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經濟數據有所回升。11月貿工部發布的經濟調查報告顯示,第三季度新加坡經濟增長為0.5%,比上一季度有所回升。分行業看,制造業萎縮1.7%,萎縮幅度小于預期,預計電子和精密工程領域逐步復蘇,將帶動制造業在明年回復增長。建筑業增長2.9%,連續第三個季度擴張,預計明年可維持增長勢頭。服務業同比增長0.9%,是10年最低水平,其中批發與零售貿易、交通與倉儲表現最差。對外貿易方面,10月新加坡非石油出口下降12.3%,已連續8個月萎縮,跌幅進一步擴大,再度回到雙位數跌幅。其中,電子產品出口同比滑落16.4%,非電子類出口的跌幅增大。新加坡貿工部將2019年的經濟增長預期調整至0.5%~1.0%。
新加坡積極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系。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在多種場合表示,在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亞洲要取得繁榮需維持多邊合作,致力于釋放東盟與伙伴國的經濟合作潛能。新加坡聯合中國等國積極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15個成員國于峰會上宣布《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結束全部文本談判,并定于明年在越南簽署協定,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即將形成。歷經10年談判的新加坡-歐盟自由貿易協定于2019年11月21日正式生效,84%的出口商品將立刻取消關稅,剩余16%的商品將于未來3~5年取消關稅,這將為新加坡歐盟推進經濟伙伴關系打下牢固基礎。新加坡積極推動于年內完成與太平洋聯盟自貿談判,加深聯盟國與亞洲聯系。亞美尼亞、乍得、厄瓜多爾等5國新近加入《新加坡調解公約》。
經貿合作發展勢頭平穩。2019年,在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經濟全球化進程滯緩等大背景下,中新貿易合作依舊保持了生機活力,總體呈現平穩發展勢頭。雙邊貿易方面,根據中國海關統計,1~10月份,雙邊貨物貿易額713.7億美元,增長4.2%,其中中國對新加坡出口427.5億美元,增長6.5%,自新加坡進口286.2億美元,增長0.9%,新加坡為中國在東盟第四大貿易伙伴;根據新加坡海關統計,1~10月雙邊貨物貿易額為1 116.2億新元,增長1.8%,自華進口545.1億新元,下降1.7%,中國繼續保持為新加坡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摘自g.mofcom.gov.cn,201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