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寧?陳子璇
2018年以來,按照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和“農業質量年”的總體部署,“三品一標”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從日前舉行的全國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工作座談會上了解到,一年來,全國綠色、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量質雙升”,其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和競爭力明顯提升,在引領農業綠色發展、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帶動農民增收脫貧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凸顯。
為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各級綠色食品工作機構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和環境優勢,突出抓好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的發展。據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張華榮介紹,全系統著眼建立健全審查制度和通報反饋機制,實施“部-省-市”三級審查,落實分段審查責任,提高準入門檻,有效防范審查與認證風險,切實提高審查認證登記的質量和效率。
浙江省綠色食品工作機構積極推動工作重心由產品認證為主轉向指導服務生產轉變。推行“挖掘培育一批、登記保護一批、提升發展一批、淘汰清理一批”工作策略,全面梳理地標登記產品資源,堅持“三不受理”原則,即產品特色不明顯的暫不受理、產品不是當地農業主導產業的暫不受理、當地政府不重視的產品暫不受理,實行清單管理,倒排時間、掛圖作戰,切實把農產品地理標志工作落實、落細、落早,提高申報質量和效益。安徽、江蘇、湖南、湖北、海南、廣西、吉林等省積極爭取省政府支持,加大獎補力度,有效推動了事業加快發展。
2018年全國新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14225個,比2017年增長31%,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產品標準突出優質、營養特征。2018年底,全國5.84萬家“三品一標”獲證單位向社會提供的綠色優質農產品總量超過3億噸。
綠色、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已經從注重發展數量進入要更加注重發展質量的新時期,在穩步擴大供給規模的同時,也要按照黨中央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出的“四個最嚴”總要求,從嚴加強證后監管,保證質量萬無一失,維護品牌公信力和美譽度。
為此,全系統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嚴格落實監管制度,認真開展監督檢查,積極創新監管手段,有效防范質量安全風險。據了解,2018年,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和各地綠色食品工作機構共抽檢6043個綠色食品,抽檢合格率99.3%;市場監察抽取了1500多個產品,及時對140多個假冒和不合格產品進行了處理,對32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327個產品實施預警監測,組織開展了有機蔬菜和蟹類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專項檢查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各地綠色優質農產品監管信息化程度明顯提升。例如,福建強化“監管就是服務”理念,實施“一品一碼”準入準出管理。上海、山東依托大數據平臺和手機APP實施“智慧監管”。黑龍江農墾加快稻米質量整體推進,實現“三品一標”稻米質量追溯全覆蓋。
在加強監管的同時,全系統著眼強化產業支撐,加大技術標準研究力度。2018年,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組織完成了17項綠色食品標準制修訂和54項區域性生產操作規程編制工作,啟動了8項有機農產品生產操作規程編制工作。各地結合實際,加快了地方生產操作規程制定步伐。北京、天津、黑龍江、湖南等地完成了區域性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編制工作。
堅持“產管并舉”,質量更加穩定可靠。2018年全國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質量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全年未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件產品,產品的優質、營養特征更加突出。
品牌是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價值所在,打品牌不能自娛自樂,關鍵要讓生產者和消費者能分享到品牌紅利,使生產、消費形成良性循環。達成這個目標,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品牌培育,做好市場推廣和產銷銜接。
2018年,各級工作機構開展的“春風萬里,綠食有你——綠色食品宣傳月”活動取得了很好的品牌宣傳效果。全國23個省區市115個市(縣)共舉辦了256場活動,展出了1500余家綠色食品企業的1萬多個產品,發布新聞報道1200余篇、微信公眾號信息1萬余條,綠色食品專題新聞報道為歷年最多。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還制作了綠色食品公益廣告片,在中央廣播電視臺及部分省級衛視頻道的黃金時段播出。
為更好地開拓市場,各級工作機構積極發揮展會平臺的功能作用。首次將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和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兩個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品牌展會同期舉辦,各地組織當地優質特色“三品一標”農產品同臺亮相,組織舉辦了36場形式多樣的產品推介會、產銷對接會,邀請了57家境外企業參展,2000多位專業采購商到會考察洽談。
各地還積極開拓專業營銷新模式。黑龍江、新疆開發新型營銷項目,推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專營店、專柜和電商平臺建設,進一步拓展專業營銷網絡。青海建立6個優質農產品聯盟省外展銷中心,積極推動綠色優質農產品走向內地市場。
“引領農業產業和消費轉型升級,需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發揮‘主力軍’作用。”張華榮表示,下一步,全系統將深入開展品牌宣傳和市場建設,特別是聚焦“促融合、同發展”,進一步放大品牌效應。引導“綠色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并與區域公用品牌協同發展,形成品牌疊加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