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購買農資產品時,一定要到正規的固定經營場所購買,購買時要注意查驗產品標簽包裝,正規單位生產經營的農資產品,包裝物表面印有醒目的特定圖案、文字說明及二維碼等,有的還有防偽標示。
購種時,要看清且問清品種的審定情況和適宜區域,最好先向專業技術人員詳細詢問品種的適區域、特征、特性、培育要點和注意事項,然后根據自己地塊的生產條件選擇合適的品種。選購的品種一定要經國家或河南省審定且適宜本地種植的品種。沒有經過審定的和不在適宜區域種植的種子,都是非法的。因此,購買時不要輕信個別經銷商的虛假宣傳,不要盲目追求新品種或價格高的品種,不要陷入價高就是好品種、小粒才是純品種、大粒種子純度差、當地的品種不如外地品種好、私人的種子才便宜等認識誤區,避免因小失大,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購買時要認真觀察辨別,看種子其顏色是否均勻,有無明顯霉變,種粒是否飽滿、均勻,種子中有無大量的谷殼、灰塵等雜質。看包衣種子是否有粉末脫落現象,色澤是否均勻一致,是否露出種子皮色。如不符合上述情況,不要輕易購買。
購買時要向經銷商索要發票或信譽卡等購種憑證并妥善保管,以便出現質量問題后,作為向有關部門投訴或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的證據。發票要詳細注明品種名稱、數量、價格及購買時間等內容。購買種子數量較多時最好封存少量樣品,作為處理糾紛的證據。同時,還要向銷售商問清或索要品種介紹、栽培技術說明,尤其是了解品種的弱點和不足之處,防止技術得不到指導或誤解而造成損失。
種子購買回家后,在播種前要注意把種子放在低溫干燥處,千萬不能讓種子受潮或受蟲鼠害,也不能與化肥、農藥混放在一起,不要存放在油煙大的地方,以保證種子發芽率。播種后要保存好包裝、種子標簽和購種發票,至收獲結束。
發現所購種子有質量問題并造成損害時,要持購種憑證、種子包裝袋等索賠依據,找售種者協商解決賠償損失的問題。如售種者不能做到,要及時向當地農業主管部門投訴,或申請組織田間鑒定和測產。如果管理部門調解、仲裁仍不能得到賠償或認為賠償不合理,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按有關規定給予賠償。
看農藥標簽是否按國家規定標有農藥登記證、生產許可證、生產批準文號、產品執行標準號以及產品名稱、有效成分、含量、毒性、用途、質量、使用方法、生產日期、注意事項、企業名稱、地址、郵編、二維碼等。
農藥乳劑沒有分層,沉淀粉劑蓬松不結塊或成疙瘩,顆粒狀均勻分布,懸濁的藥劑澄清透明,搖勻快速。
農藥有效期限為5年,即從生產日期算起,因此必須注有生產日期及批號。超過有效期藥效就會降低。
有的農藥價格明顯偏低,可能是假農藥或有效成分不足。
在購買中,有的農藥成分相同但商品不同,會造成浪費和重復施藥,造成藥害。
對在國內分裝的進口農藥要仔細查看是否有農藥登記證、分裝批號及有效期限。只有登記證,說明在進口時已經過農業農村部藥檢所審查同意,可以放心購買。
化肥的包裝上應有產品名稱、養分含量、等級、商標、凈質量、標準代號、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號等標志。假冒偽劣化肥的包裝大都使用劣質材料,粗糙,不符合規格,破損率高,字跡不清,商標模糊。另外,假冒偽劣產品包裝上的說明一般不用漢字,多用拼音,不明確標明產地和生產廠家。若發現包裝封口有明顯拆封痕跡的化肥要特別注意,這種現象有可能摻假。
真化肥顆粒呈圓形而且大小一致;假化肥一般顆粒形狀不一,碎粒現象嚴重。
真化肥的密度比假化肥大,同樣重的化肥,真化肥體積小,假化肥體積大。
尿素為白色或淡黃色,呈顆粒狀、針狀或棱柱狀結晶體,無粉末或少有粉末。硫酸銨為白色晶體。氯化銨為白色或淡黃色結晶。碳酸氧銨呈白色或其他染色粉末狀或顆粒狀結晶。也有個別廠家生產大顆粒扁球狀碳酸氫銨。過磷酸鈣為灰白色或灰色粉末,重過磷酸鈣為深灰色、灰白色顆粒或粉末。硫酸鉀為白色晶體或粉末,氯化鉀為白色或淡紅色顆粒。
提醒農民朋友購買農資產品時一定要索要發票,還要保存好產品包裝袋及標簽等物證,發現質量問題時,要及時舉報并協助執法部門查處坑農害農的違法經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