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玄
近年來,休閑旅游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隨著市場需求越來越旺,鄉村休閑旅游呈現出爆發性增長的態勢。文章分析了當前重慶鄉村旅游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發展鄉村旅游提出參考建議。
重慶鄉村休閑旅游還處于初級到中級的發展過渡階段。從經營主體、經營形式看,部分還停留在傳統的農家樂層次上。從創意設計看,對鄉土文化、民風民俗的挖掘和把握不夠。從產業鏈看,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體現不充分,鏈條短,留不住人。從利益機制看,一些地方主要是業主在經營,農民參與度不高,利益共享不充分。
多數以觀賞、采摘、餐飲住宿為主,景區景點大同小異,同質同構較為突出。有的地方還是吃住、打牌和釣魚“老三篇”,體驗、休閑、采購等項目較少。景區“公園化”,吃住“賓館化”,娛樂“非農化”,彰顯“品農家菜、住農家院、干農家活、娛農家樂、購農家品”的地方特色不夠。
鄉村旅游人才匱乏,服務人員素質不高,很少接受過規范培訓,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不強。行業標準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發展無序。有的地方衛生條件較差,價格偏高,污水、垃圾處理等環衛設施不配套。
圍繞山、水、林、泉、洞等多樣性和差異性資源特色,大力開發景區景點依托型、特色產業支撐型、高山避暑型、科普體驗觀光型、民族民俗風情型等特色鄉村旅游。加快編制精品鄉村旅游線路規劃,加快建設一批特色景區(點),推動廣大鄉村實現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勞動變運動、青山變金山、產品變商品。加快景區周邊農房風貌改造,實現旅游全域化、景村一體化。
加大鄉村旅游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力度。優先解決交通干道、鄉村旅游景區(點)的道路建設。配套建設自駕車、游步道、戶外營地,興建特色餐飲等服務設施。鄉村旅游鎮、旅游村實現4G網絡和Wi-Fi全覆蓋。
圍繞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學農家活、享農家樂,突出鄉村田園生活味。進一步挖掘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和美食佳肴,培育一批“名店”和“老字號”餐飲品牌,著力打造重慶各村鎮特色旅游美食產品。
根據不同鎮域旅游資源特點和市場需求,積極培育鄉村酒店、房車露營、鄉村嘉年華、農耕文化創意園等特色休閑度假產品。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個體與市場主體合作發展鄉村旅游。充分利用農村“四荒”地、集體建設用地、閑置宅基地、閑置農房等資源發展鄉村旅游。鼓勵農民出租農房,通過藝術化改造和休閑旅游開發,培育發展多元化、集聚式的民宿特色酒店和鄉村主題公園。推動鄉村度假向鄉村生活轉變,提檔升級為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推動鄉村旅游住宿品質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傳承鄉村地域特色文化,舉辦各具特色的鄉村賽事活動。加強宣傳促銷,依托主流媒體和網絡媒體,以微電影、微視頻、微信息和“驢友口碑”等方式開展立體宣傳,開辟鄉村旅游網絡宣傳營銷陣地,拓展客源市場。強化以節促游、以節富民,辦好櫻桃節、李花節、楊梅節、李花節等賞花采果節慶活動,提升重慶鄉村旅游對外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