hm2,氮肥與鉀肥用量比例為1∶0.6;穗肥以促花肥為主,純氮施用量不超過72 kg/hm2,且盡量以施用復合肥為主,減少尿素用量。在水漿管理方面,要以干濕交替為主,前期間歇露田,中期及時擱田,中后期干干濕濕。在病蟲草害防治方面,通過培育水稻優勢群體和健壯個體,達到控制草害和病蟲害發生的目標,并通過示范推廣太陽能殺蟲燈和性誘劑誘殺、種植蜜源植物和誘集植物、施用生物農藥等綠色防控技術,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4)完善儲藏加工技術。在水稻成熟期、稻谷含水量降至25%左右時即進行收割,收獲后在40 ℃以下的條件下進行烘干,然后在15 ℃以下的低溫下進行儲藏。同時,在制作稻米過程中,要選用先進的加工設備進行精細加工,以維持稻米的外觀和食味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