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勇
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甘肅 平涼 744000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農業的機械化生產逐漸被有關農業部門提上工作日程。農業的機械化發展水平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首先,農業機械設備的落后化,科學完善的農業機械設備是促進農業生產現代化以及提高農村經濟收益的重要前提。但是當前我國的農業機械設備普遍存在結構不合理、生產性能不夠突出等特點,可以全面滿足農林牧領域生產的機械設備少之又少,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農業生產規模與農業生產效率。其次,大多數農戶對于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都僅僅局限于農作物運輸層面,很少會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之中將其有效的運用;同時農業機械設備的服務管理體系尚不完善,農戶在購買農業機械設備后其具體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障。最后,當前我國可耕種的土地面積有限,而人均土地占有率更是少之又少,難以滿足農業機械化生產的基本訴求[1]。
第一,農業機械化水平是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的基礎和前提,而農業機械的現代化是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和農產品經濟高效發展的重要保證。農業機械化徹底突破了以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的農業生產格局,以更加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替代了落后的農業生產力,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與進步。第二,伴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化也逐漸被有關農業部門提上工作日程,農業機械化背景下農產品的綜合發展,逐漸推動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總體來講,農業機械化與農村經濟發展二者之間是緊密聯系密不可分的重要關系,二者共同促進了農業領域的進步。
我國作為重要的農業經濟大國,在國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與影響力。即使在工業化高速發展的時代,農業在我國經濟領域依舊占據著較大的比重。經過調查與分析后可以發現,我國傳統的農業生產以農民體力勞作為主要耕作方式,廣大農業種植人員一年之內大部分的時間都停留在農業耕種上,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致使農業生產效率低下,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抑制了農業經濟的進步與發展。而農業機械設備的大范圍普及應用,可以將農業播種、除草、施肥等環節集約化,使農業生產由原來一年一收的農業生產模式逐漸向一年兩收模式轉變,極大程度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與質量,逐步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的實際收入。綜上所述,農業機械化是以科學技術帶動農業發展與進步的重要途徑[2]。
現階段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生產與普及,廣大農業種植人員對農業機械化設備的依賴性越來越高,農民僅僅投入少量的勞動力就可以高效的完成農業生產,在此過程中可以有效的解放農村勞動力,使廣大農戶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發展其他副業,甚至有些農村地區的剩余勞動力還會去進城務工,為其經濟收入提供多樣的機會與途徑,逐漸增加農村的經濟收入。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生產設備數量的增多,農業種植與生產過程中需要投入的勞動力越來越少,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也逐漸降低了農業生產與經營的成本投入。基于農業機械化背景下的農業生產促使廣大農業種植戶可以將眾多分割開的土地重新組合到一起,逐漸形成大面積可以被耕種的農業用地,在某種層面上來講擴大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農業機械化生產的基礎和前提就是機械,由此可見農業機械化生產需要大量的機械設備,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機器制造行業的進步與發展,以消費的形式拉動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由于農業經濟不同于其他經濟,其較為緩慢的增長速度,使大量農民為提高自身的經濟收益而選擇外出務工,造成大量的農村土地被閑置荒廢,長此以往將會使土地的肥力逐漸降低。而機械化農業生產可以將可耕種的農業土地面積擴大化,讓那些愿意發展農業生產的農戶通過合同簽訂的形式與外出務工的農民進行合作,將閑置的土地大面積的利用起來,聯合發展農業生產,極大程度提高農業的土地利用率。
農業機械化生產可以有效緩解小規模農業生產與農業市場大量需求之間的矛盾,在農業生產市場逐漸提高農業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農戶還可以利用機械化設備在保證農產品生產數量的基礎上,利用那些被閑置的農業用地來發展其他經濟作物,逐步構成多元化的農業種植生產格局,進一步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3]。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學信息技術的進步,農業機械在農業經濟增長領域占據越發重要的位置。對此,若想有效利用農業機械化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就必須要加大農業機械化的宣傳推廣力度,讓更多的農業部門重視農業機械化并積極開展工作。與此同時,有關政府部門還需要為農業機械化的開展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為購買農業機械設備的農戶提供一定的財政性補貼。最后,有關農業管理部門還需要鼓勵和引導優秀的農業人才來到農村基層,為廣大農戶提供科學的技術性指導。
當下若想有效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政府作為職能性部門就必須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效用,通過相關規章管理制度的構建來促進農業機械化的全面發展與進步。與此同時,有關部門還需要全面透徹了解廣大農戶的實際訴求以及農業種植現狀,引導農業機械創新的相關工作人員親身參與到農業機械的創新實踐活動之中。最后,農業機械設備的創新還需要不斷創新機械的管理模式和自主研發模式,通過加強農業相關部門、農業機械制造企業、農業大學等機構之間的聯系來促進農業機械創新的高效發展。
綜上所述,農業機械化生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對于農民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生產領域還存在諸多的問題有待解決,我們必須要迎難而上積極應對農業機械化過程中的困境,進一步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