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申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珠寶與藝術設計學院,北京 100102)
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民族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人類處于不同發展階段時,其傳統文化內涵存在不同差異。因此,傳統文化與現代珠寶設計的有機結合,既是傳承與發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也是創新現代設計的一種方式。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代人們在面對珠寶時其審情趣逐漸發生改變,尤其是在中國復興傳統文化后,現代人們開始追求帶有傳統文化元素的珠寶,因而現代珠寶與傳統文化元素的有機結合是時代發展所需。我國傳統文化歷經數千年時間的積累,在歷史長河發展的過程中為世界文化增添一抹鮮艷的色彩?,F代珠寶設計與傳統文元素的有機結合不僅能夠從中突出佩戴者審美情感與復古情懷,還可為其賦予一層獨特的魅力與氣質。因此,傳統文化元素在珠寶設計中的應用既是創新珠寶設計的一種方法,也是人們提升欣賞能力與喜愛傳統文化的表現,對于傳承與發展我國傳統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紋飾圖案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歷史淵源,不僅從中反映出遠古人民的生活習俗與審美觀念,更是組成傳統文化的重點內容。從我國當前可查閱的紋飾圖案結構來看,其紋飾圖案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且不同歷史時期內紋飾圖案表現形式與其內涵也不盡相同,充分顯示出傳統文化存在多樣性特征。立足于美學角度來看,我國無論處于任何時期的紋飾圖案都可以說是民族發展與生存的精神象征。因此,任何紋飾圖案在歷史發展中都存在著傳統民族精神。同時,遠古人民精神文化對于紋飾圖案發展也具有促進作用,一些可用的紋飾圖案文化元素可引入至現代珠寶設計中,由此體現出珠寶作品中的民族性、傳統性特征。實際上,無論是現代珠寶設計或是傳統珠寶作品,只要涉及到傳統風、復古風,人們的腦海中自然而然會出現龍鳳紋飾形象。不僅是龍鳳紋飾,還有如意、吉祥、水波紋、萬字等傳統文化元素也可提取至現代珠寶設計之中,由此展現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魅力和審美觀念。
不僅紋飾圖案可運用于現代珠寶設計與傳統珠寶作品之中,圖騰圖案和吉祥圖案中同樣存在創作元素與創作靈感。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大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豐富的吉祥圖案與民間藝術,將傳統吉祥寓意的圖案與圖騰融入至現代珠寶設計之中,不僅能夠增強其內涵,還可拓展其創作思路。我國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一些吉祥圖騰與圖案見證著人們的生活與變遷,很多民族都將瑞獸圖案作為美好、吉祥、生活寓意。現代珠寶設計中很多吉祥圖案與圖騰被人們視為藝術元素進行提取與融合,加之色彩處理后,這些珠寶作品呈現效果十分可觀。例如,我國香港便在第六屆珠寶比賽中存在一些傳統文化元素的作品,這些作品將吉祥圖案、民族文化元素與珠寶設計相結合,如《大紅燈籠》《東方之珠等》,備受欣賞者喜愛。本身吉祥圖案和圖騰便具有完整藝術結構,需要現代珠寶設計對其進行加工與處理,便可形成去繁就簡的藝術作品,價值一些符號元素融入后,可有效提升設計作品審美藝術。例如,銀飾作品《海盜船》便從中提取傳統文化吉祥圖案、圖騰等元素,由此二度創作后形成嶄新現代珠寶作品。這種圖案紋飾不僅受到了廣泛年輕人喜愛,且成為一種時尚風潮,尤其是該作品在運用飲食色彩方面,將紅珊瑚、綠松石等中國特色色彩融入其中,由此呈現出一種吉祥文化與強烈色彩的內涵,再加上之感潔凈的銀飾,帶給人們一種現代藝術與古典藝術的視覺享受。
我國在石器時代便已經采用石珠、獸牙及貝殼等材料制作首飾,在原有材料基礎上利用瑪瑙、石英等顏色進行點綴,從而產生豐富多彩的首飾。商周時期的人們已經學會很多首飾制造方法與類型,其中有釵環、項鏈等頸飾。因此,從我國首飾發展歷史來看,我國傳統文化與珠寶是具有密切關聯的。
現代珠寶首飾創作過程中需要采取一些前衛、潮流藝術元素,以此來滿足現代人們對傳統元素的喜愛之情。事實上,一些傳統寓意如若與現代珠寶設計相融合,不僅能夠讓珠寶首飾更具古典韻味和吉祥寓意,還可促使珠寶作品更具審美性。例如手鏈設計可將繩子與玉珠搭配在一起,由此形成帶有民族韻味的首飾。想要充分展示該手鏈其中的藝術感,設計師可在串繩裝飾品中增添蓮花圖案,二者在相互映襯下突出該飾品的清新、典雅韻味。傳統文化中蓮花具有純潔、優雅、魅力的寓意,手鏈設計通過運用蓮花圖案不僅能夠帶給人們如同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的美麗之感,還可突出佩戴者對生活返璞歸真的追求。
從制作珠寶材料的歷史來看,很多稀有金屬、貴金屬常常在珠寶設計中有所涉及,如鉑、金等材料因為做工瑰麗精巧,從而成為人們所喜愛的奢侈飾品之一。珠寶常用材質還有玉石,且不同地區所生產出的玉石成分也有所不同,因而在設計珠寶過程中其品位與用途也大相庭徑。以往常用玉石主要有大理石、孔雀綠、綠松石等,還有一些常用于珠寶設計的寶石,如琥珀、珊瑚與珍珠等材料,皆可增添珠寶設計中作品的瑰麗性。人們的審美觀念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發生變化,珠寶設計開始逐漸增添材料,一種有機的天然材料,即木質材料被人們廣泛運用于生活之中。尤其是在首飾設計中,木質材料十分易于加工且獲取方便,其觸覺特性、質感與軟硬都極為良好,加之強度較高、質量較輕、強重比高,備受設計師們的喜愛。設計師在創作首飾時對其進行加工和處理,可帶給人們一種古樸之感。但是,并不是木質材料都可用于珠寶設計之中,從我國木質材料應用于珠寶設計方面來看,可以用于制作收拾的木質材料主要由黃花梨、紫檀、紅木和烏木等,其中檀木生長于自然環境中,紋理自然,用于我國珠寶設計中可帶給首飾作品一種遠離俗氣的珠光寶氣,增添古樸、古典之感。同時,木質材料與其他材料相比更具有可塑性。同時,木質材料的顏色與其他材質顏色相比更加溫暖,運用這種暖色調材質可使首飾作品在外形上帶給人們一種和諧、大方、穩重的感覺,用于打磨制作首飾也較為簡單,因而被人們廣泛運用至珠寶首飾之中。立足于傳統文化元素珠寶設計來看,木質材料由于自身材質較為特殊,可被打磨成光滑的手鏈,這種帶有光澤性、細膩的手鏈十分奪目,具有很強的可觀性。此外,在制作手鏈時愚弄這種木質材料,人們可從手腕上感覺到十分舒適、光滑,讓佩戴手鏈者貼近大自然。一般常見的木材染色基本模仿原色木材,因此設計珠寶首飾時可以應用色彩更為鮮艷的顏色,常見的木質染色劑有噴漆、植物染料、油性顏料等。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元素在珠寶設計中的巧妙應用不僅能夠有效發展與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還可帶給珠寶作品一種獨特的藝術設計美,這是來自于我國傳統民族文化中的藝術氣息與文化沉淀。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可為珠寶設計提供豐富的設計思路,從而促使我國珠寶設計創新發展。