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言枚
由于歷史的原因,很多村莊都負有一定數量的債務,這些債務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如何化解這些債務是各村面臨的一大難題,在鄉鎮、村財政特別困難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莒南縣嶺泉鎮在化解村級債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清欠減債。該鎮葛集子村村級債務數額很大,同時債權數額也很大,村兩委班子在客觀分析各種債權債務的基礎上,科學制定規劃,決定通過清理債權來大幅度降低村級債務。對集體債權,葛集子村采取三先三后的原則進行清收,即先核對賬目,后清收;先清收黨員干部,后清收群眾;先收取貨幣資金,后訂立還款協議。在清收過程中,首先是抓現,向經濟條件尚可的欠款戶,直接收取現金。對部分還款不積極,故意拖延的黨員干部職工,采取停職、停薪、停班的“三停”措施,直至還清款項,實在無力一次償還的,從其工資中逐步扣除。同時對一時無法拿出現錢的欠款戶,簽訂還款協議,明確還款時間。以上幾個方面清欠的資金,明文規定不得挪為他用,全部用于償還村級債務。
二、劃轉抵債。針對部分村集體欠干部工資,村民欠各種承包款較為普遍的情況,采取債務劃轉辦法,將欠款農戶所欠集體的資金,轉給村干部抵算工資,通過劃轉,將原來的集體與個人的債權債務關系。轉為個人與個人的債權債務關系。具體操作方法是:欠款的村民立據給干部認賬,干部立據給村里銷賬,村里立據給欠款戶清賬。為確保劃轉到位,不產生新的矛盾,他們嚴格規范手續,并選出村民代表參與債務劃轉,村級干部與群眾直接見面,使群眾認賬、干部認可,這樣不僅大幅度地降低了集體的債務,而且由于改變了原來的債權債務性質,干部清欠的積極性提高了,群眾還款的自覺性也提高了。許多欠款戶感到,欠集體的早還、遲還甚至不還都好推好說,現在變成了個人的錢,不還良心上說不過去。
三、壓息降債。對部分村集體所欠的民間高利貸,采取換據壓息的方法來降低集體債務。明確規定,對集體所欠個人的借款,一律按銀行一年期貸款利率按5.85%計息;債務大于債權的村,通過群眾表決的方法,實行還本免息;一時難以償還本金和利息的村,由村集體重新給債權人立據,分期償還。這樣有效地降低了債務利息,全鎮所欠個人高利貸款64萬多元,過去年息高的達16%,低的也有12%,通過換據壓息,集體每年減少利息支出3.9萬元,按五年還清民間高利貸的計劃來計算,全鎮一下子可以減少村級債務19萬元。對部分村集體欠信用社的貸款,利率較高,一方面請求黨委政府協助,爭取盡最大可能的減少利息和采取掛息還本,分期還貸的方式來解決。另一方面采取從農行等銀行貸低利率款或爭取縣鄉財政支持,用財政轉移支付的資金來還信用社的債,以求盡最大可能減輕債務總額。
四、變現償債。這方面主要是將倒閉停產的村辦企業的閑置廠房、設備和學校布局調整撤并后的閑置校舍,進行公開拍賣,變現所得用于償還集體債務。清欠期間,該鎮對閑置的3920平方米廠房、村辦公用房和18臺(套)設備進行公開拍賣,所得60萬元全部用于償還債務,另有30600平方米閑置村部、廠房、校舍和108臺(套)設備,經評估后價值為160萬元,目前正在積極醞釀拍賣,變現所得也將全部用于償還債務。
五、創收還債。一方面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土地流轉,將外出打工或從事商業不愿種地農民的土地,由集體反租倒包,成片承包給種養大戶,發展特經濟作物和水面養殖,集體從中獲取租金差價。目前全鎮已流轉土地68公頃,集體從中收益62.68萬元。另一方面發展工業經濟,對正常生產的企業,通過改制轉變企業性質,對停產企業通過租賃、拍賣等方式,使之重新啟動,集體從中收取廠房設備租金和土地、電力設施有償使用租金,全鎮村級集體每年三項租金收入達88.69萬元。
六、債轉股。對效益好的村辦企業進行股份制重組改造,動員村集體的債權人將其對村集體的債權最大可能的轉變為對企業的股權,從企業的成長中獲取分紅收益。這也同時完善了這類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使經股份制改造的企業迸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七、完善制度,控制舉債。健全完善各項涉債管理制度,規范舉債程序,從源頭控減村級債務。一是建立新增債務申報審批制度,村級組織確需舉債的,在村集體研究通過的基礎上,報鎮財經服務中心審核后方可舉債,舉債及資金使用情況要向村集體成員公開,確保舉債資金按決策方案規范使用。二是實施動態管理和監控制度,不得舉債興辦公益事業、彌補經費不足、墊繳各項費用;村級組織不得提供借款擔保,未經審批不得違規舉債;建立健全鎮村二級村級債務管理臺賬,及時監控和評估村級負債情況。三是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對擅自違規舉債的,按照“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以責任狀的形式將村級債務化解任務落實各到村,同時實行包干責任制,并將完成情況納入年度村級考核體系。
通過以上措施,莒南縣嶺泉鎮三分之二的村債得到有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