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挺,寧黨峰,王保弟
(陜西省咸陽市農藥監督管理所,陜西 咸陽 712000)
農藥經營實行許可制度是現行《農藥管理條例》立法的重大調整,是理順農藥管理職能職責的法定依據,是解決農藥經營者過多過濫的利器,是保障農藥使用源頭安全的重要手段。咸陽嚴格履職盡責,對全市鎮、村、組三級的3 585個農藥經營企業、攤點,經過嚴格許可,實現了持證經營企業1 157個、減少了68%,2018年農藥標簽合格率96.2%、質量合格率90.5%,經營秩序得到根本扭轉,市場凈化效果顯著。
1.1 農藥經營現狀 全市持有經營農藥的工商營業執照企業(戶)2 320個、無照經營攤點1 265個,從業人員近4 000人,年齡24~50歲者占51.6%、50~60歲者占40.2%、60歲以上者占8.2%,從業者近80%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特別是無照經營攤點的農藥兼營者絕大多數是小學文化程度。
1.2 農藥使用現狀 隨著土地流轉、綠色植保等政策技術推進,農業園區、植保機防隊和種植大戶等集中使用農藥者占比已接近30%,近70%的個體農戶用藥者仍以老人、婦女和未成年人居多,經銷商是其指導用藥的主力軍。
1.3 農藥管理現狀 市農業農村局委托市農藥監督管理所執法,保障了執法經費、裝備、人員等基本條件,其中設立了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機構的有5個縣,委托植保植檢站執法的有8個縣市區,全市農藥執法人員165名,其中,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2名、高級農藝師5名,具有農業專業學歷者占50%,懂法律懂農藥懂技術的復合人員占30%,執法車輛、設備等裝備設施較為落后,85%的縣市區無執法專項工作經費。
2.1 深入宣傳,營造輿論
2.1.1 廣泛宣傳,擴大社會影響 以農藥許可制度、誠信經營、科學使用和監管動態等要素為內容,通過電視臺、廣播電臺、農業信息網站、咸陽日報、農藥執法手機微信群、印發文件匯編和彩頁資料、現場咨詢、懸掛橫幅、制作宣傳欄、組裝宣傳車輛、手機鳳凰網等公眾和自媒體渠道,宣傳擴大條例及農藥經營許可的社會影響。
2.1.2 交流宣傳,提高許可水平 落實許可制度期間,多次向領導匯報宣傳,引起了高度重視,省市行政和業務領導多次到達監管一線,對農藥經營許可的程序、職責落實及監管效能進行調研指導,強化了行政推動;許可推進的關鍵期,舉辦省市領導、執法機構負責人、業務骨干、農藥經營企業代表等參加的落實許可制度研談會3次,聚焦難點問題,對照政策,激烈討論,務實獻策,提升了業務能力;陜西8個地市級執法單位、甘肅2個縣級執法單位多次到達咸陽開展農藥經營人員培訓、經營許可、行風建設等交流指導,切磋了監管技術,促進了優勢互補;全省農藥管理工作會和全國農藥許可工作座談會上的人員培訓及許可實踐交流發言,樹立了工作自信,提高了管理水平。
2.2 規范培訓,提高素質
2.2.1 嚴格資質準入,開展經營培訓 嚴格遵照《陜西省農藥經營人員培訓方案》精神,制定了《咸陽市農藥經營人員培訓方案》,創新實踐了“管理部門搭臺監管+培訓機構具體實施+經營人員自愿參加”的培訓模式,落實了“開班儀式、組建班委會、無節假日、晚自習和實踐課、‘三堂課’督查、隨機抽查、學員意見反饋、信息報告、考核復核、學籍歸檔”十大培訓制度,嚴格受訓者資質審查,對無營業執照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員不予培訓,對初中文化、年齡65歲以上者勸退,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共計舉辦培訓班11期、培訓合格人員2 482名。
2.2.2 聚焦希望群體,開展使用培訓 在各級種植業事業單位和農藥生產經營企業開展農民用藥技術培訓的基礎上,為了強力提升近30%農藥集中使用者群體的守法用藥水平,農藥執法機構或農藥生產經營企業技術團隊聯合執法機構,舉辦以農藥許可制度、藥理知識、植保技術等專題培訓48場次,培訓農業園區、種植大戶、機防隊等管理技術人員近萬人次。
2.2.3 強化隊伍素質,開展執法培訓 針對執法系統擁有農業專業學歷者占比低、懂法懂藥懂技術復合人員占比更低等實際,舉辦以農藥許可制度、藥理與植保知識、監管技術等為核心的理論和實踐技能培訓5場次,培訓執法人員260人次,召開許可專題研討會3場次,聚焦問題,激烈辯論,提高執法人員綜合素質。
2.3 嚴格許可,確保質量
2.3.1 厘清職責,規范運行 嚴格按照《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關于加強農獸藥管理的通知》《陜西省農藥經營許可審查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關于加強對限制使用農藥進行定點經營的通知》等法律法規與文件精神,制定方案,印發文件,厘清行政主管部門和執法機構職能職責,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委托農藥執法機構,開展農藥行政許可的人員培訓、申請審查、實地核查、綜合評判及許可違法案件查處等具體工作,行政主管部門對符合許可條件的經營者進行公示和發證。
2.3.2 樣板帶動,快速推進 在咸陽,農藥經營許可是新生事物,加上許可服務對象數量多、難度大,按照2014年咸陽整市推進高毒農藥定點經營成功經驗,遵照《細則》要求,一是積極創建農藥經營許可示范樣板,從實際出發,將許可要素“打包”,4月份集中25天完成了禮泉、淳化兩縣市級許可樣板創建,5月在禮泉縣召開全市農藥經營許可工作推進會,現場觀摩學習許可示范點的做法,詳細講解許可職責分工、申請審查、實地核查、綜合評判及溯源軟件使用等方法步驟,明確各縣市區許可工作完成時限,為全市許可工作平穩迅速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嚴格制定限用農藥經營申請書模板,針對限用農藥經營許可要求嚴、責任大、難度高等特點,我們對禮泉、淳化和涇陽等縣報送的申請資料固定專人、認真梳理、深入研究、嚴格對標,整理制定出了咸陽市限用農藥經營申請書模板,市縣兩級對照模板嚴格申請審核和現場培訓,徹底解決了經營者制作申請書難的突出問題,提高了申請材料通過率,統一了全市標準,加快了工作推進。
2.3.3 嚴格監管,確保質量 一抓事前監管,堅持對各縣市區首次頒證必須有市級監管單位在場,且經過實地督查方可發證的原則,對各縣市區首次頒證經營單位,均由市農業農村局主管領導或市農藥監督管理所所長帶隊,市級有關專家、持證執法人員參加,嚴格按照《細則》逐一進行實地核查,嚴把許可事前監管關;二抓事中監管,在全市許可高峰期,由市農藥監督管理所所長帶隊,組織持證執法骨干力量,深入基層執法單位、經營門店和庫房,嚴格按照《細則》內容,重點對執法單位許可程序的合法性及辦理事項的嚴謹性等進行巡回督導,確保全市許可均衡規范運行;三抓事后監管,以《細則》為內容,以建立經營許可問題清單及整改臺賬制度為抓手,2018年6月中旬,市農藥監督管理所對前期發證的4個縣23家許可經營單位開展了事后督查,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在縣級自查的基礎上,市農藥監督管理所集中開展了落實農藥許可制度雷霆.百日專項整治行動的異地交叉大督查,結合農藥季節性市場整治、安全大檢查、調節劑專項檢查、假劣產品市場排查、質量標簽抽樣等活動機遇,開展了密集的自查和督查。對許可監管中肯定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瑕疵多次以文件形式通報全市,取得了經營許可工作賽成績、擺問題、強整改、促監管、保質量的良好效果,截止2018年底,全市持有農藥工商營業執照、經營許可證企業1 157個,從業者65%以上為高中文化程度,特別是分布于全市200多個企業,新增300余名大專、大學及研究生文化程度新人,農藥標簽合格率達到96.2%、質量合格率達90.5%,市場凈化效果、經營者文化程度、年齡結構等有了較大好轉。
3.1 加強隊伍建設 針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專職隊伍不專、綜合度低及人員結構不合理等問題,農業農村部門要搶抓深改機遇,組建專職人員隊伍,提高綜合型人才比重,確保人員合法待遇,擴大懂法懂藥懂技術人才占比,強化指導與監督機制,提高履職盡責水平。
3.2 落實回收制度 咸陽農業農村部門需要承擔與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有關的上繳、倉儲、轉運等事項,根據回收實踐,分散農戶上繳難度大,一旦集中,危險性大增,落實回收制度,解決分散用戶上繳、安全倉儲、安全轉運等事項的場所、設備和經費是關鍵。
3.3 強化朔源監管 高科技朔源軟件是落實許可制度監管的重要抓手,目前咸陽經營者進銷存軟件多而亂,要充分發揮國家大數據平臺作用,完善強化高科技朔源軟件配置,建立行業監管信息平臺,實現大數據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