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是人類生存所需的各類食品當中的基礎與核心,因此,保障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農產品檢測實驗室當中推行5S管理,是提升現場管理、提高檢測水平的重要策略之一。
所謂的“5S管理”是一種起源于日本的組織管理形式,由Seiri(整理)、Seiton(整頓)、Seiso(清掃)、Seiketsu(清潔)、Shisuke(素養)5個以“S”開頭的單詞組合而成。這種管理形式主要是針對現場工作人員、操作方法、草料設備使用等所進行的強化管理,對于提高工作現場的有序性,培養工作人員的良好習慣、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實際的意義和顯而易見的效果。
因為5S管理要求所有工作人員的監測工作必須嚴格執行規范,彼此之間也要相互幫助,共建良好和諧的工作氛圍。長此以往,實驗室內的工作人員將會將這種主觀性的行為慢慢變化為習以為常,進而自覺維護工作環境,遵守工作紀律,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
檢測工作本身程序復雜、內容較多,需要使用的化學試劑、藥品及器材也非常多。5S管理的存在和應用,能夠讓實驗室內的物品定位,便于工作人員存放、收取及使用。另外,工作人員在取用儀器時,會做好相關記錄及跟蹤維護,以減少工作人員在設備儀器方面所造成的時間成本浪費。
在5S管理模式下,所有的物品都會有明確表示,且擺放整齊,這樣就避免了因為混用、誤用造成的損害與浪費。同時,該管理模式也明確了相關儀器和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跟蹤性的服務更能延長其使用壽命,提高利用周期。
當所有的物品都能夠按規定、分門類、分區域擺放時,很大程度上監測工作的順序也被明確了,這樣就有助于檢測工作順利實施,安全開展,避免了各種突發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沒有了雜物堆疊、胡亂擺放,工作人員自然身心舒暢、信心滿滿,樹立起對工作的信心與積極性。
5S管理在人員方面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如何讓實驗室工作人員熟悉該管理體系,并主動受之影響,約束個人行為。首先,實驗室工作人員應充分注意到5S管理所具備的優勢和積極意義,只有觀念改變了,才有可能帶來良性的改變。其次,在相關制度的設置中,應明確實驗室人員準入制度,將5S管理體系的內容作為重要的檢測項目,經過相關培訓和考核之后,方可進入實驗室。最后,在工作人員的管理和監督方面,要形成良性的互動監督氛圍,直到每一個人都能夠熟悉體系內容,并主動實施。
農產品檢測實驗室當中的各種實驗儀器、檢測設備是完成檢測任務的基礎與核心。而為了提升檢測效果、降低農產品樣本的保存時間(大部分農產品保質期非常短)、避免工作人員大量重復的檢測工作,設備管理自然意義非凡。首先,對現有的檢測儀器進行分類,將完好無損的、可以降級使用的、根本無法使用的進行分類標識。其次,規范儀器擺放位置,高頻低頻要酌情擺放,經常需要使用到的儀器一定要擺在舉手可觸的位置,方便節約時間、提高效率。最后,定期對大型設備進行清掃和功能檢驗,進行適度維護,保證其產品檢驗的質量。
農產品檢測實驗室當中所涉及到的文件主要包括技術性文件(國家層面頒布的行業標準及質量體系文件)及檢測檔案,這些都需要有專業的檔案管理員對其進行編號收藏、系統錄入、定期維護。無效和不再需要的檔案資料要及時回收、存檔或銷毀,無論采取什么樣的處理方式都需要填寫記錄表,然后將記錄表作為重要的檔案進行保存。另外,文件的存放、借閱也要按規定執行,并做好相關記錄。
實驗室內的環境條件是保證檢驗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是確保檢驗結果準取得關鍵所在,工作人員要做好環境監督并及時維護,保證空間整潔、明亮。首先,實驗室內的辦公區與檢測區要做好有效分離,并以警戒線形式明確控制范圍,禁止外來人員隨意出入。其次,實驗室內應配有安全急救裝置,避免檢驗過程中出現交叉污染等問題,以做好應急。最后,實驗室內的裝置、儀器、地面等要責專人劃分區域,定期排查、自覺維護。
總而言之,5S管理是一種系統性的管理模式,需要長期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執行,方能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規章制度。農產品檢測實驗室引入這種管理模式,有助于讓實驗室管理更加規范、標準、有序,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實驗室的管理水平及檢測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