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東
甘肅省臨澤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 臨澤 734200
2017年4月,臨澤縣被認定為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縣,創建工作以推進綠色發展為主題,以落實監管責任為關鍵,以提升檢測能力為抓手,以強化資金投入為保障,強基礎,抓體系,建機制,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有效保證了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建立健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印發《臨澤縣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實施方案》,明確各成員單位工作責任。同時,將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納入全縣“五重”工作和各鎮各部門年度綜合目標考核范疇,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制,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執法等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范圍,為監管工作正常開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將全縣663個專業合作社、17家畜禽屠宰、獸藥經營、飼料生產企業和1家農貿批發市場全部納入監管名錄,全面實行“黑名單”制度,做到生產經營主體責任明確。與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種養殖大戶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承諾書》《畜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臨澤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告知書》,告知率達100%。督促經營主體嚴格執行禁限用農獸藥管理、農獸藥休藥期(安全間隔期)等規定,生產經營主體責任意識進一步明確。
組建成立縣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投資1 240萬元建成1 200m2的農產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配備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等定性定量分析設備208臺(件),并開展檢測人員能力提升培訓,順利通過了省質量監督部門組織的實驗室資質認定,農產品檢測能力顯著提升。7個鎮、35家農產品生產基地均配備檢測設備,按照平時例行檢測、節假日重點檢測、突發事件全面檢測的要求,擴大農產品例行檢測范圍和頻次,農產品監測范圍實現了覆蓋。
積極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等行動,將52家農業投入品經營門店全部納入全省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平臺。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生產銷售使用禁用農獸藥、收購銷售屠宰病死動物等違法違規行為,聯合公安、工商質監等部門開展執法檢查活動,出動車輛21輛次、檢查人員77人次,發放整改通知書14份,查處違規經營行為1家。通過開展專項整治,農資、獸藥等經營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
制(修)訂了20多項設施蔬菜和高原夏菜不同品種的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統一下發到種植戶手中,有效規范了種植戶生產行為。按照“六個統一”要求,建成蓼泉鎮灣子村、平川鎮五里墩村等高原夏菜示范基地25個。圍繞“六化”養殖場區創建目標,建成沙河鎮興農、倪家營鎮富進等省市縣級標準化養殖場(區)185個。鼓勵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加快“三品一標”認證步伐,2018年全縣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23個,累計達到97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25個,綠色食品41個,有機食品29個,地理標志產品2個。
按照農產品“帶標上市、過程可控、質量可溯”的原則,將產地環境、生產檔案、包裝標識、索證索票與溯源有機結合,加大追溯示范點建設力度,建成縣級農產品質量監管追溯指揮中心1處,鎮級追溯點7個和生產基地農產品質量追溯點35個,并將縣級指揮中心、鎮監管站、各追溯示范點接入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實現了信息互聯互通。大力推進“產品二維碼”生產技術應用,督促生產經營主體將產品產地信息、檢測信息等集中編排,使農產品取得了有效“身份”,讓消費者直觀了解農產品生產情況,確保了信息可查詢、過程可追溯、質量有保證。
一是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水平還不高,農產品品種、品質、品相與市場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全民質量意識、精品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是農業投入品進銷貨備案登記制度和索證索票制度沒有全面落實,各規模種植基地自檢措施還沒常態化堅持,已建成的農產品質量追溯點開展追溯標準化程度不高。
三是農產品多而不優,農產品品牌大而不強的現狀還沒根本轉變,缺乏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叫得響、站得穩、賣得好的知名農產品品牌。
四是市場準入和基地準出制度尚在探索,沒有真正實現有效銜接。
堅持以提高農產品質量為主攻方向,把優質農產品“產出來”。大力推廣農獸藥、肥料、飼料添加劑使用規范,督促生產經營主體嚴格落實間隔期休藥期規定。要求生產經營主體按標生產,建立標準化的種養示范基地,全地域、整建制的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大有機肥替代化肥使用力度、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等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強化產地環境治理和生產源頭管控,進一步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和綠色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
把執法監管貫穿創建工作全過程,持續開展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瘦肉精”、私屠濫宰等專項整治行動,保持對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整治的高壓態勢。全面落實規模生產經營主體監管名錄,實施風險分級管理。發揮鎮監管服務機構和村級協管員作用,加強巡查指導和宣傳引導,對發現的問題,依法調查處理。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推動社會共治。
堅持把農產品品牌“樹起來”作為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抓手,加快“三品一標”認證步伐,培育如陳軍西瓜、銀先葡萄等一批叫得響、站得穩、有影響的優質農產品品牌。充分利用農博會、綠博會等宣傳展示平臺,全方位宣傳推介該縣優質農產品,進一步提高“臨字號”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農業、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建立農產品免檢制度和現場檢測制度,對獲得國家“三品一標”的食用農產品,并與基地認證相符的實行入市免檢制度,憑認證證書和專用標志直接進入市場銷售。對來源于非認證基地的農產品并且未取得任何認證的產品,實行現場檢測,對檢測合格的農產品開具合格證,進入市場銷售,切實把好食用農產品質量檢測關。對進行市場準入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建立食用農產品入市登記、購銷臺賬、產品檢測、信息公示、不合格食用農產品退市等制度,通過聯合執法加大對相關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全面規范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行為,確保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