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甜甜 謝菲(通訊作者) 楊燕妮
(1陸軍軍醫大學基礎護理學教研室 重慶 400038)
(2陸軍軍醫大學野戰護理學教研室 重慶 400038)
自2007年衛生部頒發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大綱以來,全國各地陸續開展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工作,2016年《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間重點開展新入職護士、專科護士、護理管理、社區護理、助產士等人員培訓,建立“以需求為導向,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的護士培訓制度,提升護理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1]。但各地方崗位培訓機構不同,采用的培訓方法,考核方式不統一,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缺乏一套完整的、系統的崗位培訓模式,本文通過研究國外社區護士崗位培訓現狀,為我國社區護士規范化崗位培訓提供借鑒。
發達國家的社區護士崗位培訓機構由多家單位組成,培訓集理論、實驗與實踐為一體,并提供社區護理實踐基地。英國主要是由皇家護理學院、臨床護理協會與其他護理團體承擔,還建立了多模塊的培訓機構[2]。2008年,美國有63所學院以非同步遠程教育的形式為注冊護士提供培訓,其中最大的培訓提供者為甘尼特教育[3],除大專院校、醫院外,其他的衛生機構、護理學會或護理專家個人也是社區護士培訓的創辦者[4]。日本成立了護理學會、綜合性護理教育研究基地與護理教育研修中心,每年都舉辦短期培訓[5]。
國外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內容比較具體,分類精細。美國主要是根據國家社區護士再注冊要求,醫院護理質量標準,居民的護理服務需求、護士個人職業規劃三方面的需求制定,可跟據服務范疇的不同分為家庭保健護士、職業保健護士、學校護士、精神保健護士等,每個領域培訓的側重點不同[6]。澳大利亞社區護士對傷口護理、職業防護相關案例,免疫知識、心肺復蘇術及急救護理需求較高等,培訓還涉及到邊遠地區活農村地區護理服務,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的護理服務,護士的多元文化能力等[7]。英國根據社區護士的核心能力和社區衛生服務需求為導向,分為兩方面的培訓,基本能力與非基本能力兩個部分[8]。
方式較靈活,在培訓時間上實行彈性化。在英國,護士根據個人情況可以選擇全日制,業余時間培訓或者工學交替制等培訓模式,授課時間幾天到幾周不等。在美國,以業余時間培訓為主,以州為單位,根據地區情況而定。有醫院采用理論與實用技能,自主學習三個模塊相結合的形式用于培訓呼吸救護技能。
以美國和英國發展最早,常用的評估模型主要為柯氏四級評估模型為代表的層級模型和CIPP評估模型為代表的過程模型,也有參照醫學繼續教育評估框架對護理培訓效果進行評估[9]。美國在護士培訓效果評估方面,確定了過程、內容、結果和對服務對象影響四個環節的評價。過程評價主要是指學員對課程的滿意度,內容評價主要指課程內容的相關性與課程設置情況,結果評價指學員對自身的滿意度,護士管理者和服務對象所感知的護理行為變化和滿意度評價。英國對護士培訓評價主要從組織機構及受訓者方面進行、評價,主要指標有:培訓機構的系統與全面性,新注冊護士留職率、病假及缺席率,知識技能的更新,臨床事故與差錯上報數量等;對于受訓者,通過不同量表進行知識、技能水平的檢測以檢驗培訓效果[10]。
與國外相比,國內社區護士崗位培訓機構組織范圍較小,比較分散,主要依靠醫院和學校,缺乏合作交流,以至于各省之間,各市之間培訓方式,內容,課程參差不齊,缺乏監督和管理。培訓組織體系不健全,應加強政府支持,全國范圍內組建社區護士培訓網絡,對各個培訓機構進行統一管理和師資培訓,使培訓更為規范。同時,政府應支持培訓機構多元化,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部門的力量開展培訓,如廣東省與香港醫院管理局聯合培養醫院重點專科護士的模式[11]。
國外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內容比較具體,具有全面性和針對性。國內主要以《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大綱》為主,培訓內容形式化,專科系統培訓不足,調查發現培訓內容與實際社區工作有偏離,課程內容過多,影響了整體效果[4]。不同層級護士在社區承擔的工作中有所不同,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也有所偏差,因此應考慮分層分級進行培訓模式[12]。此外,師資力量不夠雄厚,多數教師對社區護理工作并不熟悉,導致培訓偏向于臨床醫院護理知識與技能,研究證明[13]護士期待更有經驗的同事的指導、確認和支持。所以培訓機構一方面應聘請國內外知名社區護理專家進行講座或培訓,另一方面送優秀的社區護士到國外或廣州,香港等社區護理發展較快的國家或城市進修。
國內社區護士崗位培訓方式仍以短期集中培訓為主,但護士工作忙,缺少時間和機會也是影響培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各醫院管理部門在安排培訓時可采用互聯網授課、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方式。崗位培訓的教學方法主要是理論授課加社區實踐,教學方法單一。可建立網絡平臺,模擬真實社區環境實驗教學等,建立社區實踐基地,同時多種教學方法交替進行,如問題研討,腳色扮演,模擬教學等。
崗位培訓是社區護士培訓的主要途徑,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對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社區護士的崗位培訓非常關鍵。國外護士崗位培訓效果評估已經有比較可靠的統一的評估模型,而國內對護士崗位培訓效果的評估方式與手段尚處于探索中,缺少系統的,可操作的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因此,需要構建社區護士崗位培訓效果評估體系,應參考國外成熟的評估模型,結合國內社區護士培訓現狀和我國國情制定出科學有效的評估指標,使評估方式系統化,規范化,統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