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響小麥產量增長的各因素中,品種作用占35%~40%。因此,必須選擇具有高產潛力的品種。
在選好品種的同時,還應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一是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種。這類品種產量為10 000 kg/hm2的,其群體結構為:基本苗為180萬~210萬/hm2,冬前總莖數為計劃穗數的2.8倍,春季最大總莖數為計劃穗數的2~3倍,穗 數 為650萬~750萬 穗/hm2,每穗粒數為40~42粒,千粒質量為42~45 g。二是分蘗成穗率較低的大穗型品種。這類品種產量為1000 kg/hm2的,其群體結構為:基本苗為200萬~230萬/hm2,冬前總莖數為計劃穗數的2.3倍,春季最大總莖數為計劃穗數的2.5~3倍,穗數為450萬~500萬穗/hm2,每穗粒數為45~47粒,千粒質量為48~52g。從產量三要素構成來看,高密度、大籽粒、中穗型是高產小麥品種的主要特征。
高產攻關試驗表明,高產田土質以中壤為好,2 m土層內沒有過沙、過黏的層次。土壤肥力指標是:土壤有機質質量分數在1.3%以上,堿解氮90 mg/kg,速效磷27 mg/kg,速效鉀110 mg/kg。土質過于黏重的地塊,適耕期短、坷垃多,難以達到苗齊苗勻;土質偏沙的地塊,保水保肥能力差,后期供肥水能力不足,也不易獲得高產。土壤團粒結構良好,水、肥、氣、熱的狀況才協調穩定,才能為小麥正常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
高產田的施肥原則是:增施有機肥,有機肥、無機肥配合施用;氮、磷、鉀配方施用;在氮肥施用上底肥與追肥各占50%,以延緩高產田后期衰老。
要達到產量在9000 kg/hm2的高產目標,施肥總量為:有機肥3000~5000 kg/hm2,化肥折純氮(N)16~20 kg/hm2, 磷(P2O5)10~12 kg/hm2,鉀(K2O)7.5~10 kg/hm2。其中全部有機肥、氮的50%,全部磷肥、鉀肥的70%作基肥隨翻耕施入地下,余下30%的鉀肥施于畦面,50%的氮肥在拔節期追施。
采用機耕,深耕細作,足墑下種。耕深23~25 cm,不漏耕,耕耙配套,無明暗坷垃;平整后做畦,以便澆水。播前墑情不足時,應造墑播種,杜絕灌蒙頭水。
高產試驗表明,日平均氣溫下降到16 ℃是小麥最佳播種期。河南省一般在10月7—12日。
精播的播種量要求基本苗數為150萬~180萬/hm2,冬前總分蘗數(包括主莖)為計劃穗數的1.2~1.5倍。中穗型品種穗數600萬穗/hm2左右,范圍480萬~550萬穗/hm2;多穗型品種穗數750萬穗/hm2左右。
一是播種前進行種子精選,采用種衣劑包衣。二是使用精播機或半精播機播種。播種時,精確調整播種量,嚴格掌握播種深度,要求播量精確、行距一致、下種均勻、深淺一致,不漏播,地頭地邊播種整齊。
冬前管理要因苗進行,對遇到異常暖秋或暖冬氣候,麥苗發生旺長或超過合理群體時,應及時采取鎮壓、深鋤斷根(7~10 cm)或噴施壯豐安4.5~6L/hm2,對水4000~6000 kg噴霧,控制旺長
澆好越冬水。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上旬日平均氣溫下降到5 ℃澆越冬水,不施冬肥。澆好越冬水,有利于預防小麥發生凍害,同時有利于越冬后早春保持較好的墑情,以推遲春季第1次肥水管理。
1.劃鋤松土。小麥返青期、起身期應控制肥水。主要措施是人工劃鋤,要求劃鋤1~2遍,達到保墑、增溫、除草的目的,促進麥苗早返青、早生長。
2.起身期化控防倒伏。在小麥起身期選用壯豐安、多效唑、矮壯素等均勻噴霧,控制小麥生長,控制基部節間徒長,防止后期倒伏。
3.化學除草。可選用2,4—D丁酯、二甲四氯水劑等除草劑
1.拔節期視苗情合理運籌肥水。起身期、拔節期是小麥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春季第1次肥水管理的時間推遲到拔節中后期(倒2葉露尖至挑旗期),河南省中北部半冬性品種在3月15日至4月上旬。對成穗率較低的大穗型品種,春季第1次肥水管理的時間應在拔節中前期(倒3葉露尖至倒2葉露尖期),利于提高分蘗成穗率。拔節期追施氮肥,即氮肥后移,防止后期群體過大,是小麥高產田肥料管理的關鍵。追肥量尿素一般為300 kg/hm2。
2.噴施生長調節劑,防止倒伏。高產麥田,地力過高和前期施肥過量是引起倒伏的重要原因之一。管理上除推遲澆水施肥時間、氮肥后移外,應噴施多效唑、矮壯素等控制小麥生長,達到矮化株高、防止倒伏的目的。
3.病蟲害防治。此期是小麥全蝕病、紋枯病、根腐病等根病和叢矮病、黃矮病等病毒病的又一次侵染擴展高峰期,也是危害盛期,應加強綜合防治。
1.澆好開花水和灌漿水。小麥挑旗期至開花期是小麥需水臨界期,各類麥田均應保證小麥挑旗期有充足的水分供應,土壤墑情不足時應適時澆水。開花灌漿期澆水,應視土壤墑情靈活掌握,一般在開花后15~20 d澆水。
2.搞好病蟲害防治和葉面噴肥。重點做好小麥紋枯病、白粉病、銹病、赤霉病、蚜蟲、紅蜘蛛、吸漿蟲等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重點在5月上旬搞好防病蟲、防早衰、防干熱風的“一噴三防”工作。用磷酸二氫鉀3 kg/hm2和適宜的農藥加水混合噴霧,最好做到統一防治。
小麥高產最適宜的收獲期是蠟熟末期。蠟熟末期小麥長相為植株葉片枯黃、莖稈尚有彈性、籽粒顏色接近本品種固有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