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
(平江縣畜牧水產局,湖南岳陽414500)
在農業污染中,水產養殖所占的比重很大,一些水產養殖人員由于受到技術和管理方法的限制,破壞了生態環境和生態平衡,所以,解決水產養殖中的環境污染問題迫在眉睫。
研究調查顯示,雜食性魚類的消化率一般在80%左右,植食性和腐食性魚類的消化率都低于80%,所以未被魚類使用的食物隨著魚類未被消化的排泄物一同留在了養殖系統中,造成了水體的污染。
部分水生生物攝入的飼料中都含有氮,根據調查顯示,飼料中的部分氮被水生生物同化,剩余的隨著它們的糞便排放到養殖環境中,排放的糞便中有大約60%的可溶性有機氮,這些殘留的飼料和糞便都會被養殖環境中的水生生物進行分解,轉化成無機物。水生植物通過光和作用將它們固定,如果有過多的殘留,養殖人員又不及時清理的話,就會造成污染。
為了追求經濟效益,養殖人員可能會在養殖區域多養一些生物,就使得養殖密度增大,水中的氧氣消耗的也就多,投入的飼料也變多,使得水中的氧氣變少,有害物質增多。
為保證養殖區域內養殖生物的健康,養殖人員也會在養殖環境中投入一些藥物來保證它們的健康,這些抗菌類的藥物,也會對養殖環境產生污染。
在養殖時,由于養殖方法不合理,會造成水生生物的糞便及飼料中的有害物質保留在養殖環境中,造成水體富營養化。若水體富營養化,就會造成水生植物迅速增長,消耗水中的氧氣,降低水的透明度,替代原先沉積的植物,使得生態系統退化,最嚴重的結果可能會導致水生生物的死亡。
正常情況下水中生活了一些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是水下生態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一些不規范的養殖會產生微生物的污染,主要包括細菌、真菌等,這些微生物會威脅水生生物,也可能會對人們的健康構成威脅。
水產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垃圾,或者一些養殖用到的工具所產生的油漬會進入養殖環境中,會污染養殖環境,雖然一些輕度的污染能夠通過水中生態系統的循環而凈化掉,但是若污染嚴重,就會對水生生物造成影響。這是物理污染,還有一個污染就是重金屬污染,這些重金屬可能是從外面的環境中直接排入的。
水產品在養殖的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使得地質受到破壞,有害的污染物還會破壞水體,還有水產養殖需要很多的土地,需要對土地進行開發,土地被開發和改造也會破壞生態的平衡。
首先要做的是建立完善的水產養殖環境管理系統,需要相關的養殖人員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環境意識,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養殖的過程中,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污染。相關的環境部門和政府部門要做好監督,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力度。最后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來維護和管理水產養殖環境。
科學規劃養殖區域,了解養殖區域的實際情況。優化水產養殖結構,了解影響水產養殖結構的各個因素,同時也避免水產養殖過程對環境的影響。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還應當根據環境的狀況,確定養殖量。還可以采取多種養殖方法,采取混養、輪養等方法,既能合理利用空間,還可以在水底形成一個豐富的水體生態系統。
在養殖飼料的選取上,要注意飼料的質量進而營養搭配的合理狀況。還可以選擇一些耐水性能良好的飼料,減少對水體的危害。及時清除殘料,減輕水的富營養化。同時,為減輕抗菌藥品對養殖環境的危害,適當引入綠色藥品。
目前,很多的水產養殖人員水平有限,養殖技術也比較落后,所以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暴露出很多的環境問題。因此,要加強對水產養殖人員的技術培訓,學習先進養殖技術的同時,提高法律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綠色生態科學的養殖,在提高經濟收入的同時,也降低了對環境的危害。
要進行科學、綠色、生態的水產養殖,應采用正確的方式,提高經濟收入的同時,能夠保護好生態環境,也能促進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