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立
(隆堯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隆堯 055350)
棉花早衰是棉田常見問題,棉花早衰一般減產20%~30%,嚴重的減產50%以上,還降低籽棉品質,使棉籽成熟度差,纖維強度和成熟度明顯下降,給棉農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應選擇正規、講誠信的商場銷售點購買抗病早熟品種,選用具有穩產、高產、抗病、抗蟲品種,結鈴性強,結鈴均勻,葉片中等大小,葉片功能期長,根系發達,是避免或減輕棉花早衰最經濟有效的措施。
4月20日左右,當5 cm地溫穩定通過14.5℃,20 cm地溫達到16℃時,搶“冷尾暖頭”播種。一般早熟品種在早播的情況下容易早衰,有病的早衰棉田提倡適當推遲播期。
有機肥所含養分齊全,肥力持續時間長,還可以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一般每畝底施腐熟的有機肥2 000 kg左右、尿素15~20 kg、過磷酸鈣50~70 kg、硫酸鉀15 kg、硼肥0.5 kg、鋅肥1 kg。做到“補氮、穩磷、增鉀、配微”,增施鉀肥增強棉花抗病、抗蟲和抗逆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棉花與小麥、玉米、谷子、蔥蒜、馬鈴薯、豆類、瓜類等作物,輪作倒茬3~4年以上,可有效減輕病害的發生。每隔一、二年,在秋冬季對棉田深耕1次,打破犁底層,通過冬天凍融,經太陽紫外線殺菌,不僅殺死棉田害蟲的卵、蛹,而且使深層土壤熟化,釋放出有效的養分,有利于棉花根系生長。
在苗期、現蕾期中耕松土,可以提高地溫,既能保墑又能降低田間濕度,可預防苗病和枯黃萎病的發生,又有利于根系生長。初花期結合追肥澆水把地膜揭掉,有利于根系下扎吸收土壤深層的水分和養分,使棉株健壯,抗旱不早衰。
地膜棉苗期、蕾期不宜追肥。初花期要重施花鈴肥,一般畝追尿素20 kg。結合破膜、開溝施在行間地里,來滿足盛花期大量結鈴的需要。7月底8月初根據棉花的長勢,補施蓋頂肥,一般畝追尿素5~7 kg。數量不宜過多,時間不能晚于8月10日,可防止棉田后期脫肥早衰。
一般棉田6月下旬進入盛蕾期,及時去掉下部葉枝。對早發旺長的棉株要主動去掉下部兩個果枝的早蕾,保留主莖上的綠葉,使下部葉片為中部多結伏桃供應營養。蕾期和初花期,看天、看地、看棉花采用“少量多次,先輕后重,系統化控”的原則對棉花控制。苗期生長偏旺的棉田,要提早化控,在6~8片真葉出現時畝噴縮節安0.2g,始終讓棉株保持穩健生長。
棉花生長后期根系吸收功能減退,葉面噴肥是一項投入少、見效快、產出高的增產措施。對于有早衰隱患或有早衰跡象的棉田,從8月下旬開始,用1%尿素溶液加0.3%磷酸二氫鉀溶液和營養調節劑溶液葉面噴霧,每隔7 d噴施1次,連噴3~5次,每次每畝噴肥液75 kg。選擇晴天上午9:00前或下午5:00后全株上下均勻噴霧,因為葉片背面的氣孔多,要使葉片背面充分著液,以提高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