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婕,吳儒佳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旅游與資源環境學院,貴州都勻 558000)
民宿一詞源自日語Minshu-ku,相對于傳統旅社和客棧而言,其根本特征在于注重“宿”和“家庭氛圍”,具有人情味的旅游體驗。2017年,國家旅游局發布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LB/T065-2017),對民宿的定義作了明確的界定:“旅游民宿是指利用當地閑置資源,民宿主人參與接待,為游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設施,包括但不限于客棧、莊園、宅院、驛站、山莊等。根據所處地域不同分為城鎮民宿和鄉村民宿”[1]。繼而,在2019年7月,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了新版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LB/T065-2019),對民宿作了更規范的定義:“旅游民宿是指利用當地民居等相關閑置資源,經營用客房不超過4層、建筑面積不超過800㎡,主人參與接待,為游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設施。[2]”該定義是目前為止國內最具權威性的定義。
之所以稱之為特色民宿,不同點就在于特色這兩個字,即是對旅游者有吸引力的點。特色民宿不同于普通的民宿,已經不僅僅是只能提供住宿要求的場所。特色體現在根據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和當地的資源、文化等而有針對性的與民宿結合的結果。“特”可以體現在民宿名稱,類型、建筑材料,室內設計等與眾不同,“色”是融入了民宿主的理想、理念、品位、性格色彩,及民宿周圍宜人的風景等,即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特色民宿發展的契機是基于現在“工廠式”民宿的大量產生,創業者和資本家們為了贏取利益盲目的投入,而消費者們對民宿的要求和期待也漸漸提高,不再是生理的滿足,更多注重的是心理的滿足和對品質生活的追求。特色民宿的體現具有地域差異性,與當地資源、文化密不可分,本文云霧鎮的特色民宿是以茶文化為基礎而開展的具有體驗性,學習性的綠色生態民宿。
云霧鎮地處貴定縣最南端,距縣城54千米,是貴定、龍里、惠水三縣結合部。鎮內309省道穿境而過,距貴陽龍洞堡機場約80公里,開車僅需一個多小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冬暖夏涼,旅游期長。天然草場和森林資源豐富。以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和油菜籽、烤煙、竹蓀、茶葉、大田蘑菇等經濟作物為主,大力發展以茶葉為主的特色產品,有“茶米之鄉”、“最美茶鄉”之稱。
2.2.1 發展水平低
云霧鎮當地居民對民宿概念模糊,大多數人只把民宿當做一個盈利的家庭副業,沒有給于相應的重視,導致了民宿發展水平低。多為當地居民利用自己的住宅或其他房產改造成的家庭式旅館或是“農家樂”,只具備滿足人的基本的住宿條件和飲食條件。居住的游客僅能品嘗到當地的特色飲食,但是沒有使之留下深刻印象的住宿體驗,不能滿足旅客的多樣化需求。
2.2.2 基礎設施不健全
基礎設施已不單單指房間里的基礎設施,它還包括了建筑、網絡、交通、水電、消防等硬件設施和文化環境,文化內涵等軟件設施。在云霧鎮的民宿發展中,由于民宿多為居民自己的房屋改造,選址不佳,缺乏合理的區域規劃,一般只有住宿區和餐飲區,面積較小,公共活動區域窄,消防意識差,衛生條件不達標,房間設計簡單。
2.2.3 缺乏管理創新意識
想要把民宿發展好,就要有好的管理規劃和設計。但當地經營者及居民文化程度較低,服務意識較差,對民宿研究不夠,沒有相關專業人才的指導,導致民宿發展過程中整體開發和管理不規范,發展情況參差不齊。在民宿設計中無法體現云霧鎮的特色和豐富的資源,對資源整體利用率差,缺乏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使有利的資源沒有產生相應的價值,沒有品牌意識,經營分散,創新意識差。
2.2.4 營銷渠道狹窄
云霧鎮現有的民宿,大多還停留在最初發展階段,即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以當地飲食和民居為主,因此其主要客源為貴定本地以及周邊縣市的自駕游散客。
此外,由于近年來貴定縣大力宣傳“全民共建+全民營銷+全民共享”,構建主客共享的新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發展思路,在大力宣傳全域旅游的同時也為云霧鎮民宿線下拓展了銷售渠道。然而,云霧鎮民宿在線上的銷售渠道卻至今未見。這在網絡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只有線下銷售卻無線上營銷,無疑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當地民宿的進一步發展。
云霧鎮屬貴州省黔南布依族族苗族自治州,鎮內少數民族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0.2%,主要是苗族和布依族,有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濃厚的人文風情、優美的田園風光和茶山美景。具有多種民族特色活動,如坐花場、斗牛,蘆笙長鼓舞等,蘆笙長鼓舞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民族特色活動,因此云霧鎮也有“苗族蘆笙長鼓舞之鄉”之稱。
云霧鎮有悠久的產茶歷史,在云霧鎮云霧山上有著作為貴州的五大名茶的“云霧茶”,云霧山是貴州南部苗嶺山脈的主峰,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質為三疊紀砂性頁巖,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得天獨厚的環境有利于茶樹生長和優質茶的產生。云霧茶也是中國唯一有碑文記載的朝廷貢茶。明洪武年為皇宮貢品;清《康熙貴州通志》載:“黔省各屬皆產茶,貴定云霧山最有名”[3]。目前,全鎮茶園總面積12000畝,其中家庭小茶園8750畝,現有茶場9個,面積為3250畝,豐產茶園8200畝。云霧茶作為公認的綠色健康食品,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如氨基酸、維生素等,具有抗衰老、抗輻射、降血脂、降血壓、等功效。另外,云霧茶也曾榮獲國際名茶評比中的國際金獎,使云霧鎮有“最美茶鄉”的美譽,也打響了云霧鎮的知名度,增強了對旅游者的旅游吸引力,為發展茶文化旅游提供了客源基礎。而其中也不乏外國游客,能使茶文化跨越國界促進茶文化的傳播和旅游業的發展。
貴定縣交通便捷,具有“五鐵兩高一航空”的優勢,不僅有黔貴、滬昆、貴廣、珠六、湘黔五條鐵路經過,而且還有貴新高速以及南面昌明鎮的廈蓉高速公路可直達縣城,此外又打通了縣城經過盤江鎮到昌明鎮的同城化干道——貴昌大道,同時貴定縣又與龍洞堡機場毗鄰,交通可謂四通八達。貴定縣利用交通區位優勢,打造和建設特色民宿,可為貴州發展全域旅游添磚加瓦。
云霧鎮自古就是貴州有名的茶產地,采茶、制茶、品茶等活動在本地區已經形成傳統。而特色民宿在云霧鎮的發展具有較大的潛力,可以依托當地的茶文化與民宿有機的結合,打造“最美茶鄉”下的“最美民宿”,讓“最美茶鄉”在民宿中得以體現。開展民宿的配套活動,以體驗性活動為主,如教授民宿住客到茶園采茶,制茶,茶藝教學、茶具制作等休閑娛樂活動。賦予民宿傳教的意義,成為能夠傳播知識的旅游產品和真正意義上的旅游目的地。
貴定縣委、政府提出突出“云霧宜農”工作重點,打造高效農業,依托獨特的自然生態、歷史悠久的貢茶文化、宗教文化和優美的田園風光,將建設“貢茶古鎮”作為云霧小城鎮建設定位[4],特色鄉村旅游小鎮作為為建設目標。而民宿集自然生態人文環境為一體,且又滿足人們對舒適度和自由的追求,完全符合作為鄉村旅游產品的資格。
民宿產業良好發展,一方面可以促進城鎮之間人口流動,吸引城市具備旅游動機的旅游者輸入,而不僅是農村的人口向城市的輸出,有利于實現招商引資,積極的示范效應對于提高當地人口素質有益;另一方面,民宿發展帶來的紅利,調動了農民參與旅游產業建設的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當地旅游服務行業提供較高的服務水平;再一方面能提供給游客別樣化的餐飲服務,來自都市的游客出于對將健康綠色食品的向往和獵奇心理,熱衷于地區特色美食的品嘗以及高端農產品的選擇,這種需求促進了當地的餐飲業的發展;最后還能使游客參與到以茶為主題的一系列體驗性活動中來,帶動茶產品的銷售。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而云霧鎮種茶時間長,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下,茶文化已不再是簡單的泡茶喝茶,而是賦予了茶文化新的內涵,當代的茶文化與現代科技,社交媒體和市場經濟的融合使茶文化的價值和功能都得到另一種詮釋。將當地文化寄居于民宿建設當中,不僅可增強民宿的內涵,還能傳播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激發人們對當地文化好奇心,為其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和產業提供了契機。如可以促進苗族、布依族民族文化和茶文化的傳播,無形中可以培養了少數民族傳統技藝和茶藝的接班人,而且在文化交流中,積極的示范效應也對于提高當地人口素質有益。
民宿的推廣會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因為民宿的存在改變了旅游者在景區景點的停留時間,游客從一日游轉向兩日游或多日游,從一人游轉向家庭游或集體游。隨著停留時間的延長,游客在當地的消費也會增多,尤其對當地特色產品,比如云霧鎮茶、茶加工產品、農副產品和旅游紀念品的購買增加,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拉動當地的旅游收入。游客在民宿停留期間,民宿周邊的各類景區景點也會成為旅游目的地首選,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動了周邊旅游的發展。同時,民宿的建設和發展,能改善當地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帶動周邊相關產業的發展。此外,民宿的發展也為當地農戶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將當地精準扶貧政策落到實處,有利于全域旅游的快速推進。
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民宿越來越受到游客的青睞,尤其以融合當地特色文化為主題的特色民宿,更是成為佼佼者,往往供不應求。在2018年2月,中國青年報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進行了一項關于外出選擇入住民宿的意向性調查,接受調查的訪問者有2010名,調查結果顯示:68%的受訪者表示外出愿意入住民宿,僅有12%表示不愿意選擇人住民宿,20%認為無所謂。
在體驗旅游越來越受青睞的今天,游客在旅途過程中對提供住宿的地方不再僅僅滿足于簡單的吃和住,而是既能讓其在感受當地特色文化和生活的同時又滿足其生理和心理以及對知識、娛樂及交友的需要。因此,大多數游客選擇民宿不僅能使其擺脫日常生活的喧囂和繁重的壓力,在當地得到心情的放松,還能學習當地文化知識,提升旅游的品質。云霧鎮具有濃厚的茶文化,建設以茶文化為主題的特色民宿,可滿足游客集觀光、休閑、娛樂、康健、交友以及學習等各方面的需求。
基于云霧鎮主打的茶文化開展民宿配套的體驗性活動,民宿在建設時要做好功能分區(住宿、公共、餐飲、茶藝區域)和選址,最好建在茶區附近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的地方。在民宿中專門設計一個開展體驗性活動的區域,可以提供一套系統的設施供游客使用。在游客入住后可讓專業導游帶領游客區往茶園,在導游的講解下采茶,了解與茶相關的歷史和知識。回到民宿后,游客可以自由選擇:在茶藝師的教學下學習制茶炒茶的過程體驗精撿、殺青、揉捻、搓團,泡茶等技藝;欣賞師傅的功夫茶表演;在陶藝師的教學下學習制作DIY茶具;在糕點師的教學下利用自采的茶制作茶食及糕點,品嘗“全茶宴”,讓游客通過視覺、味覺、嗅覺等感官體驗到茶的魅力。另外,可針對家庭旅客專門開展“茶·孝”的主題活動,在娛樂和勞動過后孩子可以穿上漢服向家長敬茶,表達自己的感謝,增進與家長的情感交流和牽絆。通過以上的活動提高、豐富游客的民宿住宿體驗,在此基礎上民宿主可收取適當的費用。
旅游者對一個民宿服務質量的好壞是決定其是否成為回頭客的重要原因,要培養大量的回頭客,優質的服務是必不可少的。根據不同游客的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對喜歡享受型的游客提供管家式的服務,負責其出行的計劃安排,門票預訂,接送等服務。對客人的行李寄存,郵件免費寄送,提供雨傘針線,靈活的退房時間等,讓游客感受到高價低值的服務。把客人當成朋友,在客人詢問旅游地信息時可以主動并且有選擇性為其提供有用的信息,為客人作出一些超出預期的事,使客人產生良好的印象。如可以通過添加客人微信或在日常觀察中,發現客人的心情變化或者需求,從而為其提供人性化的服務,以此提高旅游者的入住感受,積累良好的評價,形成口碑營銷。
堅持線上和線下同時進行的營銷方式。充分利用互聯網、電視、新聞、微博、微信等平臺對民宿做宣傳,制作宣傳冊、宣傳短片,以“最美茶鄉”“最美民宿”為宣傳主題,以可開展的茶文化民宿配套體驗性活動為吸引點。上線“攜程”、“途家”、“小豬民宿”、“螞蟻短租”等民宿預訂APP,擴大經營渠道。
加強安全性和衛生情況的管理,定期對民宿進行安全衛生檢查,做好民宿房屋的防濕防潮,對不合格的民宿進行停業整頓。加強價格的監管,把民宿房價的控制在可調控范圍之內,避免較大的波動,如旅游旺季房價暴漲的情況。加強對民宿業主和從業者的業務知識及技能的培訓,強調當地民宿發展的協調統一性。
在云霧鎮民宿發展和建設的過程中,長期避免不了對環境造成的損害,所以在民宿發展建設中要注重對生態、人文環境的保護,加強當地居民的環保意識,處理好經營民宿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尊重當地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的同時優化資源配置,發展既能滿足游客需求又不使當地居民反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可先定點實施民宿發展,選取條件好的一個或者幾個村結合其優勢優先發展民宿產業,總結吸取發展中的優點與不足,做好調整,避免對資源的再浪費,實行“一帶一”的發展模式,把發展目標具體化。積極收集當地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并引進專業人才進行指導,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使云霧鎮的民宿發展實現特色化、標準化、品牌化。
民宿作為鄉村旅游的一個經濟支點,為當地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為了滿足游客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云霧鎮結合當地歷史、文化、資源使民宿特色化發展是十分必要的。打造以茶旅為主題的特色民宿,吸引投資商獲取更多的資金,在此基礎上完善各項設施和機制,為游客提供更好的住宿和旅游體驗,為當地創造更多的價值。通過“全民共建+全民營銷+全民共享”,構建主客共享的新型旅游目的地,實現旅游惠民、旅游便民、旅游富民,建設幸福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