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彥洲
(石家莊市鹿泉區動物衛生監督所 河北 石家莊 050200)
面臨當前非洲豬瘟疫情嚴峻形勢,鹿泉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防控工作,克服麻痹思想,積極迎戰,堅決打贏非洲豬瘟疫情阻擊戰、持久戰。堅持外堵、內控兩手抓,夯實各項防控措施。目前該區未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及其他動物疫情。
8月7日,區農牧局組織各科室、局屬相關單位、各基層動物防疫站負責人收聽收看農業農村部、省廳召開的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緊急視頻會,會后局黨組書記、局長宗雙全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安排部署,要求盡快制定方案開展防控和排查。區政府多次召開2018秋季動物防疫和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會議,對秋防和非洲豬瘟防控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安排、再調度,印發了 《石家莊市鹿泉區非洲豬瘟應急工作方案(試行)》,啟動鄉(鎮)政府和農牧部門雙軌制排查,層層落實責任,區包鄉、鄉包村、村包場(戶),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同時加強督導檢查,指揮部辦公室成立5個督導組,區農牧局組成4個督導組深入鄉鎮養殖一線進行督導檢查,力爭全面打贏非洲豬瘟疫情阻擊戰。
按照省廳、市局的要求,積極開展非洲豬瘟的排查活動,排查之前,對村級防疫員、規模豬場負責人、鄉鎮有關人員分批分級進行了培訓,累計培訓23次,同時發放明白紙5 000余份、防控技術手冊300冊、掛圖200份、宣傳條幅260條。結合排查工作開展消毒滅源活動,規模豬場實行封閉管理,對出入場人員、車輛進行嚴格消毒,發放消毒藥75件4噸,重點用于規模豬場(區)、屠宰場消毒,消毒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同時實行排查日報告制度,共排查養殖場(戶)1 066個,豬3.1875萬頭,未發現疑似非洲豬瘟疫情,目前排查仍在進行中。
按照省政府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的要求,層層簽訂責任狀:區政府與13個鄉鎮簽訂責任狀,各鄉鎮與208個村委會簽訂責任狀;區農牧局與8個動物防疫站簽訂責任狀,與1個屠宰場簽訂責任狀,與51個生豬販運經紀人簽訂責任狀;鄉鎮政府、村委會、農牧局、基層動物防疫站分別與全區1 066個養豬場戶簽訂責任狀;區市場監管局與各科所長簽訂責任狀10份,科所長與監管人員簽訂16份,科所與生豬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冷庫經營者、餐飲服務提供者簽訂745份,監管所與市場主辦方簽訂4份。
鹿泉區堅持非洲豬瘟疫情排查工作和生豬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強制免疫工作兩不誤、兩手抓,積極備戰,嚴防死守,兼顧全面。免疫工作保證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豬,不留死角,共免疫豬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3.1875萬頭。區政府安排財政資金10萬元用于應急物資儲備,購置小型動物撲殺器4臺,大型動物撲殺器2臺,購置化驗室診斷試劑,品種齊全、準備充足,符合縣級標準,明確專人負責、專人管庫,各種物資記錄完備。
5.1 發揮臨時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作用,嚴防外疫傳入。目前鹿泉區在高速公路上下匝道口共設立9個檢查站,每個站有9名工作人員,分別來自區農牧局、區公安局、區交通局、各鄉鎮,工作人員三班倒24小時在崗。加強對運輸動物和動物產品車輛的監督檢查,對來自高風險區的生豬及產品立即扣押做無害化處理,做好車輛的消毒工作。如實填寫“三表”:交接班登記表、臨時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登記表、巡查登記表,建立“兩制度”:值班制度、安全制度。截至目前已檢查運輸生豬車輛386車次,共17 773頭,運輸豬產品車輛131次,共275.457噸,查獲應當檢疫而未經檢疫的生豬2車次,23頭,雛雞1車次700羽,均已立案處理,罰款1 150元。
5.2 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強化生豬產地檢疫,嚴格生豬跨省調出管理。一是嚴格按照 《動物檢疫管理辦法》和農業部相關規程,加強生豬出欄檢疫,嚴格落實憑檢測報告出具檢疫證明制度,對申報主體不符、未按規定提供疫病檢測報告、臨床健康檢測不合格或其他不符合動物檢疫申報條件的,一律不出具 《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二是生豬屠宰場官方獸醫嚴格按照 《生豬屠宰檢疫規程》進行宰前檢疫和同步檢疫,重點檢查脾臟、淋巴結等器官組織,監督企業對病死生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做好相關記錄登記工作。
5.3 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強化封閉管理和消毒措施。一是指導鼓勵轄區內所有生豬養殖場(戶)實行封閉式管理制度,對新引進生豬實施隔離,對豬群實施全進全出飼養管理模式,減少場外人員和車輛進入廠區;二是重視和加強消毒措施,嚴格按照 《非洲豬瘟防治技術規范》中的消毒要求對生豬養殖場(戶)、定點屠宰場和無害化處理收集點及設備設施進行嚴格消毒,尤其是人員和車輛入場前徹底消毒。
5.4 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強化宣傳培訓,嚴厲打擊生豬及其產品調運違法行為。加強對相對管理人非洲豬瘟知識的宣傳普及,宣傳 《防控非洲豬瘟八項措施》和《非洲豬瘟防控明白紙》相關知識,印制發放 《致養殖場(戶)的一封信》1 000份、 《生豬定點屠宰場的一封信》1份、 《致動物經紀人的一封信》200份、《養殖場(戶)非洲豬瘟預警告知書》1 000份。同時實行包村排查,分包到戶,責任到人,引導生豬飼養者認識非洲豬瘟的危害,積極主動采取措施防控疫病,主動防范外來風險,引導生豬屠宰企業提高認識,減少疫病傳播機會和途徑;做好應急值守和處置準備工作,嚴格執行24小時專人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信息暢通。
5.5 區畜禽屠宰定點管理執法隊加強生豬屠宰環節執法工作。通過發放告知書和張貼明白紙、宣傳圖冊等形式,將生豬及產品調運新政策告知屠宰企業負責人和販運經紀人,積極主動配合做好生豬限制跨省調運工作。9月21日,與盛達食品有限公司簽訂告知承諾書,嚴禁從疫情省、疫情省相鄰省和途徑疫情省調運生豬,嚴禁將生豬跨省外調。執法人員監督定點屠宰廠做好生豬進廠驗收登記、瘦肉精自檢、宰前靜養、肉品品質檢驗、無害化處理、肉品出廠登記等工作。
6.1 強化野豬養殖管理及核查。區林業局將 《關于進一步做好野豬非洲豬瘟監測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文件下發至各鄉鎮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開展轄區內野豬養殖及野豬人工繁殖場所的普查及核實登記工作,督促養殖戶增強防范意識,加強防疫,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全力以赴做好疫情監測防控工作。
6.2 加強生鮮豬肉市場銷售監管。區市場監管局對轄區所有生鮮肉經營戶進行排查,檢查經營戶的肉品進貨來源,做到索證索票,重點對雨潤市場、大河物流園、東外環市場進行了檢查,共排查246戶,沒有發現疫區肉品。同時,統一制作了 《豬肉等動物產品銷售質量安全承諾書》,共簽訂260份,保證不銷售來自疫區的豬肉等動物產品。
6.3 開展餐廚剩余物專項整治工作。鹿泉區由區城市管理局牽頭聯合區農牧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商務局,對餐廚剩余物實行部門分段監管。區市場監管局負責食品流通和餐飲服務環節的監管;區城市管理局負責運輸、處置環節監管;區農牧局負責養殖環節監管;區商務局負責餐飲行業管理:各鄉鎮負責轄區內餐廚剩余物產生、收集、處理的日常管理。
區市場監管局對全區130家餐飲單位、大專院校進行相關培訓,督導建立健全餐廚剩余物管理制度,按照規定交給有資質企業收集處理。鹿泉區城區餐廚剩余物處理統一由北京馳奈生物公司收集處理,放置收集桶200余個,每天4.5噸。
區城市管理局開展餐廚剩余物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餐廚單位違法將餐廚剩余物交由非法企業和人員收運處理的行為,通過下達通知書、簽訂責任狀、對個別企業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等形式徹底杜絕飼喂生豬行為。
大河鎮、寺家莊鎮等鄉鎮聯合公安部門對飼喂生豬進行專項整治,通過封存使用工具、現場拆除鍋灶等措施徹底取締飼喂生豬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