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莒南縣文疃鎮財經服務中心 孫立明
新形勢下,發展村集體經濟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模式,莒南縣近幾年發展村集體經濟取得了明顯的成績,歸納總結他們的發展模式,主要有如下六種:
一是村辦企業的模式。村辦企業的崛起是我國農村改革的亮點之一,也是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從目前莒南的情況看,凡是集體經濟實力強的村,無一不是村辦企業發達的村。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還要依靠集體的力量辦好村辦企業。但在具體操作上,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一要因村制宜,根據市場、技術、資金、人才等情況,確定項目,保證新上項目的成功率。決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村村點火、戶戶冒煙”,使村集體舊債未還、又添新債。對現有項目,要重點在深化改革、加強管理上下功夫,促其上規模、上水平、增效益。二要選好項目,以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莒南縣十字路街道溫水泉村,立足莒南花生產業優勢,重點發展了花生油加工和生產企業,興辦了興泉油酯食品有限公司,現在已經發展成銷售收入9.5億元的省級龍頭企業,為當地村民的就業和增收做出了巨大貢獻。三要分類指導,根據本村的班子情況和企業現狀,選擇適當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方式,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統分結合。對班子強、企業管理經驗豐富的村,以“統”為主。對班子弱、缺乏企業管理經驗的村,要靈活采用股份合作、承包、租賃、抽本拍賣等方式,實現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
二是盤活資產的模式。近幾年來,由于受市場、管理、人才等影響,莒南縣關停并轉了一大批村辦企業,閑置了大量的廠房、設備等資產。圍繞盤活這些資產,全縣各級堅持面向國內外客商和民營企業,出租廠房、設備,盤活了大量的閑置資產。莒南縣文疃鎮12個村引進了18家企業,僅碧海機械公司盤活果汁廠,就盤活資產近千萬元,使碧海機械公司發展成為莒南的主要企業,現在已經并入上市公司新萊應材,實現了企業質的跳躍。以這些為榜樣,莒南縣許多村在吃到甜頭后,集中人力財力大搞標準廠房建設。
三是農業綜合開發的模式。進行農業綜合開發,并不是同農民爭利,而是通過綜合開發,提高土地產出率,實現集體與農戶的“雙贏”。一要立足于資源優勢,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依靠集體的力量統一開發,分戶經營,增加村級集體收入。二要進一步搞活土地流轉機制,向流轉要效益。三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四荒”、集體小型水利設施、林地等資源的開發利用,通過使用權承包、轉讓、拍賣等途徑,實現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增加集體和農民個人收入。
四是合力扶貧攻堅的模式。集體經濟不景氣的薄弱村大多是班子弱,干部素質差,資金、人才、技術嚴重缺乏。這些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難度大,困難多,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難在短時間取得突破性進展,需要各級各部門合力扶貧攻堅。具體要堅持“三合一”:一是扶貧與扶志想結合,針對部分村干部觀念陳舊,不思進取的現狀,加大對他們政治思想、領導藝術以及實用科技培訓的力度,引導他們充分認識本村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堅定他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信心和決心。二是“輸液”和“造血”相結合,不僅要幫助解決資金、物資等實際困難,更要通過指一條路子、供一門技術、上一個項目,為貧困村提供一個穩定的經濟增長點。三是“建班子”與“換腦子”相結合,為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提供永久動力。要著重在選好支部書記、配強兩委班子上下功夫,通過完善“兩推一選”制度,建立健全激勵和保障機制,把真正能帶領群眾致富的能人選到領導崗位,達到“選好一班人,富裕一個村”的目的。
五是兼并聯合的模式。實行村村之間、村企之間的兼并聯合,有助于促進資金、技術、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實現生產資料的規模聚集和后進村的脫貧致富,在實行兼并聯合時,要充分尊重群眾意愿,要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不搞“拉郎配”,確保不留后遺癥。對經濟實力強、發展后勁足的強企,可以對周邊弱村進行兼并,對村的債、權、物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配置,統一經營,從而達到以強帶弱、共同富裕的目的。對那些領導班子能力強的村,可以實行黨、政、企三位一體式管理,一套班子,三塊牌子,對村莊實行企業化管理。對那些彼此相鄰、規模較小、實力不強的村,可以在保持原有的債、權、物以及各種承包關系不變的情況下,合并為新的行政村,通過減少干部職數,壓縮開支來增加集體收益。
六是節支增收的模式。一是從減少干部職數入手,降低村級組織的工資性支出。二是從制度入手,堅持民主理財,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集體資產管理制度,在清產核算、資產界定、產權登記的基礎上,對集體資產的占用、經營作出規定,防止集體資產流失;要進一步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加大農村審計力度,強化對農村財務的外部監督,壓縮非生產性開支,降低村辦企業的招待費用。三是從源頭入手,對村級不合理負擔進行徹底清理整頓,防止反復,保護村集體和農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