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
“加議員團將如約訪問中國”,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4日報道,盡管加中關系因加拿大逮捕華為高管孟晚舟一事趨于緊張,但加官員和聯邦議員將按計劃訪華。他們將于6日起訪問中國上海等地,希望與中方談及“加公民在華被逮捕”的問題,但主要目的是關注兩國之間的關系。在中加官員在敏感時刻謹慎互動的背景下,美國政府3日突然發布針對中國的“旅行警告”。這一舉動4日遭中方反駁。
加議員團計劃6日訪華
當地時間3日,加拿大聯邦議員宣布將按計劃在5日啟程訪華。CBC稱,這次訪問由加中議員協會主辦,早在孟晚舟案發生前就已規劃,包括至少6位加拿大議員。按計劃,他們將于北京時間1月6日—12日在中國上海、深圳、香港訪問。評論稱,鑒于加中目前關系緊張,此訪一直到行前還是未知數。但訪華團中的議員庫珀3日稱,加拿大外交部和駐華大使館官員一天前電話通知訪華團另一位議員,訪問應繼續進行,“我從加拿大外交部那里得到啟示,我非常有信心……我們將對中國進行安全而成功的訪問”。
庫珀3日還稱,他擔心兩名被捕加拿大公民的安全,希望借此訪和中方討論此事,但訪問的主要目的是改善雙邊關系。他說,加拿大外交部和訪華議員之間的談話表明,該部門擔心如果取消此次訪問也許會被中國視為加方蓄意讓危機進一步升級。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外交專家卡佩羅斯也對CBC稱,加拿大聯邦議員此時訪華值得肯定,“與中方保持盡量多的溝通渠道、通過訪問和接觸了解中方的想法非常重要”,“此時此刻不是切斷聯系的時候,目前是加中關系的艱難時刻,且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
中方回應“逮捕13名加公民”
“13人,不是3人”,加拿大《環球郵報》3日的這一消息引發不少關注。據報道,加拿大外交部發言人在給該報的聲明中說,“自2018年12月1日以來,有13名加拿大公民在中國內地(不包括香港)被拘捕,其中至少8人已經獲釋”。該報道稱,此前公眾只知道有3名加拿大公民在中國被拘留,分別是因危害中國國家安全被捕的康明凱和邁克爾·斯帕弗,及因簽證問題被拘、已經獲釋的女教師麥克弗。
該報的解釋平息了這一數字引起的緊張。《環球郵報》稱,據加拿大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有約200名加拿大人因各種原因在中國被拘捕,其中大多數已獲保釋或被判緩刑,這一數字近年來一直維持在這一水平,“并未明顯增加或減少”。而與此同時,在美國被拘捕的加拿大公民總數是約900名。
針對“13名加拿大公民在華被捕”的關切,中國司法部副部長劉振宇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是個法治國家,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都是依法進行的,同時也會在處理過程中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利。”
美旅行警告“經不住推敲”
“美國發出對中國的旅行警告”,這一消息3日也引起關注。警告稱,前往中國的美國公民應提高警惕,中國可以通過實施“離境禁令”禁止美國公民離開中國,美國公民可能在一些情況下被拘留,尤其是“美中雙重國籍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4日表示,中方始終歡迎包括美國公民在內的外國公民來華,并依法保障他們在華的安全與合法權益,包括入出境自由,同時在華外國公民也應尊重、遵守中國法律。他指出,對極少數涉嫌在華違法犯罪的外國公民,中國辦案機關始終堅持依法公正處理,并依法保障他們的各項合法權益。
陸慷說,坦率地講,美方發布的旅行提示是經不住推敲的。2018年1月至11月,美國來華人員達到230萬人次,每萬人中就有70人來華,這遠高于中方前往美國的人員比例。中國安全不安全,上述數據是有一定說服力的。相反,近年來,美方以各種理由、借口對中國公民入境美國設置障礙,無端進行盤查,這是美方應該重視和糾正的問題。我們希望美方多做有利于增進兩國人民交往和互信的事,而不是相反。▲
環球時報201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