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蘇 青
2018年1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關于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2018~2020年在全國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并逐步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的診療。試點范圍為具備產科和麻醉科診療科目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或婦產專科醫院。
一直以來,無數產婦都遭受過產痛的“折磨”,約44%的初產婦感覺“痛不欲生”。為減少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體能消耗與痛苦,使其充分享受當媽媽的歡樂,社會上對“無痛分娩”的需求在不斷增長。
2018年1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關于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2018~2020年在全國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并逐步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的診療。試點范圍為具備產科和麻醉科診療科目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或婦產專科醫院。
鎮痛分娩(Anodyne Labor)是臨床產科醫學中的學術詞匯,通常稱為“無痛分娩”。但通常而言,“無痛”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在分娩中實現的困難較大,人們往往是通過各種方法使分娩時的疼痛減輕。在發達國家,產婦享受分娩鎮痛已有很長的歷史,但在我國此前分娩鎮痛率不足1%。
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會充分發揮試點醫院的帶動和示范作用,以點帶面,逐步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的診療工作;進一步規范分娩鎮痛操作技術,提升分娩鎮痛的覆蓋范圍,普及鎮痛條件下的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增強醫療服務舒適化程度,提高孕產婦就醫滿意度;加強產房醫師團隊的急救能力,進一步保障孕產婦安全,降低孕產婦死亡率;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獲得感、幸福感。
為更好地開展此項工作,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婦產科醫師分會,會同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成立了分娩鎮痛試點專家工作組(以下簡稱專家工作組),協助國家衛生健康委制訂分娩鎮痛技術操作規范和管理規范,并為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開展試點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各試點醫院應當進一步規范分娩鎮痛技術操作,不斷完善優化分娩鎮痛管理和服務流程,提高醫務人員及公眾對分娩鎮痛的認知度,在保障母嬰安全的前提下,普及分娩鎮痛技術。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產婦正在接受無痛分娩
按照《分娩鎮痛技術操作規范》及《分娩鎮痛技術管理規范》的要求,建立分娩鎮痛的相關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機制,優化服務流程,提高分娩鎮痛醫療質量和安全;開展醫護人員定期培訓,提高醫護人員分娩鎮痛的理論水平和操作能力。
通過實施分娩鎮痛,降低產婦因不能耐受分娩疼痛而行剖宮產分娩的比例,推動剖宮產率逐步下降,提高自然分娩率,進一步提升產婦和新生兒健康水平。
醫院應當為分娩鎮痛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人員、設備設施和必要的政策支持,調動醫務人員開展分娩鎮痛工作的積極性;應當建立分娩鎮痛管理服務團隊,加強對相關專業醫務人員(麻醉科醫師、產科醫師、兒科醫師、助產士、麻醉科護士、產科護士)的培訓和臨床演練及考核,使其熟練掌握各種相關緊急情況的應對預案,以及“即刻剖宮產/急救復蘇”等緊急情況的處理流程。注意并發癥監測和防治能力建設,應當有針對性地建立健全分娩鎮痛質量控制體系,提高分娩鎮痛的安全性。
相關科室負責人應當加強對分娩鎮痛工作的管理和監督,指定專人定期對分娩鎮痛實施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評估和反饋,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保證分娩鎮痛的安全性,提高產婦的舒適度和滿意度。
建立孕產婦及其家屬的定期宣教制度,采用孕婦學校授課、網絡宣傳推廣、發放宣教手冊、設立宣教欄等多種形式、撰寫科普書籍,在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各類媒體進行科普宣傳,提高產婦和家屬對產痛危害的認識,提高對分娩鎮痛的認知度。
專家工作組組織“分娩鎮痛全國專家巡講團”,協助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對試點醫院相關科室醫務人員進行培訓,并組織臨床示教;各試點醫院應當定期組織分娩鎮痛規范化培訓,大力推廣分娩鎮痛理念,推進試點醫院規范開展分娩鎮痛。同時,通過幫扶、協作、接收進修等形式,將分娩鎮痛技術向其醫聯體內其他醫療機構推廣,發揮試點醫院輻射帶動作用。
據了解,分娩鎮痛試點已于2018年11~12月籌備完畢;于2019年1月~2020年9月期間,印發試點醫院名單,試點醫院將在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組織下開展工作,對于分娩鎮痛推行較好的醫療機構,國家衛生健康委將總結經驗,并進一步在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