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艷敏 李會芬 劉海鵬
(衡水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IBO)每年舉辦一屆,首屆比賽于1990年在捷克舉辦,我國至今已參加了二十多屆比賽,每年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通過參加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可以使我們了解各國的生物學教育發(fā)展方向,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勢和不足,從而加快我國中學生物學課程改革,促進我國生物學教育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國參加IBO的選手選拔程序逐漸規(guī)范,中國中學生生物學奧賽賽程分為四個階段:省級初賽、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lián)賽、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生物學國家集訓。集訓成員為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一等獎獲得者(前50名),然后再從集訓隊選出4名作為代表參加IBO。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中獲獎的學生可以獲得“雙一流”大學的保送資格或降分政策,因此很多中學積極開展奧賽培訓工作,鼓勵引導學生參加奧賽,并為參賽學生配備優(yōu)秀輔導教師,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本課題組成員參與了幾屆生物奧賽的輔導工作,對目前奧賽培訓存在的一些問題具有深入的了解,為了更有效地開展生物奧賽培訓,在競賽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1.1 思想認識問題。學校宣傳力度不夠,許多學生及家長對奧賽相關政策以及其學習考試內容了解并不多[1],同時認為參加奧賽會影響學生對正常課程的學習,從而影響高考成績,所以學生參與奧賽的積極性不大。
1.2 對生物奧賽選手的選撥問題。選擇合適的奧賽選手是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關鍵,許多學校在選撥奧賽選手時只注重學生的成績,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以及意志力等因素,也沒有考慮到生物奧賽和其他奧賽的區(qū)別,因此取得的成績并不理想,大大打擊了學生參與奧賽的積極性。
1.3 培訓工作安排不合理,缺少系統(tǒng)的計劃。奧賽培訓無專門機構管理,奧賽教師經(jīng)常更換,培訓時間安排不合理,且缺乏系統(tǒng)的培訓計劃。有些培訓教師思想上不夠重視,且知識儲備不足,相關資料匱乏,因此難以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1.4 未處理好奧賽培訓與正常教學之間存在的問題。由于生物奧賽內容多、難度大、時間緊,有些學校大量占用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干擾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嚴重影響了學生其他學科成績,得不償失。
1.5 其他問題。有些奧賽選手自學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在后續(xù)的學習中逐漸失去了對生物學習的興趣,退出了奧賽培訓,還有一些在生物奧賽中獲獎的選手進入大學后選擇了其他專業(yè)[2]。這些都有悖于開展生物奧賽活動的初衷。
2.1 做好宣傳工作以及選手的選撥工作。加強奧賽宣傳力度,使學生與家長對奧賽內容及相關政策有充分的了解,同時做好奧賽選手的選撥工作。學校可以在學生高一入學前的暑假組織理科夏令營活動,鼓勵有興趣且有能力的學生參加,在夏令營活動中學校安排資深教練員對歷年來國際、國內及省內奧賽章程及相關情況進行介紹,客觀分析參加奧賽的好處與弊端,介紹本校學生歷年的奧賽成績以及獲獎學生的高考優(yōu)勢等等;安排教學名師進行學科知識與學習方法的指導,向學生充分展示理科的學科魅力;邀請名牌大學知名專家教授舉辦學科講座,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習興趣[3];夏令營結束時組織學科測試,將測試成績作為選撥奧賽選手的重要參考。通過夏令營活動,不僅豐富了中學生的暑期生活,還激發(fā)了學生對理科的學習興趣。開學之后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愿報名,教練員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挑選對生物學科興趣濃厚、整體素質高的學生組成生物奧賽班[4]。生物奧賽與其他學科奧賽相比,考查的知識面比較廣,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記憶力和理解力,所以選擇合適的學生是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關鍵[5]。
2.2 合理安排培訓時間,制定系統(tǒng)的計劃。高中生物奧賽涉及的內容多,知識面廣,信息量大,且培訓時間緊,除了高中課本的內容,還要學習大學的植物學、動物學、生物化學等十幾門課程的內容[3]。這么多的內容在短時間內講完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學校要制定比較系統(tǒng)的計劃,合理安排培訓時間,保證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維持良好的教學秩序,鑒于此將輔導工作分為三個階段:基礎訓練階段、知識拓展階段、強化訓練和鞏固應用階段[6],每個階段都設置詳細的目標、內容和方法。由輔導教師分階段按要求完成培訓工作。在培訓之前,輔導教師根據(jù)每個階段的特點,研究該階段的目標、內容及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組織與處理。在培訓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為輔,抓住重點與難點,做到有的放矢[7]。
2.3 成立專門機構,優(yōu)化師資。學校成立專門機構,負責全校的奧賽工作,為每個奧賽班配備一名教練員,負責學生的管理及日常工作。該機構負責制定奧賽班的管理運作模式及系統(tǒng)計劃,合理安排培訓時間;選擇合適的培訓教師,形成穩(wěn)定的教學團隊,組織培訓教師認真學習,及時進行總結與反思,鉆研競賽大綱及歷年生物奧賽試題,研究命題范圍和趨勢,提高奧賽輔導團隊的教學水平[8];同時集中對教練員進行培訓,提升奧賽教練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管理基本功,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為奧賽生取得優(yōu)異成績奠定良好的基礎。
2.4 輔導工作。生物奧賽涉及科目眾多,知識點繁雜,在輔導時根據(jù)每個階段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內容,選擇合適的培訓教材、參考書、習題,將這些資料發(fā)給學生,并規(guī)定完成的時間;要求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探討疑難問題。培訓教師輔導的重點科目為植物學與動物學,難點科目為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7]。在省賽之后,在聯(lián)賽中獲得一等獎并進入省隊的學生就要集中進行訓練,集訓時間有限所以必須高效利用。對問題較多、難度大的科目聘請相關領域知名專家、教授進行指導。同時加強實驗技能的訓練,將學生送進高校實驗室,聘請大學教師進行專門的實驗輔導。
實踐證明,通過開展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系列活動,可以提高生物學教學水平,極大地促進中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科學思維和分析、解決生物學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中學生的生命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學生的生物實驗技能,激發(fā)和調動中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熱情,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生物科學優(yōu)秀人才,從而為我國生物科學的發(fā)展補充后備力量[9]。
為了更好的開展奧賽工作,學校要為奧賽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供相關的教學儀器和學習資料,選擇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為奧賽學生輔導,同時積極構建奧賽平臺,多渠道獲取奧賽最新信息,邀請學科知名教授、奧賽輔導專家及兄弟學校奧賽教練來校指導。注重奧賽選手的全面發(fā)展,始終把學科競賽作為高中課程的必要補充和有力支持,堅持兩手抓,力求高考與奧賽雙贏,讓學有余力、學有所長的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學科進行更深入的學習,進一步發(fā)揮自身潛力,提高思維水平,提升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為學生實現(xiàn)人生價值奠定堅實的基礎[10]。同時,在生物奧賽教學過程中,加強本校的生物教學,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積極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yǎng)和實驗素養(yǎng)。
基金項目: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 “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一般資助課題 “生物奧賽培訓模式探討”,課題編號16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