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興
(興仁市下山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興仁562300)
目前,舍飼養羊養殖行業已經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發展,越來越多的養殖人員通過舍飼養羊的方式來提高經濟收入,飼養管理是舍飼養羊養殖過程中最為關鍵的環節之一,并且隨著舍飼養羊的管理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養殖人員提高了對飼養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同時積極預防各種羔羊疾病的發生。
生長環境對羔羊成長的影響較大,為此,養殖人員需要做好對羊舍的選址工作,從選擇地勢方面來講,需要盡量選擇地勢相對較高的地點,并且整體環境需要偏干燥,這樣有利于牧草的生長,確保了羔羊的食物來源,同時還需要有干凈的水源,以此來保障羔羊的飲水需求。此外,羊舍的選址不宜過于偏僻,但是也不能靠近交通中心,在保障交通便利的同時還要減少車輛行駛對羔羊生長的影響。
羊舍建造工作需要分區進行,具體可以分為養羊區、辦公區、生活區三部分。養羊區需要與辦公區和生活區保留適當的距離,養羊區最好是建立在辦公區和生活區的下風位置處,以便養殖人員對羔羊進行飼養和管理;公羊區需要和母羊區分開建立,兩者之間的距離控制在200米左右為宜;成年羊舍可以建立在整體養羊區的中心位置處,病羊羊舍需要與普通羊舍之間保持300米左右的距離;具體的羊舍規模建造需要視養殖羊羔數量而定,一般每只羔羊需要0.7~1m2的羊舍空間,每只成年母羊需要有1~2m2的羊舍空間,每只成年公羊需要有2~4m2的羊舍空間。
草料準備是舍飼養羊飼養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并且也是羔羊能夠順利成長的物質基礎。舍飼養羊屬于一種雜草類動物,其對草料的要求不是特別高,因此在實際的飼養過程中,養殖人員只需要保障草料搭配均衡即可,避免長時間喂食一種草料,避免羔羊長時間食用一種草料而產生厭食心理,進而出現體重下降等問題。養殖人員可以為舍飼養羊儲備紫花苜蓿、黑麥草,黑麥草主要應用在羊群越冬時期,紫花苜蓿主要應用在羊群夏季喂養時期,以此來保證舍飼養羊一年四季均有新鮮草料可以食用。此外,養殖人員還需要注意對舍飼養羊的粗糧和細糧搭配,以此來提高羔羊的采食量,進而促進舍飼養羊更好生長。
想要實現對舍飼養羊的高質量和高效率管理,養殖人員需要在飼養和管理過程中應用羊群管理和飼養技術,例如,保證飼料的多樣性和充足性、做到定期喂養、定時清理羊舍、定期對羊舍進行消毒處理,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完善的羊群管理和飼養制度和標準流程。不同階段的舍飼養羊有著不同的飼養管理需求,這需要養殖人員以羊群的年齡為依據開展管理和飼養工作。
出生不滿4個月的舍飼養羊均被稱為羔羊,羔羊在出生后的3周之內需要依靠母乳來維持生長需求,在此階段內,養殖人員需要提高對母羊飼養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在提高母羊泌乳量的同時,增加母羊乳汁的營養成分,進而提高羔羊的免疫力。羔羊出生超過3周,能夠自行食用部分食物后,養殖人員需要為羔羊提供適宜食物,如煮熟的黃豆和黑豆等精飼料,并且配合適量的青飼料。羔羊出生4~5個月之后,養殖人員可以適當在羔羊的飼料中增加玉米、麥麩、豆餅等合成精飼料,并且此階段內的羔羊需要斷奶,養殖人員需要通過增加飼料的方式來幫助羔羊早日斷奶。
從斷奶之后到第一次配種之間的舍飼養羊均被稱為育成羊,此階段內的舍飼養羊會得到快速的生長,養殖人員需要為舍飼養羊提供充足的飼料。為了保障此階段舍飼養羊的生長效果,養殖人員需要同時投喂舍飼養羊青飼料和精飼料,并進行混合喂養,此外,養殖人員需要為舍飼養羊準備優質的干草料,尤其是在秋冬季節,應用于配種的舍飼養羊還需要適量增加精飼料所占比例。
育肥階段的舍飼養羊被稱為育肥羊,養殖人員在開展育肥工作之前需要對羊舍進行徹底清理和消毒處理;育肥工作開始之后,先以粗飼料為主,后以精飼料為主,并結合舍飼養羊的實際生長情況合理配制兩種飼料的比例,同時需要制定科學規范的食譜,盡量避免中途更換飼料配方,降低舍飼養羊的食欲。
羔羊的免疫力和身體素質相對較低,此階段容易滋生各種常見疾病,感冒便是其中的一種,并且母羊在分娩過程中由于免疫力下降和體力下降,可能會導致細菌侵入新生羔羊,進而引起感冒。為了合理預防羔羊感冒,養殖人員可以在羔羊出生之后及時清除羔羊身體上的粘液,并將羔羊帶到保溫羊舍管理,10天后才能與外界接觸。如果新生羔羊患上了感冒疾病,養殖人員可以為羔羊注射氨基比林,具體劑量為 1~2毫克 /天。
羔羊痢疾是羔羊在出生一周左右的常見疾病,羔羊患病的表現有糞便異常、不吸收奶水、拉稀等。如果羔羊的糞便呈紅色,則表示羔羊所患痢疾十分嚴重。通常情況下,如果羔羊在患上痢疾之后2~4天之內未得到有效治療便可能死亡,養殖人員需要為羔羊注射氯霉素,具體劑量是12.5萬IU/次;或者是應用中藥治療方式,具體是選取30克白術、30克炙甘草、30克泡干姜、30克黨參,用水煎煮并喂給羔羊。
白肌病是羔羊在出2個月左右的常見疾病,羔羊患病的表現有四肢無力、神經萎靡、經常臥倒、尿血、麻痹等,其患病主要原因是羔羊缺失肌營養、維生素E,導致羔羊出現骨骼肌和心肌病變,導致羔羊心肌壞死,進而形成白肌病。針對患有白肌病的羔羊,養殖人員需要為羔羊注射濃度為0.2%的亞硝酸鈉溶液,并保持每月一次的治療頻率,連續治療2~3個月。此外,養殖人員還需要從根本上預防和治療白肌病,具體需要注意飼料配制的營養程度和質量,避免羔羊出現缺失營養物質的問題,進而實現對白肌病的良好預防。
要實現對舍飼養羊的科學和規范飼養,養殖人員需掌握先進的舍飼養羊飼養管理技術,同時通過各種方式積極預防和治療羔羊常見疾病,以保障舍飼養羊的健康生長。此外,養殖人員需要從多方面開展對舍飼養羊的飼養和管理工作,逐漸提高舍飼養羊飼養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