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許瑩
(沈陽園林規劃設計院,遼寧沈陽110004)
園林景觀小品是景觀中的點睛之筆,是園林中供休息、裝飾、照明、展示和方便游人使用及園林管理的建筑設施。過去一般體量較小、色彩單純,近幾年應用上追求體量和吸引眼球的效果,對空間起點綴、主導作用,成為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體系,具有分類繁多、樣式多變、功能性明確等特點。
景觀小品包括建筑小品——亭臺、樓閣、牌坊、廊、雕塑等;基礎生活設施小品——座椅、景觀燈、指示系統、垃圾桶等;道路設施小品——車擋、路燈、防護欄、道路標志等。這些都可作為表現一座城市、一個公園或一個個體的個性化象征,凸顯形象。
社會的發展及人們認知事物能力的提高都為景觀小品的發展提供了方向。從開始的單一的實用功能后又具有精神功能,更加注重公共的交流、互動,注意“社會精神”的體現,將藝術與自然、社會融為一體,將藝術拉進大眾化之中。這些都體現了發展的統一性。
景觀小品作為附屬設施存在,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建筑外環境、園林造景及使用功能,都離不開小品元素。例如,提供休息和駐留功能的坐凳,作為供游人休息的場所,設置坐凳是十分重要的,坐凳除具有功能作用外,還有組景、點景的作用。在庭園中設置形式優美的坐凳具有舒適誘人的效果,叢林中巧置一組仿樹樁凳或一組景仿石凳可以使人頓覺生機盎然。在大樹濃蔭下,置二三石凳,長短隨宜,往往能變無組織的自然空間為有意境的園林或庭園景色。
景觀小品的共性主要體現在功能方面:一個景觀小品成立的前提就是其具有功能性,功能性是其立足之本。景觀小品的功能性表現有很多種,本文主要針對兩點進行闡述。
使用功能是指游人能夠通過自身特點從中獲得利好,解決特定環境內的使用者的需要。例如,建筑小品亭子、廊架、閣、榭,提供休息、納涼、遮雨的功能,牌坊還有標志性功能。使用功能是基本功能,只有滿足了使用功能后,才可以對其進行更深層次的設計。
觀賞功能是指小品的存在要賞心悅目,可以沖擊觀賞者的視覺感官,影響觀賞者的心緒。景觀小品在園林中常作為重要的景觀,具有很高的觀賞性。特別是那些獨立性較強的小品元素,往往自身就成一景,例如,亭子、廊架、閣、榭等就是較強的小品元素,既具有使用功能,也兼具觀賞功能。單一的觀賞主要為造景所用,例如,假山疊石、水幕、噴泉、雕塑等,可以作為主要景觀存在,也可作為配景妝點而生。
景觀小品的應用風格各異、創意新穎,展現了當今世界園林景觀小品的應用水平及發展趨勢。全新的設計理念結合新型材料的運用,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當今城市建設的環境特點及需求,并著重突出了在各種不同環境條件下的應用效果,充分體現景觀小品結合環境、以人為本、反映時代的藝術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通過對不同景觀材料的特點與應用技能的掌握,提高園林工程專業景觀設計和材料應用能力,主要包括材料方面和創意設計兩個方面。
同一功能的小品采用不同材料來體現,使其有了個性化差別。當今環境保護已成為倡導主題,即要做到美化環境,不能破壞周圍環境。為節省有限資源,許多新型材料孕育而生,材料環保化作為選材的前提。以建筑小品亭子為例,原來普遍采用木材制作,而且木材的選料也很講究,隨著混凝土的普及應用,亭子的表面顏色與材料更豐富,有室外涂料、真石漆、石材貼面干掛等,使亭子有了個性化區別。鋼結構的運用使亭子個性更為突出,鋼板的運用、玻璃、木材各種新材料的結合讓設計得以實現。新材料的應用離不開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增添了建筑材料新性能,做到設計生態、材料環保化,使人們感覺到新材料的視覺美感。
藝術品設計必須具有獨特的個性,這不僅指設計師的個性,更包括該藝術品對其所處的區域環境的歷史文化和時代特色的反映。
隨著新型材料的不斷更新,打破了原有單一材料的使用局限,使設計思維空間更開闊,設計師通過對作品與材料的運用結合設計出特有的、形態各異的景觀作品,立意新穎、主題鮮明、設計獨到。例如,街角、公園重要入口處的標志性雕塑,不同風格、主題的小品設計作品,小到坐凳等裝飾物,大到建筑小品亭子、廊架等。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時也要倡導采用當地的材料和制作工藝,產生具有一定本土意識的環境藝術品設計:一方面節約節能,采用可再生材料來制作藝術品;另一方面在作品的設計思想上,引導和加強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
景觀小品是接受大眾的審美態度,其功能與應用也與大眾需求分不開,并對城市發展、區域環境產生積極的有利影響。可以引起人們對環境和生態以及各種社會問題的關注,從而產生一定的社會文化意義,改良景觀的生態環境,提高環境品質。在景觀設計中,造型藝術設計因素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正是這些景觀小品和實施,成為讓空間環境生動起來的關鍵因素。可見,景觀環境不能單一地考慮實用功能,還要追求欣賞的高度,滿足共性,突出個性。提高整個空間環境的藝術品質,改善城市環境的景觀形象,同時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