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東昌區把農業綠色發展擺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位置,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偰繕耍瑘猿帧熬G色、生態、高效、規范”,穩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工作,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工作深入開展。
一是突出抓好特色產業發展。該區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將稀缺的土地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把農業發展定位在滿足城市需求、提供城市有效供給保障上,重點發展“小而精、小而全”的特色農業產業,精心培育食用菌、中草藥、水果、花卉、山野菜等特色農產品。全區特色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建成了長流生態園等6個省級棚膜經濟園區。
二是強化旅游產業項目支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重點打造金廠鎮至金江花海、長流村至哈尼河水源地、橫道子村芝櫻花海至楓葉谷景區3條精品線路??傞L18.6公里的金廠鎮全民健身步道、永欣歡樂谷、金江花海、市民農園等項目投入運營。積極發展特色餐飲、民宿經濟、冰雪旅游,全力打造集市民休閑、觀光、體驗為一體的主題樂園和休閑度假村莊。
三是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堅持把發展大健康產業作為綠色轉型發展的戰略選擇和主攻方向,壯大龍頭企業規模,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重點扶持通化大明乳業、園林牧場、新月花卉等企業的一二三產業融合工作。培育優勢品牌,強化項目建設,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特別是對百泉參業、萬通藥業基地等農產品深加工項目進行重點扶持,幫助企業上項目,擴大生產規模,切實提高本區農產品加工能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四是突出抓好農村宜居環境。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切實解決好農村飲水安全、出行安全和環境整潔,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升級改造老舊路、完善安防設施、修建改造橋梁,農村公路交通網實現全域覆蓋。大力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改廁工程,全面落實了河長制,集中力量開展河道清潔、面源污染整治和黑臭水體源頭治理等專項行動,率先在全省采取“統一清掃、統一收集、統一運輸、統一處理”的做法,推進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實現了區域內鄉村常態化保潔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